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中考“阅读、文化”主题试题演练

2016-05-11陈暄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文房四宝古籍示例

陈暄和

备考热词:全民阅读 文物保护 读书调查 文化传承

1.语言运用:请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1)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 ,我 ;读 ,我 。

(2)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 , ; , , 。

2.综合性学习:走近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

(1)“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必备文具的统称。四宝中以湖州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徽州为名墨产地,宣城产的宣纸最佳,肇庆的端砚则是砚中精品。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以上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房四宝”?

(2)古砚多雕刻图案,以示主人的品位。请你从以下两款中选择一款,从图案表达的内涵的角度,说说你的理解。

A.花之君子

B.龙行天下

(3)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笔墨纸砚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房四宝迟早要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也有人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得到更好的传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进古籍 传承文化。

材料一:我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发,发现了低沸点溶剂法,从而提取抗疟疾有效药物青蒿素。

材料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从中国的《易经》中得到启发,惊奇地发现《易经》64卦排列与自己创造的二进制数学相符。他的论文《谈二进制算术》为电子计算机问世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邹伯奇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用木箱、玻璃制成中国第一部相机,《梦溪笔谈》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小孔成像倒影原理的书籍。

新闻链接:修复师之忧:全国古籍五千多万册,修复师仅三四百人

——2016年2月26日“新华网”

(1)请综合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四:一边是古已有之、杜而不绝的文物被盗;一边是有关方面打击盗贩、堵塞源头的制度配套不健全,这就形成一种现象:大量非法出土的文物不在国家管控的范围内,隐没于缺乏保护手段的民间、法外的灰色地带。 (《中国艺术报》)

材料五:有的专家就建议制定《文物流通法》,让掩藏于民间的文物浮出水面,盘点家产,疏通脉络,借助公开、合法、透明的渠道,阻止文物外流,同时使保护能有效抵达。 (《谁在拍卖中国》)

(2)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我国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哪些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请探究遏制文物流失的途径有哪些。

(4)在2016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百大项目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名列其中。请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两点合理化建议,并为该计划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全民阅读 书香社会。

【新闻选粹】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6年3月1日,李克强表示希望全民阅读能够成为一种氛围,无处不在。3月5日,李克强再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网友评论】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权威研究】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后代的智力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认字的阅读完全不一样。

【媒体观点】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拱手相让的?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 (“环球网”)

(1)提取【新闻选粹】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

(2)根据【网友评论】,概述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什么意义。

(3)【权威研究】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4)根据【媒体观点】,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1)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 (2)示例:美在戏曲 生旦净丑 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 诗词曲赋 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 点横撇捺 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 亭台轩榭 尽显精巧布局。

2.(1)“文房四宝”的定义、“文房四宝”的上品产地。 (2)示例:A.砚台雕刻莲花,暗示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操。 B.砚台雕刻矫健遨游的龙,暗示主人登临高峰、傲视群雄的人生抱负。 (3)示例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纸上写字、尤其是写毛笔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连春联大都是印制的,所以文房四宝淡出我们的生活、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是迟早的事。 示例2: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小学和社会对汉字、毛笔字的推广普及,文房四宝永远会留在我们身边。

3.(1)中国传统古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但不少古籍亟待抢救性保护。 (2)文物被盗古已有之、杜而不绝;有关法律制度配套不健全;大量非法出土的文物流失。 (3)打击非法盗贩,堵塞源头;盘点家产,疏通脉络;建立和完善流失文物回归机制。 (4)建议:培养专业的古籍修复师队伍;加大宣传古籍保护力度。 标语:保护中华古籍,永续文明薪火。

4.(1)李克强代表政府多次倡导全民阅读,文化创新。 (2)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读书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3)我赞同这种观点。数字阅读让人们缺少阅读的耐心。而深入阅读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刻苦练习。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需要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若深入阅读消失,势必会影响人类阅读此类作品的积极性,阅读人群的消失,也势必会影响这类文学类型的传承。 (4)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提高电子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文房四宝古籍示例
文房四宝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文房四宝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