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点带三面”驱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6-05-12武汉市蔡甸区恒大绿洲小学

成才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研师生素养

■ 武汉市蔡甸区恒大绿洲小学 山 芸



“一点带三面”驱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武汉市蔡甸区恒大绿洲小学山芸

恒大绿洲小学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地处武汉市蔡甸区城乡结合处的东大门。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改变,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校围绕“绿色教育,金色童年”的办学理念,提出以“厚德”为核心的德行教育特色,坚持“一个中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位为中心)、两条主线(提高教师素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三个抓手(夯实德育、教研兴校、搭建师生展示平台)、四项转变(办学理念、教师观念、管理方式、评价机制)”的办学思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为了尽早实现这一中心,结合我校五年发展规划,我们确定了“一点带三面”的策略,即以各项活动为抓点,面向师生,提高其文化素养,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面向外校(外面其他学校),缩短与中心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同行”,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外驱力;面向家长、社会,树立学校形象,提高办学品位,使之发挥学校影响力,并通过学校的出彩活动,使内驱力与外驱力相互交织,从而加快学校发展,驱动城乡教育均衡化。

一、面向师生,抓常规教育教研活动,强化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根据目前的办学趋势,我校将办学中心放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以此推动学校逐步实现五年发展规划目标。而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就成为了我校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对此,我校坚持以常规教育教研活动为抓点,“两步齐走”,“两养重抓”,充分发挥这一内驱力的作用。

“两步齐走”即德育为首、教学为重,并驾齐驱,扬活动之鞭,齐步向前。

“两养重抓”即重点抓学生行为习惯素养、教师业务能力素养,借活动之力,使其稳步提高。

1.在德育活动中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素养

指导思想: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人生。

活动目标:学生人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要举措:活动内容常规中求创新,活动阵地广泛中求突出。

重点做法: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德育常规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记载。如:“日常规”(两检两查:晨检午检,查卫生、两操)、“周常规”(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月常规”(每月一期的主题黑板报评比工作等)等。二是不断创新德育活动主题。如开学初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展“感恩——追梦”主题活动,1~2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 3~6年级开展征文比赛。在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来临之际,举行“励志——飘扬的红领巾”为主题的新队员入队仪式。三月,开展以“尚行——美化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强化“环境育人”的理念;四月结合安全教育月,开展“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活动等。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晨会、班会课、红领巾广播站等主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将活动普及化、高效化、日常化。

活动效果: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德育实践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氛围中规范行为、优化品质、陶冶情操,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现在大部分学生习惯好了,校园干净了;学生礼貌了,校园更文明了。

2.在教研活动中抓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

指导思想:“教研兴校”。

活动目标: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主要举措:“四结合”,即培训、教研相结合;学习、反思相结合;分析、研究相结合;个人、学组相结合。

重点做法:一是以技能培训为燃点,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除了电子白板使用培训与课件制作技术培训,我校还进行了心理健康、新课程、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校本研修;二是高度重视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每周的教研日活动。我校将每周三和周四第三、四节课定为校本教研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与“课内比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互研互析,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三是聘请语数专家进课堂。以本色课堂为依托,指导老师们立足教材,研讨教法,并为每一位老师“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四是开展多元化课型研讨。每学期的研讨课型有骨干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课、名师指导课、校内竞赛课,这些课型内容又涵盖有阅读课、新授课、复习课,每节课都有磨课的过程,形成了浓厚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五是积极承担区级教研活动。我校积极承担区域教研活动与区名师工作室活动,教师获得面向全区上展示课的机会,不仅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还充分发挥了各教研组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外出听课活动,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学校要求听课教师做好听课记载,写好听课反思,在学科组内进行专题交流,形成一人听课、众人受益的积极氛围。

活动效果:通过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共同学习培训,相互讨论研究,取长补短,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和谐教研氛围,使学科组的力量更强大,在三年内赢得了七个区级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我们善于合作,集思广益,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扬长避短,使每位教师的文化、业务素养得到提高,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面向外校,抓“教育同行”活动,增强学校发展的外驱力

学校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因此,对内,我们根据校情,狠抓管理,猛修师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外,我们努力学习、借鉴优秀学校成熟的管理经验,以缩短差距。我校与蔡甸区第二小学、汉口辅仁小学(原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建立了教育伙伴关系,并通过以“教育同行”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实现了校校之间的互动。

指导思想:跟上城市化步伐,均衡城乡教育发展。

活动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规范、科学、稳步、和谐发展。

主要举措:开展“教育同行”系列活动。

重点做法:一是与汉口辅仁小学共建交流活动。汉口辅仁小学校长、书记带领学校优秀教师来到我校,与我校管理人员交流了学校文化建设及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策略,展示了两节全国参赛的优质课,为我校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该校享有湖北省十佳班主任、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称号的余桂霞老师则和班主任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管理班级的智慧,让我们收获颇丰。二是与蔡甸区二小开展“手拉手”活动。每学期两校各部门的负责人都会共同分析各自的优劣势,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到学生的行为差异,从学校文化建设到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借鉴学习他校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会针对我校校情量体裁衣,以拓宽学校今后的发展道路。

活动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同行活动,实现了校校之间的互动,为我校的管理与文化建设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形成促进我校发展的外驱力。后期我们将持续开展系列共建交流活动,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育同行,驱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面向家长、社会,抓大型活动,提升学校发展的影响力

指导思想:树形象、显特色、提品位。

活动目标: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操场“出彩”,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主要举措:活动主题鲜明,安排有序,团结协作,开放校园。

重点做法:一是每学期一次开学典礼、一次散学典礼,均以操场为主阵地,欢迎家长参加。开学典礼以回顾、展示、愿景三大板块为主;散学典礼以表彰、总结、希望三大板块为主,营造正面、积极的文化教育氛围。二是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年一次教学开放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从而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是组织好每年的“六·一”汇演,使其成为我校第二课堂教学成果的汇报和我校艺体特色的精彩展示。四是趣味运动会以“趣”为主题设计项目,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是一场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大检阅。五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将浸润国学经典作为德行教育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注意落实每天的诵读成效,还专门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暨诵读比赛活动。活动以班为单位,以经典古诗文为诵读内容,以多样的表演形式加以展示,孩子们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促进了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活动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同时师生积极参与活动,也对其学习、做人、做事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开展的每次活动多以操场为主要展示阵地,有活动方案,有领导小组,有过程落实,有资料记载,全部对家长、对社会开放。

活动效果:在这些活动的筹备与开展中,师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各参赛班级的行为习惯、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的大检阅,更是恒大绿洲小学师生阳光、健康、快乐的文化风采的突出展现;不仅是对我校办学特色的凸显,更是对我校办学成果的自信展示。每次活动的开展,都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都为学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强化了正面影响力,真正做到了“操场出彩”,取得了很不错的社会口碑。

我国有位教育学家提出过一个“泡菜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的萝卜、白菜的味道。学校文化建设就如“泡菜水”,我们要用各项活动作佐料调好这缸“泡菜水”,让师生在里面吸收、消化。我们通过活动,将学校的内驱力与外驱力结合起来,强化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活动正面的影响力,全面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我校非常注意处理好德育、教学与各项活动的关系,把活动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在努力做到让各项活动扎实而出彩的同时着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责任编辑廖林

猜你喜欢

教研师生素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