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备课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6-05-09孙凤荣

成才之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备课创新改革

孙凤荣

摘 要: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在备课方面进行创新,要从把握教材、确定教法、了解学生、反复试讲、选备教具等几个方面认认真真地抓起。

关键词:数学;改革;教学;创新;备课

中图分类号:G420;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32-01

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堂外的备课,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从创新备课抓起。

一、要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单纯地将教学内容作解释、梳理、安排、写出教案。更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明确所授内容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解概念和原理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的含义,要明确为何要这样写、概念和原理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步骤是什么、书中例题解题的思路方法是怎样的、是否唯一、是否最佳、让学生做哪些练习等等,在备课时都要认真考虑。应强调的是,备课时不应只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反复通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及它们在教材中与以后知识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对全册教材有个全面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安排教材打好基础。

二、要确定教法

在备课中,教法是上好课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用提问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教学方法,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提问的形式上,未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不能将关键内容融入提问中,为提问而提问,信口提问,自问自答,没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或问法千篇一律,学生没有兴趣,这种提问只能浪费时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教师所写的教案中只写所教的知识,看不出怎样教,怎样让学生去活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备课时没有对教学方法做充分的、全面的准备,没有把备教法当作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把启发式教学贯穿于其中,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脱离了这个原则,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奏效。我们所采取的方法,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使成绩好的学生听课也不感到轻松,让他们有新问题去思考;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能消化。

三、要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同一节课,由于学校环境、条件、生源的不同,其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能相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在备课时必须备学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全面考虑。如学生接受新知识时,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学生可能遗忘,新知识中哪些学生最难理解,应选择什么教具、实例、方法来加以强调等等。否则,就会出现“冷场”现象,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要了解学生,可通过以下途径:从原任课老师、班主任、同学处了解;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了解;通过课堂练习、批改作业了解;通过课外座谈、课外辅导了解;通过家长了解等等。

四、要反复试讲

教案是书面语,教师在课堂上用的是口语,如果认为把握了教材,确定了教法,了解了学生,又写了教案,就完成了备课的全过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因为还有一个环节没有去做,这就是反复试讲,把教案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最后做到准确无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清晰洪亮。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只要讲课就要认真备讲授,缺少了这个环节,教学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五、要选备教具

运用教具教学是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运用教具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措施。灵活运用教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时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束语

如何备好课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永恒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谈教学就必须谈备课,只谈课堂教学改革而不谈备课创新,是背离教学改革方向的空谈,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切切实实地重视备课,认认真真地从创新备课抓起,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铁军.现代校长培训:理念·操作·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中一.教师口语表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陈留庚.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8(21).

[4]叶永青.教学创新从备课开始[J].卫生职业教育,2007(09).

猜你喜欢

备课创新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