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意境语言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

2016-05-14黄嫄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画意摄影艺术摄影家

黄嫄

【摘要】“画意摄影”是艺术摄影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的“画意摄影”其核心主旨就是将中国独有的中国画的主观思想和表达方式,尽量的引入到摄影艺术当中。中国的摄影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一优质的文化资源,并从中有汲取借鉴。中国摄影家早就认识到要向传统经典文化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借此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平台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艺术特征的摄影作品。

【关键字】中国画,意境语言,摄影艺术,画意摄影

中国的“画意摄影”其核心主旨就是将中国独有的中国画的大部分主观思想和表达方式,尽量的引入到摄影艺术当中。1919年陈万里带领着一些摄影爱好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正规的摄影艺术社团——艺术写真研究会,这标志着摄影已成为了艺术的一种形式。后来,因战争和政治斗争等因素影响,中国摄影又将主要精力投放到记录事件上来,艺术摄影活动就此停滞下来。而从建国以后,人们又开始了对艺术摄影的追求,相继出现了唯美主义等不同的艺术风格,可谓百家争鸣,当然这其中自然包括了画意形式的摄影,而且,一般从事画意摄影的画家都有美院教育的背景,他们将中国绘画艺术修养,运用摄影这一媒介传播出来,使这一类摄影作品更加具有中国文化韵味,为中国式的摄影在世界摄影领域争得了好的声誉。

一、摄影与中国画的异同

中国摄影中的画意风格摄影,延续了中国绘画艺术特性,讲究的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其创作的理念,主题观念的确立,主体客观物象的选择,画面形式、语言、内容的构成,诸多表象因素的构成布局,视点、角度选择的不同高度,画面内部空间、物象体积、透视关系及物体表面质感的表达,对于光感的表述与刻画,线条与影像的调整,色彩心理的艺术再现等等,大多是从中国画艺术中得到启迪和借鉴的。中国绘画艺术是以儒、释、道三大中国古代哲学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所形成多样的表现形式及风格,让中国摄影与之结合,从中汲取和学习借鉴了丰富的艺术养分,无疑可以使得,中国摄影与中国绘画一样也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印记。

摄影艺术作品与中国绘画作品二者的差异在于,第一,各自所运用的物质载体不同。第二,两者的根本属性不同。摄影作品本身具有客观物理局限性,属于直接表现记录式特征,而中国画是以主观因素为主,是画家主观能动性的物化体现,即似与不似之间的笔墨神韵。第三,摄影作品的表现语言,大都通过运用黑白、明暗、色彩对影像调节来完成,而中国画是通过勾、勒、皴、擦、点、染等变化无穷的笔气墨韵来表现的。对于中国画的“气韵生动”、“神与物游”和“神形兼备”等艺术理念和形式,中国摄影作品还需要更加广泛的学习借鉴和实践探索。

二、中国画意境语言在摄影艺术中的使用

19世纪后,当摄影术进入中国与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不期而遇后,摄影艺术的文化精神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中国画意境语言随之在摄影中开始运用,给中国的摄影家提供了全新的、广阔的创作空间,特别是对于以风光为摄影题材的摄影家来说更是近水楼台了,并基于这一平台创立了中国式“画意派摄影”。1923年成立了第一个研究摄影的组织——“艺术写真研究会”,后更名为“北京光社”。其社员的作品,大多是以绘画性线条和影调来表现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象,颇具国画的韵味,更有甚者直接在画幅的格式上都运用了中国的绘画的表现语言形式。从此,中国摄影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画人文思想、意境语言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步尝试把中国画的意境融入到摄影创作中来。

中国摄影艺术理论家、摄影大家刘半农先生,在他的《半农谈影》中曾说:“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意境是人人不同的,但要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藉。被寄藉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藉上去之后,就变做了活的。”这是中国摄影家首次在摄影理论中对摄影艺术的意境进行表述和理解,也是把中国画意境运用到摄影后的心得体会之总结,同时也给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后于1928年,郎静山、陈万里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摄影学社”,并由此正式确定了“中国画意派摄影”的诞生。他们深入研究、探索中国画意境语言形式在摄影中运用,并进行了大量的画意风格的摄影创作实践,旨在发扬中国文化,开创新的中国摄影风格,通过大胆实践获得了大量摄影佳作后,举办过多次摄影作品巡展,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不久,郎静山等摄影家将作品送往国外,参加了国际摄影艺术沙龙展。从此,就证明了学习借鉴中国画的原理,把意境语言融入摄影创作的方法,取得成功,为中国摄影艺术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郎静山也被誉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

郎静山曾说:“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在郎静山的作品中处处可见源自中国山水画的“经营位置”、“气韵生动”等语言形式,其作品只是表述了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传达的是虚静恬淡,顺应自然,返朴归真,从而最终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是中国传统绘画在摄影艺术中的延续,这种精神是无价之宝。

此外,如袁毅平的《东方红》、黄翔的《黄山雨后》、于云天的《九歌》、简庆福的《心有千千结》、袁廉民的《松魂》、陈长芬的《日月》等等。这些探索研究画意的作品及摄影家层出不穷,在此就不一一累述了。

将中国画意融入到中国摄影艺术之中,这样不单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还铸造了中国摄影艺术的辉煌。意境语言的运用,使中国摄影作品独树一帜,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也已融入到中华文化的整体氛围之中,未来的中国摄影作品中所用的意境语言,不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一种再创造,主观情感通过摄影术物理特质的再探索表现。

参考文献:

[1]翟墨.图文时代的摄影与绘画.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黑龙江省2015年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画中的意境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2015B082。

猜你喜欢

画意摄影艺术摄影家
刘少民
秋意
黄山老年大学摄影家协会作品选登
摄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心灵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