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孩子在家庭中的心理教育

2016-05-14韦鸿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健康家庭心理

韦鸿军

【摘 要】孩子早期的教育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情绪气氛和教育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孩子是否将从一个有效的个体发展到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孩子的不成熟性,这将阻止他与社会的结合。因此,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乐队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心理;健康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而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程度是关系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人的一生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奠基。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已趋于弱化,也缺乏心理锻炼和意志磨炼,作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值得担心和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将成为家长面临的重任。那么将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发展,而且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电脑、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带手机进校园,课间聊QQ,逃学上网吧等不良现象已不再是偶尔发生的了,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农村孩子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再有就是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步改变,很多农村家庭在一定程度上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极端化、过分地追求金钱、权利、地位等悲剧愈演愈烈。在诸多家庭因素的影响之下,大多数孩子都出想了内向,自卑,脾气急躁、交往不良、厌学、自以为是等心理健康问题。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所以,家长应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关爱,富有亲情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成为孩子的表率,如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搞好领里关系,为人处世做到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从而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熏陶,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了解孩子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家庭教育应当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如何教孩子正确做人的方向上转变,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因为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三)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信任孩子

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一定要避免对孩子长期的心理惩罚。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了孩子的最大信任。如果家长自身容易冲动,就会更加严重。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失去对家长的信任。

二、家长行为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和动力

开展好家庭教育,必须破解一些家长行为,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世界上肯定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同的思想指导出不同的教育行为,即使大方向上一致,细节上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追着孩子喂饭,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报专业等等,这些行为都被父母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强权教育的确能培养出百依百顺、亦步亦趋的孩子,但是缺乏主见,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是你想要的吗?专家建议:

①父母对孩子而言,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主宰不了孩子。

②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

③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应遵循的原则:要影响,不要灌输;要引导,不要教导;要推荐,不要推销;要唤醒,不要征服。

④若要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

⑤孩子的人生道路要自己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由自己选择,他的命运也要由他决定。很多时候,很多妈妈喜欢用暴风骤雨般的打骂方式教育孩子,看似帮助孩子改掉了坏毛病,其实伤害了孩子的小小心灵,她们都不清楚,甚至也不在乎。因为,她们只看到了眼前,只顾得了自己风风火火的个性,却忘记了面对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就是一颗等待的耐心。

三、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更多的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别让孩子在成长中泛滥

当孩子们玩耍的时候,有的家长总会担心他们出危险,于是不由自主地提醒他们或制止他们。孩子们对大人的情绪不可能视而不见,于是不得不停下来观察大人的脸色,或换一种新的玩法——既能满足大人的要求,又能让自己继续玩下去。在这个调整或暂停的过程中,孩子们由主动的游戏变成了被动的听从,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养成听命的习惯,而且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每一个家长,都在协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但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有几位真正尊重过孩子的这些本能?可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不被接纳”、“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经验,那么有朝一日,环境中发生的事需要他们要通过这些情绪对待时,他们又如何处理这些来自幼时的经验?

有一位父亲听老师说:“你的孩子把别的孩子打伤了。”于是他不由分说地跑到学校把孩子拉回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暴打。是的,他当然有权处罚他的孩子。可同时,孩子的情绪被迫压抑,他甚至没有机会解释。而这位父亲只是因为自己的观念里有一种“反正打人就是不对,你不能给我惹祸”,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静静地听一下孩子的理由。他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不自觉地以自己为核心,而不可能换位思考,去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去理解和化解。于是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问问这位班主任老师,你的孩子和那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你的孩子对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这样吗?”可这位老师,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也是将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不去处理同学之间的问题,甚至连冲突的理由都不去问一下——这种处理,全在相互推卸责任。那么,这个孩子没有得到大人的尊重,更没有机会解释,当然在他幼小的心目中,会得出“我肯定不会得到理解”的经验。那么长大后,他会为自己辩护吗?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人会尊重自己吗?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吗?

所以说,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猜你喜欢

健康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