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2016-05-04张建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肠梗阻围手术期

张建霞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梗阻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10例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36%, 高于对照组的8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 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肠梗阻;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202

肠梗阻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 其诱病因素较多, 病情较复杂, 如果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此外, 肠梗阻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而且大部分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较差, 采取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且还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1]。因此为其提供围手术期系统性的护理, 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检测指标均满足肠梗阻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5例。对照组男34例, 女21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69.8±4.5)岁, 病程32~65 d, 平均病程为(48.5±5.4)d, 其中12例左半结肠癌、9例右半结肠癌、22例乙状结肠癌、12例横结肠癌;实验组男33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61岁, 平均年龄(68.5±4.2)岁, 病程31~64 d, 平均病程(47.5±4.6)d, 其中13例左半结肠癌、10例右半结肠癌、20例乙状结肠癌、12例横结肠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和记录各项临床指标。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 ①体位与体息。取患者半卧位, 保持足够的休息;②禁食、胃肠减压。如果患者的梗阻症状得到缓解, 并且肠功能恢复, 此时可以为其提供流质饮食, 忌食牛奶和产气的甜食等。如果患者存在呕吐症状, 需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并及时清理呕吐物。同时还要帮助患者做好胃肠减压护理, 对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进行记录;③纠正电解质、酸碱和水的平衡。肠梗阻患者一般会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体液水失衡等症状, 此时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尽快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观察患者尿少、皮肤弹性、口渴及生命体征的变化;④术前准备工作。按照医嘱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来调节电解质和水的紊乱。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腹痛症状, 可以使用抗胆碱类药物进行治疗, 切忌使用哌替啶、吗啡等止痛剂, 避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后期康复。

1. 2. 2 术后护理 ①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避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 此时要做好患者的术后保暖工作, 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定期测量。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在24 h内一直保持稳定, 此时可以取患者半坐卧位,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肺活量;②体位护理。待患者回到病房之后, 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有效的护理, 保持患者去枕平卧, 并保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患者麻醉清醒之后, 为了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 可以取患者半卧位, 从而减缓切口疼痛程度;③引流管护理。对引流管的位置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进行无菌操作, 这样可以降低感染现象的发生;④并发症护理。肠梗阻手术经常会出现窒息、体克、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甚至有病情出现了加重。总有效率= (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满意和不满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痊愈32例, 显效12例, 有效10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痊愈20例, 显效10例, 有效18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87.2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53例, 不满意2例)为96.36%, 高于对照组(满意44例, 不满意11例)的80.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 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梗阻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而且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常见, 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此时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而手术是治疗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 最好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术前进行肠道清洁, 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 协助患者完成床下锻炼, 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切口护理工作, 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

综上所述, 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工作, 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和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小静, 陈秀萍, 罗玖莲.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 , 2012, 5(8):85-86.

[2] 徐巍, 于霞, 郭馥.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围手术期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6(6):56-57.

[收稿日期:2015-12-07]

猜你喜欢

肠梗阻围手术期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如何治疗?必须要做手术吗?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