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月习俗从“龙”说起

2016-05-04王霞

共产党员·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龙抬头活动

王霞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提及的“一夜鱼龙舞”,指的是元宵节里挂的鱼形花灯和舞龙灯。

随着正月十八落灯,年就算过完了,可是龙却没有离开。在接下来的农历二月,龙就会成为主角。“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首民间童谣所说的,正是古人在二月二过春龙节的景象。

过春龙节,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这一天又叫龙抬头日,也有称作农事节或春耕节的。而在南方,则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起,中国人就开始把二月二当做一个特殊日子来对待。据资料记载,这与农业节气密切相关。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这几个节气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特别是惊蛰日,隆隆春雷作响,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古人认为,这一切都是“龙”的功劳,因为有“龙不抬头天不下雨”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描述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分刚过,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集合了多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是一种多元融合的神物,代表着权力、威严、力量、勇猛等。早在殷商时期,龙的标志就出现了,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在中国民俗里,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年成的好坏,为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要在龙神庙前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要唱大戏以娱龙神。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讲究和各种纳吉活动。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就是把生活活动都与龙进行了联系:不仅吃饼吃面有了名堂,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怕误伤了龙的眼睛。

在收成好的年份间,老百姓会几家合制一条长龙,在二月二这天上街舞动以示庆祝,同时期盼新的一年能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在我国北方,二月二的早晨,还要用竹竿敲击房梁,称为敲龙头,意思是龙蛰起陆。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给孩子剃头,称做“剃龙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能出人头地。大人们也理发,意味着从头开始,新年交好运。

在有的地方,妇女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用线穿起来,作长虫状,戴在儿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用以驱灾辟邪。旧时这天还会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得取功名。这些习俗,都饱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寄望。

很多人不知道的,大概是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农田里,意思是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田地里方才如愿。

在有关龙的民俗活动中,很多都是集体性质的,比如舞龙灯、赛龙舟。特别是后者,但凡有比赛,总是彩旗如林、锣鼓喧天、万舟竞发。一船之上,人人发奋,齐心合力,直抵目标。这种合作奋进的精神,称得上是龙文化的精髓,发扬开来,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本栏编辑/厉飞

猜你喜欢

龙抬头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二月二 龙抬头
龙抬头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