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构建和谐幸福新农村

2016-04-28刘辉凤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结构

刘辉凤

[摘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现阶段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对症才能下药”,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1]广大农村就是基层,要建成和谐幸福新农村,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指在农村、社区的党组织,是党组织的细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保证每个细胞的活力、不坏死,才能保证整个机体焕发活力,永远充满激情。同理,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整个政党充满生机活力。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整个政党、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需要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带领群众做好各项工作的领头羊,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就会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农村的深化改革,需要基层党组织去推动。从实践看,同一个地方,无论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还是带动特色产业,村与村之间发展有快慢、进展有差异。凡是产业发展好、村民致富快的行政村,都是有个强有力的支部班子和能干的村支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改革发展,必须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车头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披荆斩棘,共同致富。

(三)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国的农村人口6.74亿,占总人口的49.5%,我们要实现农民的中国梦,必须要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幸福村居。而当前农村社会转型加剧,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空心化严重,发展缓慢增收困难,农村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城乡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为了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必须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的带头人,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重任,为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添砖加瓦。

二、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升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逐渐暴露出一些带普遍性、较深层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党员结构失衡,年龄老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造成农村空心化,势必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于找到合适的发展对象。即使有了合适的发展对象,也会被个别干部所排挤,担心发展起来后会取代自己的位置。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缺乏新鲜血液的现象。众所周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基层党组织没有新生力量,势必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核心作用。

(二)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村干部绝大部分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缺乏求知的欲望,不懂得应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懂得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造成村干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不知所措,无法应对,严重影响农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望。这种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势必决定了某些干部的办事方式生搬硬套,专横武断,缺乏“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同时又不能抵挡小恩小惠的诱惑,贪图小便宜,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三)依法办事意识不强,服务能力薄弱

基层党员干部由于平时缺乏对法律的学习积累,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无法用,经济手段不敢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用”的尴尬局面,遇到矛盾纠纷需要解决时,不善于用引导疏通、法制解决等综合方式去说服群众、服务群众,势必导致服务群众的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群众工作做不好,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不到宣传、贯彻落实,那么党的惠农政策、措施就不能在农村生根发芽;农村的矛盾就不能圆满解决,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四)经费投入不足,激励机制缺乏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费严重缺乏,上级党组织没有发放建设经费,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据了解,欠发达农村地区大部分行政村是几万元的收入,有的甚至是区区几千元。捉襟见肘的村集体收入,要承担村庄的各种公共服务的开销,像那几千元的收入支付路灯的电费都不够,怎么承担党组织的建设经费?而党员干部要为村民出谋划策、甚至为了公益事业东奔西走,没有经费来源,没有激励机制,是难以为继的。这势必导致党员干部缺乏工作的激情、动力,影响党在农村地区工作的开展。

(五)“两委”职责分工不清,党组织战斗力弱

农村的一些行政村“两委”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如同一盘散沙,工作十分被动。广东农村大多以“宗祠”为单位,部分地方家族、宗族等势力左右村干部的工作,导致“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不能充分施展拳脚,工作效率低下,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没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以上存在的五个问题,应该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党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化问题。要把群众口碑好、威信高的农村青年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对符合标准的青年适时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要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班子,打破地域、行业和身份界限,把那些年富力强的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企业管理人员、退伍军人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可推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安排新提拔的乡镇副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协助村级组织强班子、理思路、解难题、办实事、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将他们最需要、最管用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可按照县级集中培训、镇级常规培训的原则,重点围绕中央到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章、党规、《准则》和《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内容,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对村“两委”干部实施轮训,村党组织书记由县负责培训,其他“两委”干部由镇党委负责培训,以此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要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形成考核制度,用量化学分的形式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法、懂法、用法,让他们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只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农村的各项工作,才能从根源上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才能在法治社会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干部待遇

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各村的领导班子要深入分析自身优势,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潜力,扬长避短,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有效形式,努力实现富民强村。“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只有村级的钱袋子满了,才能促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适时提高干部的待遇,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让他们的工作生活有奔头。

(五)正确处理关系,发挥核心作用

要改变村“两委”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可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的做法。同时可建立新型的民主治理机制,比如广东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实行“一核三元、四权同步、多层共治”的治理模式,此种模式已经被誉为“全国基层治理改革样本”。它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协商议事会决策管理,村民委员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监督。同时在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积极引导它们发挥参与发展集体经济、创新金融、社会治理、开展公益活动、维护群众利益的功能作用。在这新型的治理机制中,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强化对各类组织的领导,负责提名村级各类组织成员人选,领导、协调各类组织开展工作;强化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持召开村级各类会议。

总之,保持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早日让“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成为三农的新常态。

[注释]

[1]习近平.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N].人民日报,2015-6-19.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经济参考网,2015-11-3.

猜你喜欢

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国企特色党支部建设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