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价值和核心价值观

2016-05-13周文彰

金融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西瓜事物

周文彰

一个事物和人结成关系,这种关系就往往包含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和实践关系。

认识的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客观规律,形成事实判断。比如,西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这就是认识形成的事实判断,揭示事物是什么。事实判断有真假、对错、真理和谬误之分。

评价的任务,是把握事物对人的利害、好坏、善恶关系,形成价值判断。如,西瓜多吃对糖尿病人有害,就属于价值判断。评价和认识同样重要,不知道一个事物对自己的价值如何就贸然行事,会出乱子。

实践,则是认识和评价的源泉和基础。一个事物,只有与人形成实践关系时,人才有必要去认识它、评价它,然后根据这些认识和评价,即根据所获得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决定人对这个事物的态度、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结果。没有实践,既不可能有认识活动,也不可能有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和评价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检验认识和评价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独立于人而存在,无论人认识、承认与否,它都存在,如西瓜的营养成分、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等等,它们都是客观存在。认识,就是要摆脱一切干扰,追求正确的事实判断。然而,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人所带有的知识、意志、愿望、兴趣、爱好等,总是在对认识施加影响,既影响人获得正确的事实判断,也影响人对正确的事实判断的接受。这是人类认识面临的最持久的困扰。因此,真理常常面对围攻。爱德华·詹纳发明的牛痘疫苗接种让人类远离天花,当时的人却讥笑它会让人长出牛角和牛毛;达尔文提出了划时代的进化论,人们却把他讽刺地画成一只猿猴;布鲁诺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日心说”,则被宗教裁判活活烧死。

事物的价值,却离不开人。所谓价值,就是一个事物在人眼里的好坏、利害、善恶、美丑。比如,房地产价格下降,有说好,也有说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价值判断以对事物能否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为标准,说房地产价格下降不好,是因为影响了他的炒房利益;说多吃西瓜不利,那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的。事物的价值,总是对具体的人的价值,对一个人有价值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未必有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需要提醒的是,事物的价值虽因人而异,但不是说事物的价值是主观的;事物对不同的人的不同价值,也是客观的。例如,多吃西瓜对糖尿病人的负面价值,就是客观的,不依糖尿病人是否承认、是否知道为转移。只要是糖尿病人,多吃西瓜就是有害的。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选择了价值就等于确立了价值目标。人总是带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去投入实践活动的。

所谓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利害、美丑、善恶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价值的评价就不同。不仅如此,价值观还决定人对价值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我们看到,影响一个人作出价值判断的,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对一个人所具有的客观价值,这是价值判断的客观依据;一是一个人的价值观,这是价值判断的主观标准。比如,一件时装,有人说美,有人说不美,就是源于价值观的不同。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常常大相径庭。

那么,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呢?回答是肯定的。一个团体有团体的共同价值观,一个民族有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国家也是如此。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共同价值观的认识。自由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倡导核心价值观,更为必要。这主要因为:一是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凝聚人心统一行动,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二是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和引领。“如何实现理想人生”、“如何度过人生”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用合宜的方式加以追求。例如,大学毕业生,有的决定立即就业,有的选择报考研究生,对此我们不必说谁有理想谁缺少理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主席就曾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三是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和纠偏。一位网友说,他的一个好友骑电瓶车,在郊区被摩托车撞了,当场晕过去。对方逃逸,无人施救。不知道晕了多久,醒来发现钱包手机和所有可以拿走的东西都没有了,只有那辆破损的电瓶车还在;彭举案的败诉,让路过的人对晕倒者不敢施以援手。诸如此类的道德缺失或偏离,需要用核心价值观来纠正。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它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认同)、价值追求(目标)和价值准则(标准)。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我们知道,德有很多层次,高层次的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低层次的德有不偷不抢。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德,既不是最高层次的德,也不是最低层次的德,而是中国人的德的最大公约数。假如我们用84、60、48、12这几个数字,代表不同的人群层次或者人们不同的道德境界,它们的公约数有2、3、4、6、12。其中,2是最小公约数,12是最大公约数。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德就是不同道德层次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使我们德的共同点多一点。

作为共同的德,我们显然不能要求大家都向道德境界最高者看齐;在任何时候,像无私奉献这样的德行,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一时可以,长期不行。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德仅仅满足于不偷不抢这种层次也不够,尽管连这种德现在还有人做不到。核心价值观倡导德的最大公约数,比较合理可行。

核心价值观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今天的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可以看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发布之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后,大家希望概括提炼出我国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承担了先行研究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实现了这个愿望。核心价值观三组词,每一组四个词,共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

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点,一是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便于传播。三是强化实践导向,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便于遵循和践行。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让核心价值观“落地”,即落到每一个人的心灵里,落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上,落实到全社会。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被普遍认同接受、被普遍追求实践,普遍体现在个人言行和人际关系上而形成一种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风尚就到来了。核心价值风尚是我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并认为它是我国核心价值的第三个重要构成。如果形不成核心价值风尚,无论是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核心价值观,都很容易落空。(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西瓜事物
大小西瓜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当夏天遇上西瓜
奇妙事物用心看
巧切西瓜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