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只是情怀

2016-05-11张豪夫

摄影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感光度取景器视差

张豪夫

在众多宝丽来粉丝哀叹富士FP-100C相纸停产,风琴机使命即将终结的同时,富士这家拥有骄傲影像历史的厂商,却从未停止过对情怀的追求和将之与尖端科技相结合的尝试。正是在这种追求与尝试下,我们才得以见到分为多个系列的富士X数码相机。而在所有的X系列相机中,采用光电混合取景器的X100和X-Pro系列最具代表性。十分幸运,我在富士新一代旗舰机X-Pro2发布仅数天的时候,就拿到并体验了这台耗费了富士数年心血的相机。

与旗舰级定位相匹配的优异画质

任何一台相机,无论主打操控、情怀,还是其它,其画质水准一定是要优先考虑的。X-Pro2采用全新的2430万像素X-Trans CMOS III APS-C传感器,最高感光度也提升至ISO 12800(可拓展至 ISO 51200),均已达到富士X系列相机的最高水准,在实际试用中我也体会到了它的精细画质。

图01是一张使用极端参数在街头抓拍的照片,可以看出,开启X-Pro2独有的Acros黑白胶片模拟模式,即使感光度已达到标准范围内最高的ISO 12800,画质也没有任何不能接受之处,孩子衣物的细节和皮肤的质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适当的颗粒则恰到好处地增加了照片的“胶片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富士引以为傲的“胶片色”。作为老牌胶片生产商,富士拥有80余年的胶片研发历史,在颜色上拥有独到的见解,多种各具特色的机内胶片预设也正是富士X系列相机的一大卖点。此次X-Pro2除了保留了X100T时发布的Classic Chrome预设,还首次加入了富士当家黑白胶片Acros的模拟预设。这些预设对摄影师创造力的提升,是很难用分辨率等硬性参数来衡量的。

更快速的对焦,更专业的操控

作为一款将“Pro”这个词加入型号名的专业机型,除了画质,用户对X-Pro2需求更多,如快速精准的对焦、专业便捷的操控。

事实上,尽管倍受期待,但X-Pro2的前代机型X-Pro1发布后,大家是稍有失望的,其原因主要是X-Pro1自动对焦能力与用户期待值较远。虽然富士在后来推出固件对X-Pro1的自动对焦性能进行了升级,但终究还是没能让大部分用户满意。

不过自X-Pro2发布后,对焦难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X-Pro2对焦能力大为提升,这是在长达数日的试用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点。

在搭配富士XF 18mm F2镜头时,X-Pro2对焦果断、灵敏、准确,除了会在少数低反差区域产生短暂迟疑,大部分情况下都能瞬间合焦,即使只是与自己擦肩而过的路人,富士X-Pro2也能瞬间准确合焦,捕捉精彩瞬间。

除了优秀的对焦性能外,便捷快速的操控对摄影师而言同样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台相机的机身设计。实际使用下来,我认为相比于前代机型,X-Pro2的机身设计共有3大主要亮点:仿古式机械感光度转盘(图03左)、显示屏旁的八方向对焦点选择拨杆(图03中)和位于相机前侧快门键下方的控制拨轮(图03右)。其中机械感光度转盘结合富士XF镜头的手动光圈环能直观地为拍摄中的摄影师提供参数信息,作用类似于单反相机的肩屏;新增的对焦点选择拨杆、前置拨轮则能有效提高拍摄时的操控效率,熟练使用后更是能让摄影师进行“盲操作”,对于画面转瞬即逝的街头摄影而言,这一点意义非凡。

黑科技光电混合取景器

在无反相机兴起后,关于光学、电子取景器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没停止过,针对这个问题,富士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将两者结合。不过,自X100、X-Pro1发布后,它们采用的光电混合取景器虽然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却依然有缺陷存在——视差。

作为旁轴取景相机,视差问题可以说不可能避免,在微距拍摄时更是如此。但是经过几年沉淀,富士还是找到了解决方法。除了传统的视差补偿外,X-Pro2和X100T一样,可在光学取景器的右下角开启一小块电子取景器,显示正确合焦位置的100%放大图像;此外,还能在相机菜单中开启对焦视差补偿框,在取景器内显示相机的实际对焦区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近距离拍摄时视差导致的对焦点偏移情况。

情怀是亮点,但亮点不只有情怀

在相机趋同性愈来愈盛的今天,一台相机想要坚持自己的特点已经越发艰难。对X-Pro系列来说,复古和情怀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让人们忽略了光芒之下这台相机作为拍摄工具的优点。通过试用,我感到即使抛去情怀的外衣,X-Pro2依然是一台从画质、对焦到操控都非常出色的专业机型,远非情怀二字这么简单。

猜你喜欢

感光度取景器视差
美海军巴丹号航空母舰上的地面作战监视系统取景器
经久不衰的光学取景器
基于自适应窗的立体相机视差图优化方法研究
李娜摄影作品
如何用好自动感光度
基于梯度域引导滤波的视差精炼迭代算法
有缩小镜吗?
基于分割树的视差图修复算法研究
立体视差对瞳孔直径影响的研究
数码单反相机取景器的选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