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探索

2016-05-11凌丁张业怀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废弃物实验室管理

凌丁 张业怀

【摘 要】分析实验室废弃物直接排放造成的危害,针对当前实验室废弃物存在的情况,提出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 废弃物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95-03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完善规章制度、减少实验室废弃物产生量、规范废弃物安全处理及实验室耗材的日常管理等方面着手,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实践。

一、实验室废弃物直接排放造成的危害

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化学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和药物性废弃物。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和教师科研项目的增加,实验室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各类实验项目产生的废弃物也逐渐增多,不少实验室成了环境污染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污染源。具体表现在:包括细菌与病毒培养物、动物组织及尸体以及棉球、棉签、纱布及一次性医疗注射器等污染性的实验耗材,实验室直接排放这些感染性废弃物具有引发疾病传播危险;随意丢弃医用针头、手术刀片、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瓿等损伤性废弃物,容易导致刺伤或割伤人体;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化学试剂、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洗液及破损的汞温度计等化学性废弃物,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裸露的废弃物是蚊、蝇、蟑螂、老鼠等生物繁殖的良好场所,废弃物中的许多病原微生物能通过这些生物的活动将疾病传播给人类,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当前实验室废弃物存在的情况

(一)品种多样,数量较小,排放不规律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主要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饲料营养等四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课题组统计四个专业的实验室废弃物产生量为:化学性废弃物59.9kg(其中,固体类6.5kg、液体类53.4kg)、感染性废弃物4519.3kg(其中,动物类4227.2kg、非动物类292.1kg)、病理性废弃物1278.5kg、损伤性废弃物432.3kg、药物性废弃物10.9kg。经分析发现,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具有量少、成分多达87样、排放时间不定、不易处理等特点,这些因素给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增加了难度。

(二)实验室废弃物的影响易被忽视

由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类学生人数多,如果平均计算,每个班级、每个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很少,导致多数师生认为废弃物不处理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废弃物常被当作生活垃圾被运走或排入下水道。

(三)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度低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五章第二十六条规定,要求实验室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目前处置废弃物的方式主要是实验结束后,用过的动物及其组织、器官被送到专门的化尸池进行生物热发酵,用过的血清、培养液、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处理,而其他废弃物多数被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混入生活垃圾中。造成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程度低的原因:一是由于废弃物数量不大,排到污水中被稀释,环保部门不容易监测到,导致相关规定对废弃物排放难于起到约束作用。二是由于缺乏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经费或经费有限,而不能或不愿开展实验废弃物安全处理工作。三是由于实验室废弃物种类多、量小,有资质的处置中心担心运输及处置成本高而不愿意代理处置。

三、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的措施

国家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7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将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纳入了环境监督范围,长期被忽视的实验室污染已经引起重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畜牧兽医专业类学生是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系部,在校生年平均有46个班1782名,每年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较其他专业多。为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本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完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的保证。根据国家对医疗废弃物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课题组成员通过调研并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的科研和教学特点,讨论制定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及教学易耗品管理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规定》等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对请购、使用过程的监控,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实践证明,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对开展废弃物安全处置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

(二)落实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责任

制度健全只是实验室安全处置废弃物工作的第一步,有效地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才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而落实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责任是做好安全处理工作的前提。为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工作,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成立了由系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教研室主任和实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系部—教研室—实验室”的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网络。系主要领导、教研室主任、实验室负责人等三方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即系主要领导与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与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实验室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置。

(三)探索实验室废弃物产生量最小化的有效途径

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要从减少产生量的源头抓起,将减量化和无害化作为工作目标。减量化的做法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验设计中,在不影响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微量法、小动物代替大动物等措施,节约化学试剂、动物组织的用量,以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对于能循环使用器物、实验动物及动物组织的尽量做到多个班级、多个实验及多人循环使用;在保障技能训练效果的前提下,多选用无污染的替代品,如用生理盐水替代疫苗供学生进行动物接种技能练习;用无传染性替代传染性菌种或毒种,如微生物实验课的“细菌的涂片和染色”、“细菌的移植和分离”及“小白鼠的接种与剖检”等实验项目,从池塘或空气中分离出所需的细菌作为菌种,对学生和环境没有危害和传染性,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感染性废弃物的产生量。根据统计,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平均每位学生产生的废弃物为0.782kg,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的1.665kg废弃物产生量下降53.03%。无害化的做法是要求实验室将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确保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根据统计,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废弃物获得安全处理的比例为91.58%,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的46.56%相比,提高了45.02%,很好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校园的环保安全。

(四)规范废弃物安全处理的方法

1.分类收集及存放废弃物。使用专门容器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并在专门地点集中存放。

2.分类处理废弃物。对于棉球、纱布、牙签、胶布、塑料袋、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等一般性、感染性耗材废弃物,要即时使用特制的内衬防渗的医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塑料桶收集,定期灭菌后,定期统一处理;对于可以循环利用的感染性器物则要及时用过氧乙酸消毒处理后集中回收;对于载玻片、玻璃瓶、试管、平皿、安瓿、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片等损伤性废弃物要分别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定期灭菌后统一处理;对于病猪、病鸡、病鸭、小白鼠、鸡胚等实验动物及其组织器官的病理性废弃物,禁止随意丢弃,要按要求消毒后倒入发酵池进行生物热发酵;对于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用过的培养液、培养基,及时经高压灭菌处理后再排放入下水道;对于实验中产生的废酸、废碱要集中收集,统一存放,定期中和处理达PH值6-9后倒入下水道;不能自行处理的危险的残余试剂及分析残液、洗液及少量过期、淘汰、变质、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分类放入密闭容器内贮存,粘贴上显著标签分类收集,集中暂存,定期交由具有危害物处理资质的公司(部门)进行处置。通过分类、规范处理,从而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规范实验室耗材的日常管理

从加强试剂保管、物品请购、改进实验方法等方面入手规范实验耗材的管理。将试剂按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毒性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分类分区存放管理,并对易燃、易爆、剧毒、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麻醉品等危险品设专室专柜储存,双人双锁妥善保管,实验人员领用时必须作好详细领用登记。实验室物品的请购、验收建立电子档案,随时可查询其使用及购买的数量情况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实验老师在每学期上实训课之前,根据节约、环保及满足实验要求的原则下,预先计算好实验耗材的用量,以减少废弃物生成量。

(六)降低废弃物安全处理经费

实验室废弃物产生量相对于企业的少,但种类多,如果全部交给危险废弃物处理企业处理,处理费用大。采取分类收集,能自行安全处理的尽量自行处理,是减少处理费用及处理难度关键环节,如有感染性的微生物培养基、菌种、一次性注射器及时将金属针头及塑料针筒分别收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后,将针头交给具有不同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所能处理,其他的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因此,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实现废弃物分类收集,既能降低污染环境的风险,又能减少混进生活垃圾后的处理难度,从而减少废弃物处理费用支出。

(七)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意识教育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环保教育也是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生的行为往往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为此,系(部)每学期举办1场报告会,对师生进行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每学期开展1期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班;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学生进行实验废弃物收集、保存及处理等指导工作;将实验废弃物安全处理纳入学生平时成绩、技能成绩的考核范围,并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这些措施,提高了实验教学人员处理废弃物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将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辐射到整个社会。 (

四、结语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畜牧兽医专业类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为突破口,采取各种有效处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要全校师生的提高认识,进一步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彻底杜绝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谷庆云,冯贤,郭少杰.医疗废物对环境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10)

[2]刘雪凌,张培兰.浅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处理[J].化学通报,2012(75)

[3]张东方,许可,陈松泉,等.高校实验室废弃物排放与管理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01)

[4]汤小蕾,俞松林.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3)

[5]黄桂琴.浅谈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

[6]袁德奎,王元国,金灵通.职业院校专业实验室常见污染与控制途经[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猜你喜欢

废弃物实验室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