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6-05-14张飞娟

甘肃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数学教学

张飞娟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39—01

高中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在高中数学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比例相应地增多,特别是在高中大面积扩招的今天尤为突出。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数学“学困生”已日渐成为制约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研究“学困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困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才会落在实处,也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 基础知识欠缺。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特别是数学计算能力较差,升入高中后,又没有及时弥补知识上的欠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高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存在各种问题,学生就更加不喜欢学习。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成了“学困生”。

2. 未能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某些高中生来说,在小学或者是初中阶段,其学习的自控能力较低,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更不会深入地探究数学结论的由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该类学生做题不会举一反三,教师讲一种方法就只能掌握这种方法,不会继续延伸。与此同时,该类学生在出现错误后,又没有进行总结,只重视最终结果,完全忽略解决过程。这样一来,该类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进行系统、全面掌握。

3. “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某些学生认为时代变了,现在是一个“拼爹”“拼关系”的社会,认为文化知识没有用,故而不好好学习。

4. 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由于某些学生基础较差,形成了自卑心理。课堂上不敢回答教师的提问,即使发言,也紧张得面红耳赤,说话也声音小、结结巴巴。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教师在传授新课时,应注意与初中知识相衔接,实行有效过渡,同时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由来的讲解。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每次作业都要涉及一定量的计算题,但不要求学生做难题与怪题。

2. 讲究提问艺术,鼓励“学困生”勤思考。①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②教学生会想、会思考,从而实现扩大知识面及增加思维量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重视“实践—学习与探究—反省、联系与总结”的过程。对于数学问题的探讨,积极引导学生用“做─比─问”的方法来解决。“做”就是学生先审题、分析、试做,目的是训练和检查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就是学生把自己的分析、做法同教师或教材上的方法对比,找出优劣,发现问题;“问”就是提问题,总结经验:①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关键是哪一步?自己为什么没想出来?②能找到更好的解题途径吗?③这个方法能推广吗?④通过解这个题,我应该学到什么?

3. 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有些“学困生”还是比较喜欢数学学科,对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兴趣,这类学生通常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学习,但他们并没有获得较大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从哪开始着手,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的道路。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在学习上给予他们以帮助。如,上课时经常叫他们回答问题,还可以让他们来当课代表。他们有何问题,都可以和教师直接沟通,以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思路,进而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增强学习的目信心。

4. 帮助“学困生”树立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困生”没有竞争的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学困生”认为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因此,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完全不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指导“学困生”树立自信心,以调动其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如,面批作业,利用课间或中午休息时间进行重点辅导。教师可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学困生”学习的榜样,为他们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从而激发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数学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