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研究

2016-05-09刘利华

成才之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感恩高校

刘利华

摘 要: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学校领导不重视、教育人员不专业、教育内容太简单。在此基础上主要提出如下对策:加强领导重视、加强教育培训、丰富教育内容。在具体的助后教育内容方面,着重提出要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节俭教育。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感恩;节俭

中图分类号:G645;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18-0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成本的逐年上升,大学生群体中的贫困生数量也在日益增加。研究发现,虽然高校对贫困生实施了必要资助,但资助之后却很少有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助后教育,甚至有的高校根本不对接受资助的大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教育。这种问题的存在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是极为不利的,应不断加强对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领导不重视。个别高校领导仅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予以重视,却并不重视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这似乎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领导的不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的工作未有效开展或不开展也就显得见怪不怪了。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应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健全高校教育体系,对贫困生实施助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教育人员不专业。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助后教育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和任务,但部分高校的助后教育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也不具备专业素养,从而造成助后教育质量的低下。据了解,很多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人员均未经过专业培训便草草上岗,学校也未对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人员的具体工作实施科学考核,由此造成很多助后教育人员的助后教育质量并不高。

(3)教育内容太简单。部分高校对被资助大学生的助后教育内容过于简单,仅进行一些常规性教育,教育内容较为笼统、宽泛,无针对性。这样的教育内容安排对于提高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质量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为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质量,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助后教育内容,让助后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

二、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质量的对策

(1)加强领导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重视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方能充分引起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提高助后教育的质量。学校领导应定期对贫困生资助情况予以关注,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学校贫困生资助及助后教育的具体情况,应对负责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人员的助后教育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具体可以用制定制度的形式实施,制度中应对如何实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如具体的教育课时,具体的教育地点,具体的教育方法等。有了该项制度之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一定会得到有条不紊的实施。

(2)加强教育培训。目前,很多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质量。为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质量,必须提高助后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具体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的方式实施。如加强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人员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高校对本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高校可从外校聘请助后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资深人士来校,对本校的助后教育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也可以让本校的资深助后教育骨干人员负责校本培训工作。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派部分助后教育工作人员到外校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本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有效提高本校的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质量。

(3)丰富教育内容。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后教育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应针对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实施助后教育,具体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励志教育。部分贫困生接受学校贫困资助后,往往会存在一种懈怠心理。如部分贫困生认为贫穷没有关系,反正会受到学校的资助。这种心理懈怠对于他们的健全人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提高助后教育质量,高校在对贫困生实施助后教育时必须加强励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列举相关案例,让贫困生在无形中接受励志教育。如可以举出这样的案例:某贫困生接受学校的贫困资助后,并未将这部分资金闲置起来,它利用这部分资金做起小生意。周末时去小商品市场进货,然后将商品卖给有需要的同学。慢慢地他手头的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多,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小富翁,此后他再也不需要接受学校的贫困资助,甚至还经常会资助一些贫困生。通过这样的案例举隅,贫困生从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启发。二是诚信教育。部分贫困生事实上根本不是贫困生,他们利用学校的贫困生评定机制漏洞获取了学校的贫困补助资金。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做法是有违诚信的。据了解,在目前获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大学生当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为增加教育公平,让更多真正贫穷的大学生能够接受学校的贫困资助,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中对其实施诚信教育也是极为必要的。在具体的诚信教育当中,教育者可以列举很多非贫困生接受学校贫困资助的现实,再对真正贫困生的真实境遇进行呈现。然后,对非贫困生接受学校贫困资助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批判。这样的教育做法虽然过于尖锐,但却可以有效触动部分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诚信做法可能给真正贫困大学生带来的伤害,从而引导这部分非贫困生让出自身已获得的贫困资助资金,或在下一次申请学校贫困补助时自动退出。三是感恩教育。部分贫困生接受学校的贫困资助之后,在内心深处并无任何感恩意识,他们认为接受学校的贫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并不需要对任何人进行感恩。部分贫困生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存在这种不良心理。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中必须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为更好地对高校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在对其进行助后教育时,教育者可将贫困资助资金的来源向贫困生进行说明,让大学生明白贫困生资助资金不仅来源于国家的行政拨款,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捐助。为增强感染色彩,此时还可以适当用多媒体播放部分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进行捐款的画面,让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受到更加直观的视觉刺激,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帮助其逐步建立起感恩意识。拥有感恩意识之后,贫困生方能更加珍惜获得的每一分资助,方能以更加客观的心态看待高校贫困生资助这一善举。进而将感恩的种子不断扩散,撒向全社会。四是节俭教育。部分贫困生接受高校的贫困资助后,并未将得之不易的资助资金合理地用于生活和学习当中,反之则大肆浪费,将贫困补助资金用于攀比和超前消费当中。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贫困生的享乐主义思想造成的。为让高校贫困资助资金有效运用于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助后教育中必须对接受贫困资助的贫困生实施节俭教育。节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求贫困生珍惜获得的每一分资助,并将资助资金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有效满足自身的学业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发现,很多贫困生在接受学校贫困补助之后,由于浪费无度,很快便将补助花完,由此再度陷入贫困。在助后教育中实施节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如何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第二,与贫困生一起制订节俭计划,让每一分资金得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功效。第三,展开节俭大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思维的火花碰撞,进而不断提高贫困生的节俭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提出相应对策予以有效应对,不断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质量。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研究课题,在具体的助后教育过程当中,除了上述几点问题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更多的相关人士参与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工作的研究中来,不断提高贫困生助后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建美,邹海贵.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道德风险与道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2]张妍,齐兰芬.张敬茹.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现状调查——基于大学生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3).

[3]刘正荣.高校受助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5).

[4]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感恩高校
宽容 守信 感恩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