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七环节学习法探讨

2016-05-11杨爱华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职

【摘 要】分析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现状,从预习、听讲、标注、堂练、背诵、课后练、复习七个环节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实施七环节学习法,阐述实施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职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七环节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13-03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会计从业人员。凡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熟知并遵守的法律规范与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会计上岗证以及胜任会计工作必须学好的课程。本文探讨在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应用七环节学习法,以满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涉及面广,涵盖会计、法律、金融、税收等多方面知识;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内容枯燥,多数是法律条文;该课程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题目多变,要求精准记忆,理解到位。

当前,中职学生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信心不足、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差的问题,同时会计专业中职生学习目标比较单一,就是“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以他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的三门课程。

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难度与学生学习障碍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进行教学改进。

二、七环节学习法的特点

七环节学习法包括预习、听讲、标注、堂练、背诵、课后练、复习七个学习环节,其具有以下特点:

1.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根据第一个记忆周期为5分钟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堂练来巩固记忆。

根据第二个记忆周期为30分钟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课后背诵,减少42%遗忘,保持记忆。

根据第三个记忆周期为12小时、第四个记忆周期为1天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减少66%遗忘,保持记忆。

根据第五个记忆周期为2天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课前背诵,减少72%遗忘,保持记忆。

根据第六个记忆周期为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为7天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每节结束的复习,减少75%遗忘,保持记忆。

根据第八个记忆周期为15天的规律,七环节学习法通过每章结束的复习,减少79%遗忘,获得长久记忆。

2.七环节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七环节学习法的预习、听讲、标注、堂练、背诵、课后练、复习七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其中课堂讲解也以学生为主,多以设疑与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义,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总结,让学生找出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等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兴趣。

3.实施七环节学习法教师必须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鼓励与监督。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毅力都很差,七环节学习法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与监督。比如预习,如果教师不经常检查,学生就会偷懒,必须在上课前复习前一节内容后就要随机抽查预习的内容,比如提问“这一节要学什么内容”、“这一节什么是重点”、“什么名词不理解”等,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不得不在课前做好预习。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七个环节的学习步骤。

4.堂练是把知识点考题化。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各知识点时学生能听明白,但很快就忘了,或者记得有关知识,但不懂得运用知识来答题。七环节学习法通过给各知识点编配典型例题,让学生在课堂听讲后马上做题,拉近课堂与考证的距离。

5.七环节学习法中的复习是分四阶段的多次复习。七环节学习法中的复习是要求学生进行每次课后复习,每章结束复习,五章结束后总复习,考前复习的四阶段复习。多阶段的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

6.七环节学习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坚持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的七个环节的学习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标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动手能力;通过拓展做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应试能力。

三、七环节学习法的实施

根据七环节学习法中的预习、听讲、标注、堂练、背诵、课后练、复习七个学习环节,本文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一章第一节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1.预习。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找重点,即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这期间有个身份的假设,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老师,老师会怎样出题,把这些找出来,就是重点;第二,找知识盲点,从教学实践看,有些很常见的名词,教师估计不到学生不理解,所以讲解时往往容易忽略。教师在上课时先提问检查,让学生提出预习时不明白的名词与句子,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盲点,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比如,第一章第一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有: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指什么、人大是什么、什么是规范等。

2.听讲。学生必须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精讲,去粗取精,提炼升华,突出考点,并且按照思维规律和内容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比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3个层次,每一层次分别由谁制定,每个层次包含什么,这就是第一章第一节的主要思路,非常清晰。教师的讲解与归纳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并记住各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标注。英国学者Yong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因做笔记的方法改变,利用文字与颜色的技巧合用,大大增加了记忆力。借鉴于此,教会学生用标注的方式在课本做笔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理解的颜色或符号,把预习时、听讲时发现的或复习时发现的重点标注出来,方便后续的复习,记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4.堂练。教师给每一个知识点都编配相应的典型题目,在讲解一个知识点后,由学生先快速做配题,然后教师再讲解。用做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知识点。比如关于会计法律制度的定义配以下例题:

[例题·判断题]会计法律制度,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答案]错误

[解析]因为会计法律制度是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5.背诵。教师组织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前和下节课开始时,把这节(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背诵出来。可采取集体回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这是根据遗忘规律,在学生准备要遗忘时重温一遍,巩固记忆。

6.课后练。分个人作业与集体作业。

个人作业强调的是独立盲做、标注错题、消灭错题。要求学生在不对照书本与标准答案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课后的同步练习,然后对照标准答案,把错题标注出来,便于以后加强复习,要求对每一道错题相应的知识点重新精读,获得正确的认知。目的是完成基本的练习量,以练促学,减少错题,牢固掌握课堂宣讲的知识。

集体作业的关键是拓展做题。分学习小组,要求合作编写个人作业的拓展题,即根据个人作业的题目编出几道变化了的题,举一反三。并在学习组之间开展竞赛,比赛编出拓展题的数量与正确率。比如第一章第一节课后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是( )

A.《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C.《企业会计准则》D.《企业会计制度》

学生从此题拓展出以下题目: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根据《立法法》,( )效力最高。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规范性文件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根据《立法法》,( )效力最低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规范性文件

第三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

A.《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C.《注册会计师法》D.《刑法》

第四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

A.《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第五题:【判断题】《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均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学习小组通过诸如以上的拓展做题,达到了全方位掌握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学习目标。

7.复习。要求学生进行每次课后复习、每章结束后复习、五章结束后总复习、考前复习等四阶段复习。前三个阶段的复习要求将书先读厚再读薄,多次重温每一个知识点,寻找新的问题、新的理解,然后总结归纳,盖上书把重点想出来。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就是把书读薄,牢记精要部分。

四、实施七环节学习法的效果

1.预习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本,初步找出重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通过预习,并将预习的结果反馈给教师,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让教师的讲解更有的放矢。

2.认真听讲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总结重点,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标注课本,突出重点、考点。标注课本使重点、考点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复习与记忆;学生自创标注方法,培养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我摸索学习方法的学习能力。

4.堂练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提高运用知识的答题能力。同学们在听讲后,及时地做题,一是加强了记忆,符合记忆规律的要求;二是及时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提高了答题能力。

5.背诵巩固了记忆,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组织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前与下节课开始时,把这节(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背诵出来。这是在学生即将遗忘时,通过背诵去巩固记忆。而且当学生将重点内容背诵出来后所收获的成就感对学生是一种直接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增强学习的信心。

6.课后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课后练中的个人作业,要求做错题的标记,并找回相关的知识点重新精读,扫除知识盲点,加强理解与记忆;开展集体竞赛,拓展做题,举一反三,起到巩固知识、增加做题量、提高应试的应变能力。

7.多阶段的复习增强了学生记忆。预习、听讲、标注、堂练、背诵、课后练、复习七环节的学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让学生克服了遗忘,牢固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试通过率。

五、实施七环节学习法应注意事项

1.学生认可是实施七环节学习法的基础。七环节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学生认识、接受该方法,感受此方法的好处,坚持按七环节学习法来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才能使此方法产生效果,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该课程的知识,才能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证通过率。

2.教师的引导、鼓励与监督是实施七环节学习法的关键。实施七环节学习法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鼓励与监督。七环节学习法是一个多步骤的学习方法,重复、细致,需要学生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鼓励与监督。

3.持之以恒是实施七环节学习法的保证。在中职学校,尤其需要教师在整个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授课期间持之以恒地引导、鼓励、监督学生实施七环节学习法,才能确保学生学习不松懈,按步骤地将知识印到脑海,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考试中、实际工作中。师生双方的持之以恒是实施七环节学习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广西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3]蒋小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职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3)

[4]暨剑英.论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方法[J].林区教学,2015(1)

【作者简介】杨爱华(1968— ),女,广西梧州人,广西梧州商贸学校教务科副科长,高级讲师。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
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中职升本”升学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中职与自考衔接问题谈中职会计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