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

2016-05-14陈智国

投资北京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关村京津冀协同

陈智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辐射源泉,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关村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辐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和新部署。

转变工作导向

首先要转变抓产业、抓项目的工作导向,把“人”的高效流动配置作为区域协同的基点。

过去,区域间的合作往往是产业优先,项目为王,各类政府机构、园区机构往往首要职责就是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每个人都有招商任务,个人升迁、绩效与招商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今天,现实发展情况不是传统的“人”跟着产业走,而恰恰是“人”决定了新兴产业的走向、成败。目前,京津冀由于区域间发展阶段、创新环境、配套条件等造成的“人才”区域流动困境恰恰成为协同创新的核心瓶颈。

把区域协同的基点放在“人”的高效流动上,三地应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跨区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和瓶颈制约,推动改革,创造条件,让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起来。扭转过去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有极限”外延发展模式,转向依靠“人”的创新创业效能释放的“无极限”内涵式发展。

转变竞争思维

其次要转变拼政策、拼成本的竞争思维,把服务提升和环境营造作为塑造区域优势的出发点。

传统区域竞争模式下,区域之间吸引产业落地、企业集聚更多的要靠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土地成本、政策优惠、奖励补贴等方式,势必造成区域间政策博弈,而企业在多方区域比较选择而得利。就京津冀区域内部而言,交通区位、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差异性会显著减小,从企业现实选址因素来看,也更为理性,更加关注综合运营成本和服务配套水平。

从拼政策、拼成本转向“拼环境、拼规划、拼服务”,要尊重市场主体的迁移规律。就企业迁移选址的考量来看,企业除了关注土地成本、区位条件之外,还更加关注包括企业生产成本、运营成本、招工成本、配套成本等在内的综合成本最低化。这就要求在京津冀区域对接合作中,政府部门要在大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配套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企业落地的需求,全方位提升政府服务、公共行政服务,金融、人才、中介等第三方专业服务以及生活配套服务水平,营造“便商利商宜商”的配套环境,打造企业服务高地、综合成本洼地,增强对产业转移、企业落地的吸引力。

转变惯性模式

再者要转变挖存量、重短期的惯性模式,把增量培育、创新转型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心。

当前,中央层面已经做出了关于经济新常态、经济降速、弱化GDP考核等方面的判断和要求,但在现行区划经济体制以及官员任期的影响下,周边很多区域仍是分蛋糕、抢蛋糕的思维,往往急于求成,更多关注现有产业、存量企业的转移,关注招商项目数、吸引投资额、税收贡献等区域短期经济效益,对协同创新、增量产业培育关注不够。从京津冀区域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首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城市功能定位的落实,天津制造业升级、投资驱动发展方式转变,还是河北传统产能压缩转型、新产业替代、结构升级都是长远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应用,作为根本出路。基于此,要转变重存量、重短期效应的思维定势,更为关注增量培育、关注长期创新协同效应。

增量培育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家、区域层面支持“双创”的政策,做好与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源头机构的对接,推动更多“高精尖”成果跨区域落地转化。二是要发挥三地比较优势,依托北京的人才、金融、国际平台优势,津冀的生产成本、产业配套优势,打造全球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产业要素、创新资源集聚,形成更加高端的经济增量,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发展方式转变注入强大动力。

转变发展理念

再次要转变重经济、轻创新的发展理念,把中关村创新基因移植、放大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目标。

当前,区域合作中仍存在重经济效益、重产业合作,轻创新协同的现象,很多区域在与中关村对接中,优先关注的仍是产业项目,而非创新能力建设。事实上,中关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硅谷”,不在于其超过4万亿元的收入规模,甚至不在于2万家的科技企业、200多家的上市公司,最核心的在于由于文化、资本、要素等共同驱动而造就的创新基因,也就是内生式、自组织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才使得2015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2.4万家,使得一批又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从这里涌现。

要把中关村创新基因的移植、放大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周边区域要立足自身创新资源、产业特色、配套条件,加强对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学习、移植,选择若干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创新基础、产业条件最为优越的园区或区域,加速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要素的导入,按照产城融合、创新主导的理念,打造一批能够与中关村资源实现无缝对接的“科技创新卫星城”,形成区域性创新枢纽,与中关村核心区共同构建京津冀大区域创新体系,真正推动京津冀区域向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迈进。

转变认知模式

最后要转变传统产业分工、产业链布局的认知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区域间功能协同与产业升级。

在区域间传统的产业分工协作中,区域间更多的基于交通区位、资源优势,按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工,推动产业要素在特定空间集聚,区域间合作重点在于“物流通道建设、供应链集中”而带来的制造业成本节约、效率提高。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一体化大多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开展区域产业分工协作。而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创客”、“众筹”、“众包”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根本性颠覆了创新的组织方式,只要“一机在手”、“人在线上”,就可以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引爆无限创意火花,形成新的经济与产业形态。这也使得区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发生根本转变,呈现出“开放化、分散化、网络化、社区化”的特征,区域间合作核心在于“功能定位、知识分享、思想碰撞、信息融通、资本对接”。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京津冀区域基于功能布局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明确各区域创新定位,通过创新链布局,引导资金链,完善产业链,引导整个区域创新体系内各节点区域功能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关村应进一步强化知识创新中心、技术策源地、思想高地、模式引领区的功能定位,周边区域要结合自身基础,明确各自在细分领域技术创新、区域性创新服务中心、创业中心、市场创新等的功能定位,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网络平台、大数据技术,搭建周边区域与中关村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资源对接与服务平台,实现与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的“线上无缝对接”,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实现与中关村、与北京真正的资源一体化、创新一体化。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中关村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关村
中关村的记录者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