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熟知”为“真知”

2016-05-14盛亚娟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真知服务生习题

盛亚娟

汪国真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诗中这样说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的只是熟悉的回忆,而这回忆却是想遗忘的.”是的,如果熟悉的回忆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彻底地遗忘,在错误的废墟上重新建立“新的风景”,让这样的风景远离错误.不要在熟悉的地方陷入错误的惯性中.当我们责备学生“这道题我都讲了八百遍了,你还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提醒学生在最熟悉的地方挖掘“真知”,我们要让学生看到在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有“真金”,并鼓励他们把这样的真金挖掘出来,在思维的阳光下,照一照、鉴定一下,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熟悉的地方也是最神奇的地方”,“熟悉的地方风景可能会更美”!对于数学而言,在学生看似熟悉的地方其实潜伏着“无知”,只要教师能够善加利用,带领学生识破熟悉所带来的陷阱,那么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的“熟知”其实也隐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从学生熟知的数学知识中挖掘,更能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一、在熟知中发现无知,催生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学生学习了某一知识点后,认为自己已经了解、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在继续学习中表现得马虎、浮躁.其实,学生对这部分数学概念仅仅是对知识表面现象的了解而已,谈不上熟练掌握.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学生熟知的知识予以呈现,适时追问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自己想要探究的真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年、月、日的知识自己早就已经知道了,认为自己已经“熟知”了年、月、日的相关内容: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是大月份,每个月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个月30天,2月份有28天,也有29天的,一年有365天,还有的366天.那么,这节课还用学吗?面对学生一脸的得意和对新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

1.任何一年都只有12个月吗?有没有可能会发生一年只有11个月或有13个月的现象呢?

2.任何一年,1~12个月的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探索吗?

3.为什么2月份有时28天,有时却是29天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无止境,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对年、月、日相关知识的了解只是皮毛而已,在这熟知的背后原来隐藏着诸多的陌生,这些陌生正是自己的无知之处,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催生了学生想要继续探究的动力.

二、在无知中探求真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无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从无知出发,逐渐地由现象深入本质,从中探寻到宏伟的知识,揭示熟知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特征,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以加减法教学为例,这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将教学内容以习题的形式进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无知,从而催生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求知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习题中步入探究的轨道中来.笔者选择了这样一道习题:甲、乙、丙三位客人同住一房间,房租为30元/天,甲、乙、丙每人拿出10元,共30元交给老板,正值店庆,房租从每天30元降价到25元,老板交由服务生退还客户5元钱.客人协商后同意给服务生2元钱为小费,剩下的3元分给甲、乙、丙,每人各得1元.这样三个人每人付出的钱为9元共27元,再加上服务生的2元,一共为29元.那么另外的一元钱在哪里?

初看题目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奇怪,对另外的一元钱感到不知所措.为此,我引导学生从排除干扰信息入手重新思考.按照我的提示,学生发现,原来客户每人支出的9元中已经包含了给服务生的2元小费,因此,在计算这30元的组成时不能算上店小二的那2元钱,这正是本题的干扰信息所在.

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一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无止境,发现在数量关系的计算方面自己仍有很多的无知之处,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思考.

三、在熟知中理性拓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工作中,才能体现知识的真正价值.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度拓展,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突破,这不仅能体现数学的理性,也能由点到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内容时,在几次练习后,学生开始认为自己已经“熟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觉得这样的练习根本不存在困难,在细微之处开始表现出马虎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对小数乘法意义的认识,笔者以网上的一道求证题作为本课的拓展题:

求证:1元=1分.

解:1元=100分=10分×10分=1角×1角=0.1元×0.1元=0.01元=1分.

这样的解题过程貌似没有错,那么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引导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找错.终于,有学生提出疑问:100分=10分×10分是不是应该改为100分=10分×10呢?另一位同学则补充道:“1米=10厘米×10;而不是1米=10厘米×10厘米.因此,100分=10分×10.”通过讨论学生们一致发现,求证过程中的计算过程并没有错,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单位也应遵循运算规则.

可见,教师以这样的拓展题帮助学生在熟悉中得到了真知,使学生意识到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更不能忽略了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关注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所谓的“熟知”有时其实只是一种表象,“熟知”的背后依然隐藏着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无知”,“熟知”并非“真知”.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的“熟知”处不骄傲、不马虎,并在学生“熟悉的地方”善加挖掘,巧妙设计,以“熟知”追问“无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进一步的追问和探究中绽放光彩,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真知服务生习题
实验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出真知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吃午餐
吃午餐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