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凤仪: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

2016-05-14

妇女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汇婚姻香港

一生人能做两生事

梁凤仪1949年1月17日生于香港,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当时梁家家境殷实,家里除了看不完的书籍外,梁凤仪还拥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每一个节日她都会给家里做不同的布置。梁父在金融界任高管,为让女儿早见世面,常带她去参加工商界的聚餐和舞会等社交活动。从小耳濡目染商界人际往来、风云变幻,为梁凤仪后来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梁凤仪14岁那年,忽然家道中落,父亲的生意一落千丈,一家人只能搬到廉租屋。那是梁凤仪第一次体验到了商场的残酷,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己的作品。梁凤仪念中学时,很多同学都转到英文学校,但梁父却坚持中国人应该先学好中文。父亲的坚持,奠定了梁凤仪的文学基础。

1966年,梁凤仪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研究院进修硕士学位。1972年,23岁的梁凤仪远赴伦敦,半工半读,陪伴正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丈夫何文汇。1975年梁凤仪回到香港工作,在电视台做编剧及戏剧制作人。但她觉得,一个家庭当中不能两人都靠薪资过活,应该有一人自主创业。于是她萌发了做生意的念头。

当时,同学们聚会时,大家纷纷抱怨佣人不好找,这让梁凤仪从中嗅到商机。1977年,她创办了香港首家专门介绍菲律宾女佣的碧利菲佣公司,却引起了亲朋好友的质疑和反对。尤其是她的父母很不理解,毕竟女儿拥有高学位,还曾留学英国美国,她的同学不是政府要员,就是商界强人,而她却选择了这么一份“不入流”的工作。

创业之初,梁凤仪每天都要亲自接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家庭主妇,向她们重复那些引进劳工的规则,还要倾听她们的抱怨和唠叨。梁凤仪耐心地担当热心听众和指导大师的角色,最终赢得了主妇们的信任。渐渐地,梁凤仪独特的商业眼光也得到了验证。仅仅半年后,梁凤仪就用所挣的钱为父母买了一辆奔驰汽车,很多朋友也拜托她的父母,让梁凤仪介绍好的菲佣。父母终于为女儿的过人眼光而自豪。

梁凤仪引进菲佣这一创举,让她得到了当时香港著名的新鸿基证券集团主席冯景禧的赏识并聘请到旗下,正式踏入香港财经界。30岁时,不懂财经和股票的梁凤仪又开始书写事业上第二个传奇,担任该公司的广告与公关主管。数年时间里,她常常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忙碌的时候,更是连续几个星期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全力的投入,让梁凤仪很快成为商界新秀。

有人说,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非常成功了。但梁凤仪在事业上却将两件事做到了极致。她亦商亦文,在文艺界和商界都创造了奇迹。从1989年推出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起,梁凤仪就以畅销书作家的面目为外人熟知。1990年,她写了6个长篇。1991年,竟一口气又写了《花帜》等十余部长篇小说。香港商界的风起云涌、自立自强的新时代知识女性、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是梁凤仪写作的“三大法宝”。梁凤仪用她的笔,书写着一部部“香港财富传奇”。

为了让自己的小说出版更方便,1991年,梁凤仪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成立了香港“勤缘”出版社。仅3年时间,出版社就赚了9000万元,一跃成为香港3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她创办的公司2004年在香港上市,当时市值5亿港元,3年后市值高达30亿港元。

尽管如此,梁凤仪却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文坛的过客,“我热爱文学,也确实能够写一些东西,但我的作品都是从我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中来,只不过通过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我在文学上不一定具备很高的地位。”

最爱的角色是家庭主妇

如果将人生中的几个角色进行排序,梁凤仪是这样的表述的:“我非常喜欢家庭主妇这一身份,其次我喜欢做商人,再次才是做文人。”

可是,在年轻的时候,女强人与家庭主妇两个角色之间实难兼容,梁凤仪与第一任丈夫何文汇的婚姻,也正是因为她没有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而宣告失败。

当时,梁凤仪与远在加拿大任教的何文汇聚少离多,加上她对工作过度投入,何文汇对妻子只做事业不顾夫妻情感的做法开始表示不满,婚姻亮起了红灯。为挽救婚姻,梁凤仪曾辞掉高管工作,转到一家跨国公关公司任高级顾问,以有更多的时间前往加拿大。但遗憾的是,事业上屡创奇迹的她,没能挽救婚姻上的败局,最终两人做出了友好分手的抉择。

梁凤仪把婚姻没能从一而终称为她人生三大遗憾之一。因为母亲在她第一次结婚前曾对她说:一段婚姻的维持,女方要负的责任很大,如果有一天你不能从一而终,我相信错的一定是你。她觉得,母亲的话得到了应验。

离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梁凤仪曾一度放弃工作,每天24小时陷在悲伤当中。但从婚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的梁凤仪,与前夫之间并没有因为婚姻的失败而形同陌路,反思之后,他们之间的感情转化为另一种爱。“现在,我第一任丈夫不但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亲人,毕竟我们曾经相爱过、互相关怀过。”梁凤仪非常敬佩何文汇的才学,每次写了剧本,都去征求何文汇的意见。梁凤仪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很多主题曲由何文汇作词。直到如今,她的小说仍由何文汇题字。

承认了错误,吸取了教训的梁凤仪,后来遇到了陪伴她后半生的爱人黄宜弘。两人的感情看上去水到渠成,实际上却是患难中见真情。有一年,梁凤仪在家中遭遇匪徒入室抢劫,被绑八个多小时,当时黄宜弘出差去了美国,回来得知此事后他自责不已:“一个男人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还有何资格说爱她。”这让梁凤仪非常地感动。后来匪徒被捕后,黄宜弘对梁凤仪说的第一句话是,“赶快打电话告诉何文汇,让他不要再担心。”这更是让梁凤仪感受到这个男人的豁达。审判匪徒时,梁凤仪本打算到法庭上与匪徒对质,但黄宜弘劝阻了她,而由他代她坐到了法庭里。因为他不希望她再见到那两个匪徒,精神上再受到刺激。

感情,往往会在经历极端事件后得到升华。这场磨难,加深了两人的感情,他们在相恋十年后终成伉俪。而在黄宜弘最困难的一段日子里,梁凤仪也是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当时,黄宜弘的公司出了一些问题,信任出现危机,信誉受到怀疑。梁凤仪告诉他:“我们诉诸法律。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帮你打赢这场官司,让法律还我们清白!”

伉俪情深,相濡以沫,琴瑟和鸣,梁凤仪和黄宜弘的婚姻生活非常美好。但再好的感情也需要经营,梁凤仪深刻吸取了第一次婚姻失败的教训,她明白男人也需要关注,所以即使工作再忙,她也会抽时间安排家庭聚会或度假,在不能陪伴丈夫的时候,也会帮他安排好一些生活节目,比如约朋友陪他打球吃饭,让丈夫时刻感受到她的关心。

这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是梁凤仪的第二大遗憾。但她将黄宜弘与前妻所生的3个孩子视若己出。在孙辈要读书的时候,孩子来求她,希望梁凤仪去跟校董会“求情”,梁凤仪放下她绝不为自己的利益而开口求人的原则,给校长写了亲笔信,介绍孙女有多么优秀,还陪他们去面试,跟校方讲了很多好话。关于如何在家庭中做好“后母”与“妻子”的角色,梁凤仪说:“我和儿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都深爱着黄宜弘。”正是凭着这样真诚而实在的想法,没有子女的梁凤仪收获了天伦之乐。

在梁凤仪最喜欢的“家庭主妇”这一身份上,她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梁凤仪曾经说过: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写了一百多部小说,不是办了多么大的企业,而是先后嫁了两位君子,两个人都这么爱我!

对自己的期望已超额完成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梁凤仪的成功之作《金融大风暴》在内地热映,正当人们期待她的新作时,梁凤仪却出人意料地宣布封笔。这一封,便是十几年。她说,之所以选择封笔,是因为当时她觉得自己已经写了太多同类型的财经小说,却没有多大突破,那么不写也罢。而且那时她的企业正在争取上市,她必须要全心全力全情专注于企业的经营。

但从写小说开始,梁凤仪就一直有一个心愿,写一部讲述香港70年历史的长篇巨作——这70年是从1949年、她的出生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她70岁的时候。

2012年,当她63岁时,她知道要想实现这个心愿就不能再拖延了,毕竟创作需要足够的体力、魄力和耐力去支撑。阔别文坛15年,已过花甲之年的梁凤仪再度拿起笔,就是奔着“史诗巨著”去的。为此,梁凤仪做出了两个让人震惊的举动:一是将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卖掉,退出营运的岗位;二是在全国逾百家媒体面前宣布她的写作计划。一位作家在动笔之前先大张旗鼓地开新闻发布会,这实属罕见。梁凤仪说,按广东人的说法,这是把自己摆上擂台,给自己最大的压力,非写不可。“人生的成功,必然是在承受压力下的成果积累。”

即便如此,第一年她也只写了两千字。于是第二年,她到温哥华闭关40天,终于把第一个故事《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写完了。梁凤仪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了1949年至1959年正处“乱世”的香港。《乱世佳人》的封面相当吸引眼球,黑白照片上的年轻女子眉眼间婉约的气质,与书的名字与内容相得益彰。当初,为了一个好的封面设计,出版社找了许多模特来拍封面照,拍完发给梁凤仪看,但她始终觉得找不到那个时代的“佳人”的感觉。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梁凤仪突然想到,自己的妈妈就是那个年代的佳人。于是她立即找老照片,但只找到妈妈当年抱着5岁的她的照片,后来她又费了很多心思,终于找到了母亲少女时代的照片。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完美的封面。

这也许是梁凤仪弥补遗憾的另一种方式。在梁凤仪心中,她人生的三大遗憾中,第一个遗憾,婚姻未能从一而终这一点,已经被两位君子的惺惺相惜和对她的爱所弥补了;第二个遗憾,没有亲生的孩子,也因丈夫的孩子们视她如亲生母亲,孙儿们都喜欢她这个奶奶,而让她的生活充满了温情。但第三个遗憾,却成了永远的心结。那就是父母和干妈早已经离世,没有等到她写出更伟大的作品。如今,将母亲的照片印上这部书的封面,也算完成了她纪念父母的心愿。

在《乱世佳人》的首发式上,梁凤仪许下诺言,到2019年自己70岁时,完成这部讲述香港70年历史的长篇巨作。此前她也向先生黄宜弘承诺,会在2019年写好这套小说,然后回归家庭。

与纯粹意义上的商界女强人相比,擅长写小说的梁凤仪无疑更加感性。她为人坦诚,有时甚至有些较真,甚至形象设计师给她安排的拍照创意如果与她平日生活状态不符,她都会坚决否定。比如,要她在办公桌上用电脑工作或是倚在一辆保时捷跑车旁拍摄,她会认真地告诉对方:我到今天仍不懂用电脑,我平生对汽车毫无偏爱,一辈子没有拥有过一辆跑车,汽车对我而言只是代步工具,平时通常是乘坐七座位商务车。

梁凤仪几乎对身边所有人发过脾气,但从来没有人抱怨过。因为大家都了解她待人真诚,且感受过她的关爱。很多同事已跟随她20多年。她常常“巧立名目”,将生活有困难的亲戚朋友请到公司来帮忙,同时赚取一份工资或补贴,而绝不会以“施舍”的姿态给予他们。在梁凤仪看来,要帮助别人,最好是让他觉得你需要他的帮助,而你的需要能让他产生非凡能量。

经历丰富的梁凤仪,对幸福这个词的理解也非常深刻。她说: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我对自己的期望已超额完成,这是我的幸运。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能无欠、无负、无债地离开人世。任何人都应该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先天条件,在你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加上后天的努力而获得的生活水平就是幸福了,这是你一定可以达到的幸福。

编辑/刘柳

猜你喜欢

文汇婚姻香港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党建文汇》: 一本好看实用的党刊
香港ifc商场
香港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