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之“门”为创新者洞开

2016-05-06曹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自由手法命题

曹津源

【总体呈现】

2015年话题作文命题多以选题中的一个选项出现,虽然所占比例很少,但多地命题者坚持进行改进和探索,力求命题精致而有创意。

一、指向“励志”,传达正能量

例如辽宁鞍山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论述,并赞美“巍巍中华,良好家风一脉相承,烛照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要求以“家风”为话题作文,具有“励志”色彩。

二、触摸热点,体现时代感

例如山东营口题以热词“底线”为话题,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贵州黔南州题以“珍惜”为话题,在抨击冷漠浮夸和拜金主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唱响了主旋律。

三、回归课堂,内涵生活化

例如四川遂宁题以“风景”为话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古往今来,文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风景:早莺新燕的蓬勃生机,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蹒跚父亲的深情背影,福楼拜家的欢声笑语;镰刀头羊的坚定步伐,愚公移山的刚毅执着;桃花源里的怡然自乐,大同社会的诚信和睦……”考生置身于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谁不想为“眼里、心中的风景”吟唱赞歌呢?

四、虚实结合,富有哲理性

例如贵州安顺题“留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命题者要求考生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在“留下”与没有“留下”的转化方面进行辩证分析和“深深思考”,体现哲思意味。

五、引用名句,弥漫人文性

例如广东梅州题:“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朋友的正直与直率,朋友的理解与宽容,朋友的博学与多识,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益友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当倍加珍惜。”命题者由孔子的话引出话题的人生价值,用语贴切温馨,让读者在回眸、享受“益友”的人文关怀下欣然动笔。

六、做大“舞台”,追求新颖性

例如辽宁锦州题以“交流”为话题作文、湖北十堰题以“新”为话题作文都只有一句话,没有导语,没有更多的要求,两地考生只要分别围绕“交流”“新”进行构思即可。

【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概念,“准”中出新

从导语中得到启示;与近义词进行“异同”比较;由表面意义进入比喻、象征等深层含义。例如福建厦门题:“品”字从造字来说,由三个“口”组成,便是告诉人们,品尝、品味……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品评事态是一种情怀……以“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考生审题至少须准确把握三点:1.用“口”的“品”本属于味觉,是“舌尖上”的感觉,此处却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扩大外延,实行了感觉转移——指内心的“感悟”与体验,使之可用于表达内心世界,山水草木、名人名著、科技万象、身边百姓等都可以成为“品”的对象;2.这样的“品”不是一般的看、听、想,而是一种“品心”,是对真善美由外到内的“发现”,必须远离无病呻吟和虚构臆造,力求做到“心心相印”“美美与共”;3.导语由实到虚,说“虚”时只说了“品评事态是一种情怀”,后面用了省略号,这就暗示属于“虚”的“品”应是多样化的,考生应该创新思维,亮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品”。由此可见,平时训练话题作文,应以“透过表面进入深层,准确把握话题内涵指向”为重点。

二、拓宽取材视野,“特”中出新

考生要善于发挥话题作文自由度大这一长处,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中弃同求特,求异求新。例如辽宁锦州有位考生写“交流”话题,避开与亲人、与师友交流这类“拥堵”,把交流的双方定位于“粉丝”与“偶像”,自拟题目“您好,宁泽涛大哥!”,以书信形式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作者巧妙地引用宁泽涛的经历和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作为“交流”话题,当然能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三、立足辩证思维,“深”中出新

例如四川南充有位考生以“突破”为话题写了一篇议论性散文,对提示语“人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进行补充性的辩证思考,提炼出下列观点:“突破”需要智慧,讲究时机,贵在坚持,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自身具备条件却畏首畏尾,必须立马“突破”这种自卑心理;二是自身条件欠缺,积淀不够,此类人必须注重“厚积薄发”,等待“突破”时机,贸然突进,只会得不偿失,这需要成长智慧;三是有所“突破”便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此类人必须“突破”狂躁壁垒,回到初心,静心规划,重新出发,否则原有的“突破”所得也会付之东流。如此立论,远离人云亦云,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深刻,“深”中出新。

四、拟制亮丽标题,“眼”中出新

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眼”,是吸引眼球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必须给人“明眸善睐第一瞥”的美感。例如2015年贵州毕节题以“相伴”为话题,审题“门槛”不高,考生须花点时间精心推敲把“眼”扮靓,这很有必要。如下面的标题就很耀眼:“爸爸,我想买你十分钟的相伴”(呼告手法,用于记叙文);“一抔故土:游子的陪伴”(拟人手法,用于叙事散文);“一串滴答的雨声”(拟物手法,用于状物散文);“面山而居,枕水而眠”(拟物、对偶手法,用于抒情散文)……

猜你喜欢

自由手法命题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