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途径

2016-05-14孟云侠魏一搏姚红玲朱薇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孟云侠 魏一搏 姚红玲 朱薇

【摘要】在本文中,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以此提高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教学效果

何为“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途径”,如何做到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重在“借助途径,深度融合”。一方面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又要掌握好一个“度”,使两者做到有机结合,应用好,才是真正的“深度融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号)的部署,研究制定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同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14年3月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信息科技打造智慧校园,推动区域及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办学能力与特色的提升,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挖掘和提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及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优秀的研究案例、实践成果及理论总结”。

在国家大力倡导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下,深入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议并促进学校建设校本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好“碎片时间”,使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从当前发展情势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潮。国家层面上,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等国家规划将教育信息化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紧密相联,给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战略定位,并通过国家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各类学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诉求及其发展方向给出明确的计划,并落实到重大工程项目中,如在“十二五”期间以“三通两平台”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开展全国性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企业参与的深度和规模,如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单位合作推动网络接入、教师培训、应用模式创新实践等工作。同时,各地区也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尝试,北京在基础教育领域以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项目和北京数字学校建设为基本架构,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验打造百所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系统化应用的学校, 通过凝聚和共享跨区县、跨学校的优质资源,推动首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的变迁,推动教育均衡,加速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实践;广东省以实施“粤教云”项目为依托,推动云端结合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运行和服务体系的建构,推动云端课堂、交互式课堂的试点,为教师提供“名师伴我行”和网络化研修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基于交互式数字教材(由人教社数字公司出版)的自主学习服务;上海市以虹口、闵行等区县为代表,推动电子书包项目的探索实践。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正在从以前的仅仅作为教学或管理手段,逐渐向将信息技术更高层次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发展。

我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各个专业、各个课程教学团队结合课程特点及我院所具有的软硬件资源,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途径方面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1.针对重点、难点制作大量“微课”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方便了课程组教师间的交流与分享,同时,也为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服务器等便利条件,开发相关、相近课程的慕课资源,与兄弟院校互通有无,为师生提供便利条件。

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参考大量的相同、相近的课程资源,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集百家之长,吸收好的教学成果为己所用。

4.充分利用移动教学课堂形式,将师生人手一机(每人手中必定有一安卓或者是苹果手机)充分利用起来。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提供相关的APP应用,将移动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到课堂,引导同学们课下利用手机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充分利用了时间,解决了一部分同学每天拿着手机除了刷微博、看空间、玩游戏、聊天等便不知道做点什么的问题。

通过上述各种途径来解决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扩展了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同时延伸到课外、课余时间上,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蕾 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当代职业教育/2014年第9期

[2]任剑岚 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育与职业》/2015(2)43-44

[3]李野,姬红旭,张磊,胡高山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职业技术》,2015(10):102-103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河北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GJXH2015-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孟云侠(1978.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及网站开发课程教学,教学管理。魏一博(1982年3月--),男,讲师,主要从事软件类开发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姚红玲(1979.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媒体教学。朱薇(1970.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