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之“犛”与“旄”

2016-05-14彭泽芳

关键词:说文解字

彭泽芳

摘 要:“犛”与“旄”是《说文解字》中的两个字,诸家对于这两个字的解释颇有分歧,尤其是在涉及“犛牛”和“旄牛”这两个义项时,大家的观点更是不同。通过对“犛”字和“旄”字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犛"和"旄"的读音是不同的,而“犛牛”和“旄牛”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关键词:犛;旄;犛牛;旄牛;说文解字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24-02

在一次读书会的讨论中,涉及到了许慎《说文解字》的“犛”和“旄”两个字,随后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各家对这两个字的解释颇有分歧,尤其是在涉及“犛牛”和“旄牛”的义项时,大家的观点更是不同,有的认为这是一种牛,有的则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牛。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个字的关系。

一、“犛”字

《说文解字·犛部》:“犛,西南夷长髦牛也。从牛, 声。凡犛之属皆从犛。”①从字形看,“犛”是个从牛 声的形声字。从字义看,其本义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毛牛。

对于“犛”字字义的解释诸家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学者既用“黑色”这个特征来解释“犛牛”,又用对“旄牛”的解释——“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这个特征来解释“犛牛”,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段玉裁、朱骏声、王力和董莲池等。如段玉裁的解释:“西南夷长髦牛也。今四川雅州府清溪县大相岭之外有地名旄牛,产旄牛,而清溪县南抵宁远府,西抵打箭炉,古西南夷之地,皆产旄牛。如郭樸注《山海经》所云‘背、厀及胡、尾皆有长毛者。小角,其体纯黑,土俗用为菜,其尾腊之可为拂子。云长髦者,谓背、厀、胡、尾皆有长毛。下文‘犛字乃专谓尾也。此牛名犛牛,音如狸。《楚语》‘巴浦之犀犛,《上林赋》‘ 旄貘犛。以其长髦也,故《史记·西南夷传》谓之‘髦牛。以其尾名‘犛也,故《周礼·乐师》注谓之‘犛牛。以犛可饰旄也,故《礼》注、《尔雅》注、《北山经》、《上林赋》注、《汉书·西南夷传》皆谓之‘旄牛。‘犛、‘髦、‘旄三字音同,因之读‘犛如‘毛,非也。据《上林赋》则旄、犛异物。《中山经》荆山多犛牛。郭曰:‘旄,牛属。”②

我们可以看到,段玉裁是用“旄牛”来解释“犛”字的。据段玉裁所说,旄牛产自四川,头上有小角,浑身黑色,背、膝、胡、尾都有长毛,尾巴常被晒干作为拂尘使用。古人还为犛牛的尾巴专门造了一个“犛”字。此外,犛牛还有“髦牛”、“犛牛”和“旄牛”等别名。“犛牛”身上有很长的毛,因而将“犛牛”称作“髦牛”是可信的;“犛”的本义是犛牛的尾巴,因此将“犛牛”称作“犛牛”也是可信的;但对于“旄牛”这个别名,就值得商榷了。

有的人认为“犛牛”与“旄牛”不同,“旄牛”并不是“犛牛”的别名,因此只是用“黑色”这个特征来解释“犛牛”,持这种说法的人有桂馥、王筠和张舜徽等。如桂馥的解释:“西南夷长髦牛也者,西南夷即徼外。髦,《既夕礼》‘马不齐髦是也。《集韵》:‘犛,羌中牛名,李登说。又云:‘犛,牛名,黑色,出西南徼外,张揖说。《楚语》:‘巴浦之犀犛兕象。韦云:‘犛,犛牛也。《史记·封禅书》:‘杀一狸牛以为俎豆牢具。韦昭读‘狸为‘犛。《汉书·郊祀志》作‘犛牛。《后汉书·班固传》‘顿犀犛注云;‘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③

而对于“犛”字的读音各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犛”字读lí,持这种说法有徐铉、徐锴、朱骏声、桂馥、马叙伦、王力和张舜徽等。如段玉裁为其注音为“里之切”。

有的则是为“犛”字注了两个反切:里之切和莫交切,即lí和máo,如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和《玉篇》等。

有的则为“犛”字注了很多反切,如《类篇》:“莫交切,又鸣龙切,又陵之切,又郎才切,又谟袍切。”④

许慎将“犛”字解释为一个“从牛 声”的形声字,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他对声符——“ ”字的解释:“ ,坼也。从攴、从厂,厂之性坼,果孰有味亦坼,故谓之 。从未声。”⑤《说文解字》将“ ”的的读音解释为“从未声。”段玉裁、王筠等已经证明了“从未声”是衍文。徐铉为此字注音为“许其切”,朱骏声注为“里之切”。我们看一下《说文解字》里一些从“ ”的其它字的读音:犛——里之切,斄——洛哀切,剺——里之切,嫠——里之切,厘——里之切。同一声符的字读音大都相同或相近,因此,“犛”字的读音也应该如段玉裁等人所说是里之切,即读为lí。

二、“旄”字

《说文解字·□部》:“旄,幢也。从□、从毛,毛亦声。”⑥许慎将“旄”字释为会意兼形声的字,从字形看,“□”表示旌旗随风舞动的样子,“毛”表示旌旗是用牛的尾巴作装饰的;同时,“毛”也表示旄的读音是máo。

问题就出现在对“旄”字字义的解释上,大体来说,“旄”是指用牛的尾巴在旗杆上做装饰的旗子。至于用的是“犛牛”的尾巴还是“旄牛”的尾巴,清代“《说文》四大家”的看法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段玉裁和朱骏声,他们认为使用的是犛牛的尾巴,另一派是桂馥和王筠,他们认为使用的是旄牛的尾巴。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前人对于旌旗的这一饰物是如何解释的。较早对此进行详细解释的是东汉的郑玄⑦,《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郑玄注:“四者旌旗之属也。‘绥,当为‘矮,读如冠蕤之蕤。有虞氏当言緌,夏后氏当言旗,此盖错误也。緌,谓注旄牛尾于杠首,所谓大麾。《书》云:‘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⑧东汉的李巡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者”,孔颖达引李巡注:“旄牛尾着竿首。”⑨可见,单从字面上来说,用于做旗杆装饰物的应该主要是“旄牛尾”。

其实,出现这种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旄”还可以指旄牛,而对于“犛牛”和“旄牛”的关系大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犛”和“旄”的关系

关于“犛”和“旄”的关系,从这两个字的本义来看,二者是不同的:“犛”的本义是犛牛,而“旄”的本义是用旄牛的尾巴作装饰的旗子。问题是“犛牛”和“旄牛”到底是不是同一种牛,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以段玉裁为代表,他在对“犛”字进行解释时一方面认为“旄牛”是“犛牛”的一个别名,另一方面说根据《上林赋》所说,“犛牛”和“旄牛”是两种动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个问题,他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旄”的解释里作了说明:“以犛牛尾注旗杆,故谓此旗为旄。因而谓犛牛尾曰旄,谓犛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⑩由此看来,段玉裁认为尽管“旄牛”与“犛牛”不同,但由于人们用犛牛的尾巴装饰旗杆,因此也可以将“犛牛”称作“旄牛”。“旄牛”既可以是“犛牛”的别名,也可以指另一种动物。

第二种说法以王筠和桂馥为代表,与段玉裁不同,王筠和桂馥认为这两种牛是不同的,他们都引用了大量的例证进行说明,如王筠的解释:“《封禅书》‘狸牛,《郊祀志》作‘犛牛,《史记·索隐》作‘猫牛,《庄子·消摇游》作‘斄牛,与旄牛为二物。《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兽则庸、旄、貘、犛,张揖云:‘旄牛如牛,而四节生毛。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释畜》‘犣牛,郭注:‘旄牛也。《西南夷传》:‘旄牛重千斤。知其大于犛牛。犛牛色黑,旄牛则杂白黑二色也。”{11}对此,张舜徽也表示赞同。

王筠的解释已经非常清楚了,“犛牛”有“狸牛”、“猫牛”和“斄牛”这几个别名;“旄牛”也可以称为“犣牛”。对于“犛牛”和这些别名之间的联系,我们从读音上也可以得到印证:“犛”、“狸”、“斄”同属于来母之部,三者的读音相近,故可通用。而“犛”字古人认为还可以读为茅,{12}“茅”属明母幽部,“猫”属明母宵部,“茅”与“猫”声纽相同,韵母同属阴声韵,为旁转关系,由此看来当“犛”读为“茅”时,“犛”与“猫”的读音是相近的,因此古人将“犛牛”也称作“猫牛”。从王筠的解释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犛牛”与“旄牛”的颜色、大小和体重都不同,这两种牛是不同的动物。

至此,“犛”和“旄”的关系就明了了:“犛”为里之切,读为lí,本义为犛牛,犛牛产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小角,浑身黑色,它在古代还有“犛牛”、“狸牛”、“猫牛”、“斄牛”和“髦牛”等诸多别名。而“旄”为莫袍切,读为máo,本义为用旄牛的尾巴在旗杆上做装饰的旗子,也可以指旄牛,它也可以叫做“犣牛”,这种牛身上有黑白两种颜色,四肢都长有长毛,体重比犛牛大。由此可见,“犛”和“旄”字不仅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诸家对于“犛牛”和“旄牛”可能存在混用的情况,但我们应该理清楚这二者的关系,不可囫囵吞枣,将其混淆。

注 释:

①{5}{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24,63,137.

②{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3,311.

③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7.

④司马光,等.类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4.42.

⑦最早对此进行解释的当属毛亨,《诗·小雅·出车》:“建彼旄矣”,毛传:“旄,干旄”。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98.

⑧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44.

⑨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6.

{11}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45.

{12}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兽则 旄 牦”,《索隐》:“张揖云:‘旄,旄牛,状如牛而四节生毛。……牦音狸,又音茅,或以为猫牛。”北京:中华书局,1982.3025.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司马光,等.类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

〔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河南:中州书画社,1983.

〔7〕董莲池.说文部首形义新证[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8〕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宗福邦.故训汇纂[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崇文书局,2010.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