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兰西帝国的交响

2016-05-09陈文斌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凯旋门烈士墓英雄主义

陈文斌

凯旋门雄踞在巴黎市中心,是由历史上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兴建的。它仿照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简洁宏大,壮阔恢弘,高昂着浓烈的拿破仑时代的英雄主义气概,成为法国的标志性建筑。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斗争,资产阶级终于在19世纪占据了西方政治舞台的中心。他们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要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理想来重新规划整个世界。与这种时代气氛相应,也要创造一种与封建王权时代截然不同的建筑艺术。

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经过18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洗礼,原来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柔靡繁缛、阴柔细腻的风格,已经不符合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呼唤着一种庄严朴实、大气磅礴的,张扬着浓烈英雄主义的建筑风格。凯旋门是古罗马时代建造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在巴黎的凯旋门并非仅此一座,在法国的许多城市也都建有凯旋门,它寄托了法国人的骄傲与梦想,巴黎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但拿破仑本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凯旋门的落成。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被反法联军打败,并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凯旋门的工程也终止了,直到波旁王朝覆灭后才又重新复工。这中间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终于在1836年建成。虽然当初倡建它的英雄陷入了穷途末路,凯旋门的名字也由原来的“雄狮凯旋门”改为“明星广场凯旋门”,但凯旋门一直高高耸立在巴黎市中心,并寄托了法国人更为高远的骄傲和梦想。

1920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这座宏伟的凯旋门下又修建了一座“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在这次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他代表了整个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墓是平的,地上嵌着红色的墓碑,上面写着:“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在烈士墓前有一盏长明灯,终年不灭,每天晚上都会准时举行一项拨旺火焰的仪式。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此献花悼念死难的将士。这为凯旋门又增添了一种悲壮的豪情。

在每年的7月14日,也就是法国欢度的国庆日,在任的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和欢乐的市民一起庆祝节日。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会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作为自己卸任的纪念。而凯旋门最为奇特之处,据说是每当拿破仑周年忌日的黄昏,从香榭丽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门圈里,似乎在追念这位戎马倥偬、风云一生的传奇英雄。

(选自《品读世界建筑史》,有删改)

猜你喜欢

凯旋门烈士墓英雄主义
冠云峰、凯旋门
浑身雪白的士兵
“请放心……”——写在2019年清明烈士墓前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杨绍栋烈士墓已修葺一新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不要让烈士墓继续荒草萋萋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