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者作者到编者

2016-05-04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编者栏目稿件

如果把人生的每次相遇都归于缘分,我与“党的教育”结缘已经50多年了。50多年,我从读者、作者到编者,一路走来,从内心深处感受着她的温暖亲切、严谨求实和博大精深。

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常带回一些报刊学习,其中就有 《党的教育》,当时是32开本的小册子。封面上“党的教育”几个字特别醒目,每次看到我都急切地想看看其中的内容。印象中,那时《党的教育》的文章都比较短小,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插图形象。听父亲说,《党的教育》是作为党员提高思想觉悟的学习资料,而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我常被其中的一些小故事所吸引,从中学习许多道理,这让我受益匪浅。

岁月更迭,情怀不变。上世纪80年代初,我写了一篇2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说的是一个农村女青年冲破重重禁锢,积极参与农业科学实验的故事,稿件投到当年《党的教育》农村版。当时的美术编辑为了做到图文并茂,特邀我去她的住处为稿件配插图。几易画稿,反复排版,严谨认真的精神让人感动。她还受编辑部委托,与我核实文中的数字、时间等。见微知著,杂志社编辑们的敬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缘分是机遇的把握与选择。1998年,我有幸调入《党的教育》成为农村版的编辑。与其同呼吸、共命运,直到退休。虽然现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在当年工作时的历历往事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编前会上的激烈争辩,编辑过程的增删取舍,校对时的小心翼翼,挑灯夜审的激情亢奋,如此种种,像铮鸣的号角渐行渐远,却历久弥新,仿佛如昨。

最难忘的是2001年,我国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了WTO。是时,国人欢欣鼓舞,WTO成为热门话题。但是,WTO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国加入WTO的意义何在?这一系列问题,很多人都不甚了解。鉴于此,我提出开设解读WTO专栏的想法。为了增加栏目的知识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我邀请当时自治区法制办副主任刘继春作为专栏作者,为我们提供稿件。因为《党的教育》的读者主要是基层党员干部,为了让文章既通俗易懂,又有理论高度,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我与作者多次沟通,反复斟酌,最后确定既要把学术性的语言通俗化,又要力求语言生动,事例精彩。这个栏目一经推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后来,《党的教育》与《实践》杂志合并,我在《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负责“和谐社会”和“文化采风”栏目,因为是新开办的栏目,面临“稿荒”,尽快培养高水平的作者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我在一大堆自然来稿中,筛选出文笔较好的作者与其联系,探讨栏目所需文章的内容、体裁、风格,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我还积极与盟市旗县组宣部门及厅局委办的工作人员联系,向他们约稿,详细探讨稿件的内容、题目、切入点,甚至每一个段落都字斟句酌。久而久之,作者队伍壮大,一大批高质量的稿件纷至沓来。

回忆我与“党的教育”的点点滴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一股暖流,在我的记忆深处激荡。迟暮之年,唯愿《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麦力斯)

猜你喜欢

编者栏目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关于栏目的要求
编者语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编者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编者语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