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刘康时教授交往二三事

2016-05-14乔富东

佛山陶瓷 2016年9期
关键词:刘康佛山刘老师

乔富东

刘康时教授生平简介

刘康时教授,江西永新人,1948年本科毕业于中正大学(现南昌大学)化工系,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1955年10月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1981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6月至1982年7月在美国Rutgers大学做访问学者,1987年离休。曾任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组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广东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技术情报网副网长、《陶瓷》、《中国陶瓷》、《佛山陶瓷》编委,是我国杰出的陶瓷科学家和教育家。

刘康时教授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陶瓷科学与工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得到同行高度评价,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康时老师治学严谨,主编的《陶瓷工艺原理》等著作影响深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

刘康时教授,于2016年8月30日晚逝世,享年91岁。

(一)名声鹤起,“华南二刘”

我是1986年9月入读华南理工大学(当时叫华南工学院)的无机系硕士研究生。当时,属于清华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校际免试交换名额,意在避免“近亲繁殖”。在未来华工之前,就听说了陶瓷界的 “华南二刘”。一个是当时任华工校长的刘振群教授,在陶瓷窑炉上有很深的造诣,全国闻名;一个是任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组主任的刘康时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在陶瓷界非常闻名。刘康时教授编写的《陶瓷工艺原理》是业界开山之作,后来不少新版本的工艺书,基本是在这个基础改进的。当时去系里报到,在楼梯口遇到一个六十岁左右的教授,身宽体胖,满面红光,说话之时,声若洪钟,头上的黑发一丝不苟地往后梳着,大有学者风采。事后,我的研究生同学告诉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康时教授!刘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七十“涅槃”,主动减肥

1990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第二年,进入佛陶集团建国陶瓷厂工作。当时建国陶瓷厂厂长是吴细彬先生,吴厂长是华南工学院“代培生”,也算华工的校友。别小看代培班,由于他们入校前是企业骨干,实践经验丰富,求知若渴,学习的认真劲和针对性,是正规大学生无法相比的,毕业后往往如虎添翼,能为企业出大力。吴厂长对校企合作很早就有战略眼光,而且对在校老师特别尊敬--每年的春节过后,正月十六(有时正月初八)工厂开工之日第一天,总要携带水果等礼品去华工给老师拜年。我1994年任建国陶瓷厂技术科长之后,就进入拜年的队伍。我们大致兵分两路,其中陈雄飞副厂长带队,实验室副主任江显异、赵英,加上我和刘淑珍(质检科负责人)等,是一路队伍,我们这一队拜年的第一家,是陈帆老师家--当然每年都难以见到陈老师忙碌的身影,中间,去我的研究生导师陈楷教授家,最后一家,是刘康时老师,坐得时间最长。主要原因,除了师母特别热情,招待我们吃糖果、煎堆,交谈最热烈的是刘教授,他仔细了解建陶行业的状况,问东问西也是主题。我们往往对刘教授的提问认真回答问题,随刘教授的问话顺便缕清一下思路,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我记得有一年,刘老师说,上楼梯明显感到腿脚不灵光,而且体重超标,表示要减肥,防止糖尿病。当时吴厂长搭话:人要老,腿先老,要注意保重。

第二年拜年,刘老师非常激动地宣布“重大消息”,说,我减肥了!刘教授详细描述了手术减肥,如何切开腹部,如何开动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脂肪变成乳浊状液体,接了一大“脸盆”的黄油状脂肪,如何走路轻快了,然后,如何在饮食和锻炼方面注意。

教授切身的体会,和敢于“以身减肥”的新观念,听得我们后辈一愣一愣的。只感觉我们的观念,远远赶不上刘教授的实际行动。我们几个面面相觑,明显感到额头有出汗的感觉。心中只有二个字:佩服!

主动减肥,不仅使得刘教授脸色红润,头发乌黑,而且退休之后的三十多年基本健康无忧。

刘康时教授,退休后受聘担任佛陶集团的技术顾问,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佛山之间。有时候晚餐在佛山用,我陪刘教授吃过几次饭。我印象比较深的,他在大家落座,主宾点菜之时,往往拿出老师教学生的“不客气”:你们点菜注意两点,一要健康,二不能浪费。如果请客者实在点多了,他必须看着你打包拿回家,彻底贯彻他"不能浪费"的观念。

(三)人要服老,但礼数不能省

2011年开始,我担任《佛山陶瓷》杂志负责人后,又和刘康时老师有了一段缘分:拜编委。刘康时、胡守真教授,是《佛山陶瓷》杂志的主要创始人,所以,每到中秋节和年底,都要携带月饼礼盒和陶瓷生肖礼品挂历等,进行一年两度的拜访。当时刘康时教授,已经入住广州老年友好公寓。有一次,由于塞车的原因,赶到老年公寓,正时中午饭的时候。刘老师兴致勃勃地表示,要带我们感受老年公寓的饭堂菜品,我们欣然应允。来到食堂,我们亲眼看到,照顾刘教授的小保姆,把一套用具拿出来清洗。其中一套是打浆机:把青菜叶类的菜品,搅拌打烂,混饭喂下去;一套是专用食品剪刀,把长条的食品咔嚓咔嚓地剪成短宜入口的尺寸。刘教授呢,在吃饭前,从随身小金属盒子掏出整排的假牙,佩戴合适;吃完午餐后,卸下假牙,认真用热水和消毒液刷干净,放回小盒子里。当时,给我的感觉,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有一次,刘教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宣布,我“突破”了耄耋之年!我们问为什么是突破呢?刘教授回答,耄是七十岁,耋是八十到九十,我今年整整九十岁啊!

每次见刘教授,给人的感觉有两个:第一,洗漱得干干净净,穿戴得整整齐齐;第二,我们告辞时,刘老师必定从轮椅中站起,或是走着,或是拄着梅花头拐杖,亲自送我们到楼梯口。近二十米的距离,对平常人当然无所谓,对刘教授来讲,无疑是艰难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咬紧牙关坚持时候,脸部肌肉的紧张抽动和下唇由于缺牙用力地翻出,额头冒出微微的汗,这个时候,我们都非常担心,劝他别送,他说礼数不能省,并拒绝小保姆的搀扶。我们知道,他是在用行动,感谢我们的拜访,给他老人家的晚年生活,带来一丝乐趣。

在刘教授逝世前的两年,刘教授托人捎话:你们不要再来了!决绝之中,我感到当时心里一沉,觉得老人家可能时日无多,不觉得心中一阵疼痛。

刘康时教授,在我们面前,始终保持了一代尊师的尊严和礼数,不仅在知识上渊博令人敬仰,在待人接物的礼貌方面也是我们的楷模。

(四)学到老,知无涯

在拜访刘教授的过程中,除了问寒问暖的客套话,我们从刘教授身上,也学到不少新东西。

有一次,刘教授向我们提问:你们知道防止记忆力衰退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吗?我们其中有个景德镇毕业的女硕士刘春江,顽皮地扮了个鬼脸:不知道呀!刘老师有什么好方法?

刘教授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们说,有二条,一条,是看电视新闻,要把中央的指示精神认真领会!又问我们:你们知道十三五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吗?不等我们回答,刘教授自问自答,一字不差,非常认真。

刘教授又说,第二条,也是我的独特方法:练毛笔字!我下午必定练二个钟头的。并展示了他的书法作品。之后,每年去,刘教授都展示他新的书法作品给我们看。

当我们把刘教授的书法作品,拍成照片,给书法爱好者欣赏时,他们纷纷感叹: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大学生,随便写的练手贴,都是一幅艺术品。其中,注明壬辰年荷月《庄子》,“知无涯”,表明了刘教授“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当中央兴起反腐之风,众多大老虎被拿下的时候,刘教授写了隋朝王通的“廉者常乐无忧,贪者常忧不足”,时间为壬辰年荷月。

刘教授的字,简约,干练,起笔收笔有板有眼,字句之间,错落有致,字如其人。

(五)终身成就奖,业内有几人?

有一年(2012年),我们《佛山陶瓷》杂志,要搞一个编委顾问"全家福",即每个编委写一句话,发一个工作或者生活照,然后逐期刊登在杂志上,让编委和读者"见面"。

为完成这个任务,刘教授特意把我们叫过去,口述了他的祝福语,等我们记录完毕,他戴上老花镜,核对完毕;然后,用便签写了三个签名,让我们从中选一个。我们选完,又得到他的认可,这才算把祝福语搞完。

为了拍照片,他从柜子中,拿出一个用红绒布包裹的奖牌。打开绒布,原来,落款时间是2007年11月13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奖状,上面写道:鉴于您长期以来对中国陶瓷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特授予刘康时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

当刘教授手捧奖牌,端正坐好,我们的记者按下了快门。编辑和记者们感叹,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块奖牌啊!刘教授说,我很少拿出来;这次拿出来拍照,给咱们《佛山陶瓷》增点光,添点彩!

后记:刘康时教授走了,我们无需用“高大上”的字句拔高对他的评价。在我看来,他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是“知行合一”的老一辈楷模。刘教授千古!

猜你喜欢

刘康佛山刘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刘康书画作品欣赏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44岁怀二胎老公却出轨,我该怎么办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