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中“2T+P”教学模式的适宜性研究

2016-05-11董银秀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口头书面英语专业

董银秀

【摘 要】分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现状与英语教学方向,阐述基于“3P”+ “3T”模式重组框架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探讨“2T + P”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的适宜性。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课堂 “2T + P”教学模式 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32-03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总则规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实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目标?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来实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面对并亟待革新的问题。本文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现状与英语教学方向

依据实践观察和从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的老师们的反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输出型语言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很大一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难以流畅地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结巴英语”在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方面均有体现。就英语口语能力而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水平呈“橄榄球型”不均衡常态分布:达到侃侃而谈顺畅自然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并与他人进行交际的同学占极小部分;遭遇“有口讲不出”(不知讲什么怎么讲)、“有口不敢讲”(畏惧开口,担心讲不好讲错被老师同学嘲笑,丢面子伤自尊)、“哑巴英语”的同学占极小部分;面临“有口讲不好”(能讲但错误较多、卡壳结巴、表达不畅、条理不清、信息偏少)、“结巴英语”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他们在脱口而出、得心应手、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地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自如使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际等方面存在困难。就英语写作能力来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水平也呈“橄榄球型”常态分布:达到顺畅自然、条理清晰地用英语书面表达自己并与他人进行书面交流的同学占极小部分;遭遇“有话写不出”(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哑巴英语”的同学占极小部分;面临“有话写不好”(能写但错误较多、表达不流畅不规范、条理不清、信息偏少)、“结巴英语”尴尬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他们在下笔成文、得心应手、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地用英语书面表达自己,与他人进行书面交流等方面存在困难。此种境况充分表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能力薄弱;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和实现途径。此种现状若不加改观必会影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关于多学科背景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个人发展,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因此,英语运用能力薄弱的广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亟待英语教师给予方法、策略方面的教导和指引,其英语口语能力、英语写作能力亟须在研究生英语学习中得完善提升。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需以语言输出型实践活动为主要导向,将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转向语言应用,采用实用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略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使其英语口语、英语写作从“结巴”向“畅说”、“畅写”跨越,逐步做到自如使用英语,真正掌握英语这门工具。

二、基于“3P”+“3T”模式重组框架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

(一)“3P”教学模式和3T教学模式。基于交际教学法的活动教学法之基本教学程序为“3P”模式,它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Presentation(展示)、Practice(练习)和 Production(表达)。该模式追求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平衡,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并促使学生参与到有益于语言学习、语言习得、使用语言的活动中来,保证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主张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主张学生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基础上达到一定学习目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张扬学生的主体个性,强调互动式教学和学习,在老师、学生和任务的动态平衡中构建的3T教学模式是其核心。“3T”是Text-reconstruction (语篇重构)、Task-driven(任务驱动)和 Teamwork(小组活动)的简称,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三者紧密结合,在任务驱动下实现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提高教学者的教学效率。

“3P”教学模式和“3T”教学模式是外语、第二语言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优势。但“3P”、“3T”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不同英语课程结合自身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学生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是必要且可行的。

(二)基于“3P”+“3T”模式重组框架下的“2T+P”教学模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历经幼儿园至大学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并顺利通过了高考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及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大多积累了丰富的英语词汇、熟悉掌握了英语基本语法,大脑中储备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他们将丰富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解决他们在英语使用中“说什么、如何说、怎么说好”、“写什么、如何写、怎么写好”的困惑和彷徨。直接采用外语课堂主流教学模式“3P”教学模式和“3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不能满足研究生英语课堂的需要,难以实现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难以帮助他们将英语变成一门能够自如使用的有用工具。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笔者认为将二者整合重组形成的“2T+P”教学模式适宜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推行。“2T+P”教学模式指的是“Tasked-based Teamwork & Presentation(任务驱动型小组任务及课堂展示)”;该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在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课堂展示的过程中使用英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自我提升。

(三)“2T+P”教学模式下小组英语任务的设计。具体如下:

1.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2T+P”教学模式下的小组英语任务可以设计成口语任务,可分为限制性英语口语小组任务和开放式英语口语小组任务。限制性英语口语小组任务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提供“Topic + Outline/Situation/Main points(话题 + 提纲/情景/要点)”,要求学习者据此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要求记录分工情况以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之后进行课堂展示与同堂师生分享学习成果(展示可由小组代表或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可制作PPT课件为课堂展示助力)。开放式英语口语小组任务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只提供“Topic(话题)”,要求学习者就该话题进行讨论自由展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要求记录分工情况以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之后进行课堂展示与同堂师生分享学习成果(展示由有小组代表或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可制作PPT课件为课堂展示助力)。话题的选择可与英语教材内容相关,也可以是时政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和专业内容相结合。推行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模拟交流场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努力向“畅说英语”迈进。

2.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2T+P”教学模式下小组英语任务也可以设计成写作任务,可分为限制性英语写作小组任务和开放式英语写作小组任务。限制性英语写作小组任务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提供“Topic + Outline/Situation/Main points(话题+提纲/ 情景/要点)”,要求学习者据此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要求记录分工情况以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之后进行课堂展示与同堂师生分享学习成果(展示可由小组代表或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开放式英语写作小组任务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只提供“Topic(话题)”,要求学习者就该话题进行讨论自由展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要求记录分工情况以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之后进行课堂展示与同堂师生分享学习成果(展示由有小组代表或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可制作PPT课件为课堂展示助力)。话题的选择可与英语教材内容相关,也可以是时政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和专业内容相结合。推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操练英语写作,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努力向“畅写英语”跨越。

三、“2T+P”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都有助于提高其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先查询博览大量英语电子资料或文献资料,经过阅读、理解,之后甄别、筛选出所需要的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然后内化、吸收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或灵感突发形成新的观点看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小组任务中去形成最终学习成果。

(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的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都有助于提高其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小组成员先要查询博览大量英语电子资料或文献资料,经过阅读、理解、甄别、筛选、内化、吸收之后,经过讨论、思考、撰写、修改、润色之后形成的最终学习成果是小组共同完成的书面作业,这对小组成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的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也有助于提高其英语书面能力。大多数小组在做课堂演示之前往往都会将所要讲解的内容写下来以帮助理清思路、帮助记忆,或在课堂展示时做提示,这种做法和经历也有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三)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课堂展示有助于提高发言者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小组任务完成后在课堂的演示可由小组代表或全体组员共同参与完成,也就是说,可以是1个或2个同学发言演示讲解完全部任务,也可以全体参与每个组员发言演示讲解其中一部分。参与发言者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当众讲英语讲解演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是难得的口语练习机会,有助于提高其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课堂展示环节时讲解者对倾听者进行的提问、老师要求倾听者对小组任务进行讨论、评介等课堂互动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都有助于提高倾听者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各小组在对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进行课堂展示时,其余同学在聆听讲解者的英语解说,他们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得以锻炼提高;小组课堂展示结束之后,老师用英语对其进行的评介,又使所有同学的英语听力得以锻炼。

(五)提高英语翻译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还有助于提高其英语翻译能力。各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先要查询博览大量电子资料或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有英文也有中文;对这些资料的理解、整合以及最终生成小组学习成果的过程必然包含有翻译的成分和行动(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因此,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完成同时锻炼了参与者的英语翻译能力。

(六)提高自如使用英语工具的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过程使其英语读、说、写、听、译能力均能得以锻炼,英语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历练足够有望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程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便能在脱离教材、脱离老师、脱离课堂的情况下自如使用英语为自己的学习、科研、工作、交流等服务,水到渠成地将英语变成一种有用又有效的得力工具,益泽终生。

四、“2T+P”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查询收集整合信息资料的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2T+P”教学模式下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都会以查询信息资料为首要任务。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丰裕是优势,但同时也制造了烦恼。电子信息和文献信息的查询相对容易,但从浩瀚如烟的相关信息中甄别整合出最需要、最重要、最适切的信息资料是件不容易的事。小组集体智慧使得参与者共同分析予以取舍整合重组相关资料最终形成小组学习成果,这种锻炼有助于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查询收集整合信息资料的能力。

(二)培养深入思考形成成果的科研能力。“2T+P”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时需要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构思布局,需要对查询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思考整合选出最适切部分用于完成小组任务,需要对小组任务中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最终生成小组学习成果并通过课堂展示予以讲解。这样一个完整的任务执行过程可以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深入思考形成成果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助于其英语学习,而且有助于其本专业的学习和科研。

(三)培养分工协作和谐共处的交际意识。每个小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2T+P”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过程中,要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任务,明确分工协作执行,最终将各个部分汇总成完整任务。之后要推选小组代表完成课堂演示或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课堂演示。在这样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式学习,能够培养他们分工协作和谐共处的交际意识,对其未来顺利进行科研团队合作、工作交往和社会交往等均有好处。

(四)培养同伴互助、成就共享的团队合作精神。“2T+P”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的过程中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最终生成的小组学习成果是全体小组成员共享的集体成就,通过课堂展示还可以跟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因此,将“2T + P”教学模式推行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有助于培养其同伴互助、成就共享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其未来的科研工作和人际交往都有促进作用。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2T+P”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完成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英语小组任务时大多是脱离教材的,各小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图书馆、资料室等)查询博览信息资料,各小组需要对任务(包括限定式任务和开放式任务)进行分析、思考、布局、完成并讲解。这样一个井然有序分析思考层层推进的执行过程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对其学习、科研、工作、交流等均有裨益。

五、结语

本研究尝试将外语主流教学模式“3P”教学模式和“3T”教学模式重组整合形成适宜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的“2T+P”教学模式,以口头性英语小组任务和书面性小组任务促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并进行课堂演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的主体作用、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帮助他们逐渐做到流畅地“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向“畅说英语”、“畅写英语”跨越和迈进。“2T+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读、说、写、听、译能力并帮助他们将英语变成一种可自如使用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满足其学习深造、科学研究、就业工作、人际往来、国际交流等;有助于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由此可见,本研究所推行的“2T+P”教学模式是适宜于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宗庆.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41

[2]劳诚烈.3T模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猜你喜欢

口头书面英语专业
书面表达之叙事描写类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书面表达
口头表达一点通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参考答案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