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对儿童告状行为的回应及影响的研究

2016-05-12张莉萍赵媛媛

教师·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响

张莉萍++赵媛媛

摘要:告状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性发展的表现,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同。研究发现,教师采用的回应方式有:应付敷衍幼儿、能积极处理但效果甚微、以成人态度直接干涉且情绪烦躁、对前来告状的幼儿均给予表扬、正确利用告状契机积极引导,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儿童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告状行为;教师的回应;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36-02收稿日期:2016-02-16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2015B-114);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项目(GS〔2015〕GHB097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莉萍(1979—),女,陇东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的告状行为源于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不成熟,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种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这种行为并不只是代表教师对于事件的处理,它同时对幼儿和教师两方面都会有影响,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契机和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机会,对幼儿而言这更是掌握交往技巧的机会。告状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幼儿社会性发展向前迈进的一步,有效地处理告状事件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

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与家庭教养方式、幼儿自身因素、教师教育方式和幼儿园环境密切相关。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放任式和溺爱式家庭的幼儿会有更多的告状行为。同时,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也对幼儿有较大影响,由父母自己带的幼儿一般情况下告状行为少于由爷爷奶奶带的幼儿。在观察研究中,性格活泼开朗、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比那些内向、不爱表达交流的幼儿告状行为出现得更为频繁;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观察发现,相同年龄阶段的男幼儿告状行为要多于女幼儿;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幼儿告状行为表现突出。 [2]另外,独立性强的幼儿的告状次数比独立性弱的幼儿的告状次数少,独立性强的幼儿可以较好地处理同伴关系。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在课堂和游戏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同时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要过易或过难,让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幼儿就会专注于活动而减少告状行为;反之则告状行为较多。

一、幼儿教师对告状行为的回应及影响1积极回应型

调查发现,有67%的教师反映经常应对幼儿的告状,显示教师应对幼儿行为的频率较高,但对于应对幼儿告状前后,班上幼儿告状频率的变化,288%的教师认为没有变化,118%的教师甚至认为比以前有了些增加,可见即使教师积极应对告状事件可效果不明显,幼儿告状的频率并没有减少。[3]

【案例1】张XX是我们班公认的“调皮大王”,他经常会破坏游戏规则,上课时也使他旁边的小朋友不能好好听课,经常会收到小朋友对他的“状子”。这天上美工课,上课内容是“用橡皮泥粘贴海底世界”,小朋友们从没尝试过这一玩法,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拿出橡皮泥开始创作。过了一会,张XX右边的孔XX说:“张XX用橡皮泥打我。”老师把张XX叫着站了起来。一会儿,刘X又说,“老师,张XX他不好好站着总是拉我的衣服。”

观察发现,别的小朋友到老师跟前投张XX状子的最多,针对他的行为,要想减少其他小朋友的状子必须先让他注意力集中,所以可以训练静坐,第一次从5分钟开始,慢慢延长时间,表现好时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可以减少告状率,然后当他表现更好时在全班面前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具备了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判断能力,有些简单的事件可以让幼儿自己解决,培养基本的交往技能。

2应付敷衍型

【案例2】下午游戏活动时间,幼儿教师组织孩子玩搭积木的游戏,每位幼儿领到自己的玩具后开始活动了,十分钟后一位名叫江江的幼儿跑过来说:“老师,康康抢我的积木。”教师甲看了一下江江说:“哦,老师知道了,你先去玩吧。”江江发现老师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又有几个幼儿跑过来告状,教师甲仍然只是敷衍地回答了一下,三十分钟后两名幼儿因争抢玩具打伤了其中一名幼儿。

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幼儿园班级人数过多,跟班教师少,同时教室可用面积小、玩具少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彼此之间交往时发生碰撞、争抢玩具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幼儿告状频率就会增加。在幼儿园中,教师每天不仅要组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到每个幼儿细微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如厕、盥洗、一日三餐等,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每位幼儿的安全,各种活动已使教师筋疲力尽,当幼儿向教师告状时他们根本来不及处理事件,所以大都会采取应付敷衍的做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幼儿的告状并没有采取措施只是说了句“我知道了”,告状的幼儿希望通过老师惩罚那些违背规则的幼儿并最终维护自己的权益,当发现老师只是敷衍地回答了一下时,他们也会模仿其他幼儿去抢玩具,这样更多的争抢玩具的现象就会出现。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教师经常采用这种应付敷衍的做法有可能使有的幼儿在争抢玩具时受伤,长此以往幼儿将没有纪律性,也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3直接干涉型

【案例3】还有十分钟就要开饭了,孩子们开始洗手准备用餐,端到饭后大家开始用餐,过了一会,洋洋对老师说:“老师,赵XX把汤洒到地上了。”听到告状声,老师不耐烦地说:“吃自己的饭,别管那么多!”“赵XX你怎么这么笨,等会自己把地上打扫了!”

在幼儿园里,当发生冲突时,幼儿希望通过第三方力量来解决,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学工作人员,在幼儿发生矛盾时还是一位“法官”,对告状双方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的处理会得到幼儿双方的认同。观察发现,教师应对告状时带有明显的厌恶甚至恼怒的情绪情感,他们或许会训斥幼儿,或许会置之不理。[4]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教师而言或许只是鸡毛蒜皮的一件小事,但幼儿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这些小事对他们而言却是一次认识世界的机会。老师没有问原因就认为赵XX是个笨小孩,这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他把汤洒了是不对,但不能根据这就定义其为笨小孩,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教师不要一味地否定所有。

4积极引导型

【案例4】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听到小亮响亮的告状声:“老师,豆豆没有认真听,他在低头玩自己的。”本来小朋友注意力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好不容易都在听课的小朋友一下子被小亮的声音吸引过去了,再也没有听课的心思了,都转过去看小亮和豆豆了。老师突然想到一个办法,问小亮:“小亮,豆豆不听课,自己玩自己的,你除了告诉老师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小亮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一会儿,其他小朋友说:“你可以提醒一下他”“可以用手碰一下他”“还可以悄悄告诉他要注意听讲”,一下子孩子们说出了好多的办法。

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应正确看待幼儿告状行为,抓住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培养幼儿处理基本问题的能力和交际交往技能,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是非观和规则意识,引导幼儿改变以前的一味依赖老师的方法,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这对开拓幼儿的知识、启发他们的心智都大有益处,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思考与建议 幼儿告状行为发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幼儿园教师需要尽可能分析其原因,根据原因积极分析应对告状事件。

1加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发现,幼儿告状大多由于空间资源和游戏材料严重不足导致的,所以,加强幼儿园面积、户外活动设施、教室的布局等在内的硬件建设是极为必要的。例如,户外游戏环境中利用攀爬架、滑滑梯等已有的大型设备并开发出沙池共同组成运动器械区;同时利用幼儿爱攀爬的特点,在草坪上设计轮胎爬墙、软索爬墙等;还可以利用园内空地开发出种植养殖区,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在设计室内环境时,可以分别设计美工区、表演区、角色表演区等,利用废旧材料动手制作玩教具,但同时也要注意更新和爱护。

2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访谈时了解到该幼儿园只有两名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其他教师均未了解过学前教育专业,也从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他们对这个行业不知道该如何从事,生活常规中也只是消磨时间,在面对幼儿的告状事件时大多数表现出烦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树立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学习;③园所内举行讲课、专业比赛,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④到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包括教学理念、环境布置、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取长补短;⑤了解男女幼儿性别差异,知道男幼儿好动的年龄特征,正确对待男幼儿的告状行为。

3消除厌烦情绪,引导幼儿交往

由于情绪行为的影响,教师切忌因工作繁重产生厌烦情绪,采取应付敷衍或者直接简单粗暴干预,这样甚至会增加幼儿告状的频率,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还会伤害了幼儿的心灵。相反,教师应将告状作为教育的机会,用目光、表情等非语言行为表达对告状者的关切,认真倾听,切忌边听边评判,通过倾听敏锐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将这个“皮球”拋还给幼儿,让幼儿学会分析矛盾并处理问题。同时幼儿教师也可根据身边具有代表性的争抢、碰撞事件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交往方法,平时多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性用语。

参考文献:

〖1〗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0.

〖2〗赵旭曼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J〗教育导刊,2011,(12):30.

〖3〗张亭亭,胥兴春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分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7):9.

〖4〗杨翠美4—7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