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穗

2016-05-14亚明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一分钱稻穗时节

亚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饱始终是普通家庭的头等大事,粮食定量供应,城镇居民每月大人发二十七斤粮票、小孩十八斤、婴儿七斤,在油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点定量常常是捉襟见肘。好在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每逢大小麦和早晚稻收割时节,镇上的居民总会像候鸟一样纷纷赶到田里去拾麦穗、拾稻穗,一个季节下来总能拾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足以让空虚的胃饱饱舒服上一阵子。

拾穗往往是母亲甚至奶奶领着孩童去,男人和青壮年是不屑一顾的,或许他们觉得毕竟不够光彩,跟要饭只差了一口气。可母亲说拾穗跟拾荒一样,也是付出了劳动,算是自食其力,与沿街乞讨有本质的区别。那时我年纪还小,根本不懂什么叫面子,而且最要命的是拾来的穗去壳和皮做成的饭、烙成的饼,那种新米新面的香味,能把人口水都馋出来,粮店买来的陈米陈面做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比。况且,拾穗不只是一家的事,左邻右舍早就呼朋唤友约好了一起去,开心得像赶集。

当时的镇和农村挨得很近,镇上总共两三条街,长不过千米,街走完就是农田。一到田里拾穗的队伍便分散开,我家去这边,你家去那边,他家去里边,好像分工有序的蜜蜂,各择各的花,各采各的蜜,绝不会蜂拥而上,相互争抢。

拾穗靠的不是力气而是眼尖,要在收割一空而秸秆和杂草混沌一片的田间地头,发现颗粒饱满的遗漏穗头,小孩子往往比大人管用,这也是母亲们为什么要领小孩子来的原因之一。到最后,看到自己篮子里比母亲还满,成就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能为家庭作贡献啦!

上小学后,学校有时组织下乡劳动,也是拾穗。不过拾到的既不归学校也不归个人,而是当场交给生产队。这之后母亲再领我去拾穗就犹豫了,歌里唱道: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作为一名盼上进的学生,拾到一分钱都要还,难道拾到的穗真的可以据为己有吗?母亲说拾钱当然要还,可拾穗跟拾钱不一样。我说都是拾,有啥不一样?母亲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拗不过母亲,哪怕一百个不情愿也只能乖乖跟着继续拾。

不过我留了个心眼,想看看究竟怎么个不一样。拾穗的途中一路走过,没收割的稻田就在身边,纵然稻穗金灿灿低着头,四周空无一人,母亲犹如视而不见,能绕道走就绕道,连顺手牵羊的念头都没有。田里的稻已割下垛着等脱粒,母亲也不让我们下田,等脱粒机移走,农民把稻桶周边溅落的稻谷清扫完毕后,母亲才让我们开始拾穗。放稻桶的地方尽管农民已清扫过一遍,但嵌入泥里的稻谷仍不少,我们干脆连泥巴一起抠,回家用水淘淘,剩下的一定是最饱满的稻子。割早稻插晚稻秧的季节被称作“双抢”,对农民来说是争分夺秒的时节,可有时农民看我们还在田里,便宁肯等一等,让我们干燥清爽地拾完后再放水耕田。母亲说农民最见不得的是糟蹋庄稼,与其让穗烂在田里倒不如给拾走,好歹还能让不够吃的人家添口饭果下腹。母亲说得没错,拾穗与拾金是不一样。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拾穗可以说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珍惜一米一粟已经刻在意识中了。

(常朔摘自《杭州日报》2016年5月17日)

猜你喜欢

一分钱稻穗时节
一束稻穗
清明时节雨纷纷
田园捡稻穗的岁月
骄傲的小稻穗
母亲
捡到一分钱
捡到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