APP下载

恐怖主义特征探析

2016-05-14王振伟

关键词:恐怖主义定义特征

王振伟

摘 要: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公害,恐怖主义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对恐怖主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要探讨恐怖主义的特征,首先必须明确恐怖主义的定义。在界定恐怖主义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恐怖主义的六大特征,即:强烈的政治、宗教等目的性,高度的组织性,较强的隐蔽性,目标日趋不确定性,手段日益残酷性,破坏力日益巨大。宗教与种族问题是恐怖主义主要诱因。

关键词:恐怖主义;定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70-02

一、恐怖主义的定义

要探讨恐怖主义的特点,首先应明确恐怖主义的定义。然而,恐怖主义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类型,不仅与政治、经济、种族、宗教关系密切,也与定义国家的主观利益诉求有关,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还未能形成一致意见[1]。依据不同的定义,对恐怖主义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确定恐怖主义的概念。

美国政府在2000年4月发布了《全球恐怖主义模式——1999年》的报告,报告认为恐怖主义犯罪是指:“亚国家集团或秘密代理人对非战斗人员实施的预谋的、基于政治动机的、通常意图是影响公众的暴力。”[2]然而,我们所理解的非战斗人员通常是指没有战斗能力以及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的人员,战斗人员被排除在恐怖主义对象之外。有人认为把对象限为“非战斗人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限定可以把恐怖主义与战争区分开来[3]。所谓的战争大多是指双方或者多方为了各自特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激烈的公开的相互打击。恐怖主义由于其相较于政府或敌对方力量太过弱小,却意图通过实施恐怖袭击来制造影响,表达自身诉求,它是没有能力发动对敌对方战争性质打击的。因此,没有必要把恐怖主义与战争作区分。如2014年2月14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袭警事件,很明显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事件。然而,若只因其袭击的不是平民等非战斗人员而不能将其定性为恐怖主义,未免有失偏颇。英国《预防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旨在使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处于恐怖之中。”[4]此定义明确强调了恐怖主义的政治目的,然而,就目前来说,除极少数国家仍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外,大多数国家早已实行了政教分离的制度,政治目的显然并不等同宗教目的。比如,有些恐怖袭击事件是由于不同教派的教义不同甚至相悖而引起的,此时就不能将其目的归结到政治层面。此外,部分恐怖主义是由民族问题而产生,如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泰米尔族和僧伽罗族矛盾冲突的结果。然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核心是政治权力,能否用政治诉求来代替或者包含民族独立的诉求仍待商榷。有些恐怖袭击案件并不是出于政治、宗教或种族的目的,而是由对社会制度不满、对现代文明的排斥心态引发的,1995年震惊世界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市的爱法特穆阿联邦大楼爆炸案就是由此而起。可见恐怖主义犯罪也应当包括反人类、反社会行为。俄罗斯2006年颁布并实施的《俄罗斯联邦反恐怖主义法》中第3条对恐怖主义犯罪做了如下定义:“恐怖主义行为是指旨在对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构或者国际组织施加影响,实施爆炸、放火等其他行为,威胁居民并造成人员伤亡,导致财产巨大损失等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恐怖主义行为也包括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实施的威胁行为。”[5]不难看出,这个定义更多的是从行为与结果两方面着眼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本身属于恐怖主义犯罪高发区,另一方面判断恐怖主义分子的主观目的存在诸多困难。但是,没有了对于目的性方面的设定,无疑会造成恐怖主义犯罪与普通的暴力刑事犯罪难以区分的弊端。正如有的学者认为:“恐怖主义犯罪与一般暴力性犯罪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具有主观目的性特质,像俄罗斯反恐怖主义法的去政治化定义就略显宽泛,凡是与暴力性犯罪挂钩都可被称作恐怖主义犯罪。”[6]

从以上国家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可以看出,各国家都是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恐怖主义进行定义的。美国侧重于恐怖主义的对象即非战斗人员,英国侧重于恐怖主义的政治目的,而俄罗斯则侧重于行为与结果。笔者认为,首先,恐怖主义的实施对象不应局限于非战斗人员。其次,应明确恐怖主义具有的强烈目的性,以区别于普通的暴力刑事案件。再次,恐怖主义的目的性应包含政治、宗教、种族和其他反人类、反社会的目的。最后,由于恐怖主义追求造成或意图造成社会恐慌、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的结果,故其一般采用暴力、破坏、恐吓或其他手段来实施。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在2015年2月25日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企图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引发社会恐慌、影响国家决策、制造民族仇恨、颠覆政权、分裂国家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恐怖主义的定义。然而,同《俄罗斯联邦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相类似,上述定义同样忽略了恐怖主义的目的性。如此,很可能扩大恐怖主义的范围,将一些并没有相关的政治、宗教、种族或反人类、反社会目的的普通刑事暴力行为包含在恐怖主义的范畴之内。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恐怖主义定义为:“为了实现政治、宗教、种族或其他反人类、反社会的目的,而实施的并采取暴力等手段,造成或意图造成社会恐慌,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恐怖主义的特征

根据恐怖主义的定义,从恐怖主义的行为特点看,恐怖主义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强烈的政治、宗教等目的性。此处的目的性包括政治、宗教、种族或其他反人类、反社会的目的,这是恐怖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般来说,恐怖主义所追求的并不是对袭击目标所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而是能造成多大的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严重程度,以便给对手施压,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或政治、或宗教、或种族等方面的诉求。比如,2001年的“9·11事件”,据统计,这次恐怖袭击使美国遭受了无法想象的灾难性后果,共有2996人罹难。而对于这次恐怖袭击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美国长期在巴以军事冲突中执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有关,恐怖组织希望借此向美国施压,迫使美国调整相关政策。相比之下,普通的刑事犯罪比如放火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并不具有上述强烈的政治目的。他们也能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对社会秩序一定影响,但其目的不外乎报复或谋取钱财等,因此不能把他们列入恐怖主义的范围内。此外,恐怖主义的反社会、反人类的心理并不同于一般人的报复心理,一般是由其不满社会制度、仇视现代文明等引起,而一般人的报复心理只是对其自身的、他人的、组织的或其他的状况不满引起的。可以这样认为,一般人的报复心理由具体的生活状态引起,而反社会、反人类的心理是由社会制度、人类文明引起的。

2.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恐怖主义多数情况下是具有严密组织性的,并且是具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实力的[7]。当然,也有少数的恐怖主义暴行并非恐怖组织所为,而是由单个的恐怖主义分子所为。一方面,恐怖主义由于其思想具有内聚性和排他性,他们会很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恐怖组织。另一方面,其组织内部一般会有共同遵守的章程,并且成员之间会有不同的分工。在实施恐怖袭击前,均会精心策划,制定方案,甚至细化到使用什么方式,以便顺利完成恐怖袭击。此外,恐怖主义通常会以“合法”或非法的形式开公司、洗钱等来收敛财富,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行。

3.较强的隐蔽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社会联合反恐力度的加大,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恐怖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组织往往不再站出来声称对事件负责。此举即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同时也是为了使“神秘”也成为有效“武器”,达到恐怖袭击效果的最大化。多数恐怖组织虽然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由于恐怖主义主要是以平民为目标,行为方式残酷,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各国的封杀和打击。因此,恐怖主义组织由本拉登时代的明目张胆转为现在的隐秘状态。由于恐怖主义组织具有高度的警觉性与敏感性,组织严密,保密措施严格,一般很难侦破,这些都给打击恐怖主义带来了困难。

4.目标日趋不确定性。恐怖主义为了达到造成较大的社会恐慌的目的,一般会选择较为有代表性、象征性的目标来实施袭击,比如,美国的“9·11”事件、“塔利班”炸毁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事件等。随着各国政府加强对著名文化设施及有代表性的重要地段的监控保护,恐怖主义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恐怖袭击的目标变得更加随意和不确定,人流量较大的车站、地铁、商场、广场、机场、停车场等都成为潜在的袭击目标,2014年3月1日发生在我国昆明火车站的“3·01”事件就是证明。恐怖主义袭击目标的日趋不确定性已成为一种趋势。

5.手段残酷,破坏力巨大。在各种恐怖主义活动中,爆炸是最常用的一种恐怖手段,世界上每年发生的恐怖主义事件约有一半是采取爆炸方式的[8]。现今的恐怖分子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为目的,为此,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也日趋残酷,如果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恐怖主义的危害性、破坏力将不断增大。

6.宗教与种族问题是主要诱因。恐怖主义之所以形成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恐怖主义在宗教观念上对底层信众有很大的诱惑力。在宗教和种族问题上,由于牵涉到人们的信仰、民族认同感等,恐怖组织正是利用这些来蛊惑持有极端思想的人群。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活跃的恐怖组织中,至少有20%-50%是宗教狂热分子,其中,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是最为悠久的恐怖主义类型之一[9]。在宗教问题上,目前比较突出的是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冲突以及穆斯林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在“圣战”的旗帜下,越来越多的教徒被恐怖主义蛊惑,走上恐怖主义道路。在民族问题方面,比如,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就是在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受恐怖主义思想影响而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张凯.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特点及刑事规制——兼论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3):101-105.

〔2〕美国国务院.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1999[EB/OL].(2000-04-30)[2014-02-20].http://www.state.gov/www/gobal/terrorism/1999report/intro.html.

〔3〕邹生才,李彩云.恐怖主义的定义与特征探析[J].学理论,2012,(03).

〔4〕姚臻.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02):74-77.

〔5〕许桂敏.俄罗斯反恐立法特点评价[J].环球法律评论,2013,(01):46-62.

〔6〕张凯.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特点及刑事规制——兼论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03):101-105.

〔7〕邹生才,李彩云.恐怖主义的定义与特征探析[J].学理论,2012,(03).

〔8〕胡联合.试论当代恐怖主义活动的基本特点[J].政治学研究,1999,(05).

〔9〕李健和,王存奎,等.当代恐怖主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03).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恐怖主义定义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防控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困境及应对
抓住特征巧观察
恐怖主义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略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社会根源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