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堪大用的“捆龙索”

2016-04-27胡欣

现代军事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海

胡欣

近年来,南海问题不断激化升温,已经成为地区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围绕岛屿主权争端出现的中菲、中越直接对抗,更被看作是造成多边摩擦的导火索。尽管南海争端相关国家在过去2年多的时间里,在外交、政治和军事领域展开了多轮交锋,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立冲突的高潮已有所减退,各方实质性的对抗行为也明显减少。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一直不断挑动是非,一方面用强硬的对华政策诱使中国采取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则持续给菲律宾等国家站台打气,鼓动它们持续向中国发难。美国的所言所行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和对当前局势的判断,这种针对中国的围堵遏制政策,不仅无益于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也破坏了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同时给该地区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搅浑南海乐此不疲

年初,美国在国际上大肆渲染中国在西沙永兴岛部署“红旗-9”型防空导弹一事,指责中国此举威胁到该空域飞行的各国航班,并就此批评中国正在将南海岛礁实行军事化。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真正在南海搅乱局势、偷换概念的正是美国,美国所抨击的“军事化”不过是一个主权国家在自己领土上的正常防御性部署。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与美在夏威夷布防没有本质不同。美国对此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打造一条联合遏制中国崛起的“捆龙索”,特别是将中国的海上力量尽可能封锁在第一岛链范围之内。因此,在近几年出现的东海、南海争端中,美国毫不掩饰地从幕后走到前台,公然支持有关国家与中国进行对抗,并充当军事、外交、法律等领域的“带头大哥”。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不断挑衅中国海洋主权

虽然美国对中国在南海主权方面的主张一直持保留意见,但基本上能从中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不刻意触碰中国的底线。特别是2001年发生南海撞机事件之后,美国在较长时间内都避免两国在南海地区再次爆发军事危机,转而派遣非战斗用途的侦察测量船只或飞机在南海区域开展活动,中方则以渔船、海警船等非军用船只进行适度反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09年3月,美国“无暇号”海洋监测船在距海南岛约120千米的地方进行所谓“正常作业”,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巡逻艇和数艘渔船对其活动进行了限制。五角大楼当时也只是发表声明指责“5艘中国船只跟踪并危险地接近‘无暇号,明显蓄意骚扰正在公海进行日常作业的美国海洋监测船”。这样的“猫鼠游戏”也成为中美南海博弈的默认常态。然而,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倾向于采取刺激性行为。2015年上半年,美国媒体就频频放出风声进行“预热”,叫嚣美军将对中国的填海造地行为进行回击,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更是明确提出,要动用飞机飞越中国岛礁,派遣舰船驶入有关海域。果然,2015年10月27日,美海军“拉森”号驱逐舰未经中方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美国国防部表示,美舰进入了南海中国人工岛周边12海里内,中方则派出两艘军舰对美方舰艇实施了跟踪、监视和警告。“拉森”号的这一举动相当于美国给其他国家发出了“看我的”、“跟我上”的危险信号。11月,美军2架B-52轰炸机飞入南海并接近中国岛礁15海里范围之内。对于这一炫耀武力的行为,五角大楼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轻描淡写地说,“我们的轰炸机经常在那一片国际空域飞行”。12月10日,美国表示1架执行例行飞行任务的B-52轰炸机“误入”中国南海华阳礁2海里范围内。与此同时,美国还怂恿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友,在南海地区共同采取行动向中国重申飞越与航行自由权利。2016年2月,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约瑟夫·奥库安在澳大利亚参加与防务领导人高层会谈时公开表示,如果澳大利亚等国向距离争议领土12海里的范围内派出军舰展开类似的行动将“很有价值”。美国还试图拉拢印度加入南海联合巡航行动,后者虽也有意介入南海问题,但因美国近期决定向巴基斯坦出售战机而暂时予以拒绝。

以抗衡中国扩张为由,唆使地区国家联合反华

在外交领域,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唆使更多国家倒向美国阵营,为“再平衡”的天平增添筹码。特别是在TPP和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试图营造出重返亚洲的强势姿态,幻想成为一呼百应的领导者,建立全方位围堵中国的新冷战阵营。为此,美国不断肆意渲染和歪曲中国在主权争议问题上的一举一动,并用美元和军火给该地区国家壮胆。比如,2010年开始,美国公然鼓动南海争端当事国通过由美国参与的多边框架处理争端。随后美国外交上对华持续强硬,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叫板的勇气,个别国家甚至将与中国对抗作为国内赢取政治资本、国际上争取美援的一张“好牌”。2016年2月15~16日,美国首次在本土举行了与东盟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美国如此看重东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利用东盟内部成员与中国的领土或领海争端,拉东盟下水,共同制衡中国崛起。在此之前的2012年东盟柬埔寨峰会、2015年吉隆坡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东盟国家均因内部分歧而未能以共同宣言形式提出针对中国南海政策的意见。美国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得不亲自出马。除TPP之外,南海问题也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奥巴马在会上向东盟承诺要继续考验“中国保证不军事化南中国海的诚意”。好事的媒体还就此形容会议有望形成美国和东盟共同对付中国的南海 “阳光之乡原则”(会议举办地加州被誉为阳光之乡)。

以维护国际法为旗号,攻击中国海洋维权行为的合法性

从大多数主权争端来看,国际法的仲裁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尽人意。但是,当国际法的话语权和国际舆论主导权被强势一方所掌握时,国际仲裁的结果反而变得无关紧要,因为这种裁定将被赋予强烈的道德色彩,成为针对另一方的有力武器,甚至成为“师出有名”的合法性借口。自2013年开始,菲律宾就将其与中国的南海争议提交国际法庭。去年,菲律宾又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结果,在中国政府缺席的情况下,菲律宾的7项诉求得到支持,南海“九段线”等7项诉求进入审理阶段,另外1项需进一步澄清。该案现已进入实体审理阶段,仲裁庭定于2016年6月前做出裁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2月接受采访时更是强硬表态,“我们认为中国在诉诸旧式的强权即公理手段,而不是通过国际法和国际准则来确立所有权和解决争端”。美国反复强调,南海航行自由是一个国际法问题,美国驻东盟大使贺琪珍也表示,美国海军的“航行自由”是几十年以来的惯例,“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太多地方进行过自由航行,其中也包括南海地区”。事实上,中国从来都尊重航行自由权利,中国自身岛礁建设或防御性军事部署并不以威胁航行自由为目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斥责中国信奉“强权即公理”,给人以颠倒黑白的荒谬感,因为这恰恰是美国一向的行为准则。从科索沃、伊拉克到叙利亚,美国主导或策划的多场局部冲突视国际法为无物。现在美国口头上鼓吹要挫败所谓中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实际上是煽风点火,给中国扣上违反国际公约和国际法的帽子。

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借口,加强中国周边军事部署

伴随美国重返亚太的是其咄咄逼人的军事部署。美国海军强调,要将最具战斗力的舰只部署在西太平洋前沿地带,对可能发生的事态变化作出最为迅速的反应,为此在2020年前要将60%以上的兵力部署到该地区。目前美国海军负责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是第七舰队和第三舰队,在亚太驻扎的舰艇达115艘。近来,第三舰队逐步扩大活动范围,与第七舰队形成共同支援西太平洋地区的态势。两大舰队如果联手,将拥有5个航母战斗群,对西太平洋地区海域形成绝对优势。美国空军负责侦察情报的部队中,60%的海外部署力量也都聚集在亚太地区,海军陆战队、陆军等也都在亚太各基地枕戈待旦。此外,美国还将先进的F-22战斗机、B-52轰炸机等部署到中国周边,形成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军事威慑。2016年1月13日,菲律宾宣布计划向美国提供8个军事基地,包括5个军用机场、2个海军基地和1个丛林训练营。其中最著名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距离黄岩岛仅259千米,曾是美国海外最大的空军基地,该基地的跑道不仅能起降超声速战机,甚至可以降落航天飞机。此外,菲律宾正在考虑重建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加强其在南海地区的力量投送和侦察监控能力,作为苏比克湾曾经的主人,美国也对此深感兴趣,因为这一港口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能对中国在南海的存在构成重要威胁。有意思的是,美国这一系列军事举动,在其自己眼中是维护地区稳定的“非军事化”行为。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思维,也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质疑,正如2016年1月17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美联社一位记者毫不留情的反问:“虽然你们没在南海岛礁上建造导弹发射井,但你们派大型军舰执行军事任务,难道这不算军事化?”美方发言人只能以“自由航行”为理由敷衍搪塞。

如此嚣张为哪般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如何共处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美国对华政策虽然存在起伏,但“接触+遏制”的基调一直没变。不过美国如今在南海问题上如此急不可耐、跃跃欲试,不惜和中国撕破脸皮,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对现阶段南海态势的认识所决定的。美国认为,中国正在南海采取“两手抓”的战略,即一方面改造升级军事实力,为投射海空力量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则巩固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关系,防止出现对华不利的联盟。这一战略倘若顺利实施,中国将越来越难以被威慑和“恐吓”。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于2016年1月19日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亚太再平衡2025》,报告将南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危言耸听地指出,“到2030年,南海将变成中国的湖,就像加勒比海或墨西哥湾之于美国一样”,中国的多个航母编队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威慑,美国应全力防止敌对地区霸主的崛起,威胁自己在亚太的利益。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在美国政界“销路甚广”,美国也由此相信,必须利用好当前这个对华采取强制措施的机遇,竭力抑制中国的“野心”。

美国不能容忍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损害其重大利益

中国近年的岛礁建设,进展迅速,成果丰硕。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被中东乱局牵扯了不少精力,美国对于中国在南海行动的决心和能力估计严重不足。马汉的海权思想对美国的国家战略影响深远,肯尼迪总统曾经说过:“最广泛地利用海洋,使之充分融入我们的国力,这对美国非常重要。”美国控制着全球16条海洋咽喉要道,还联合盟友对世界重要海域进行有力管控。南海地区不仅关系着中国的地缘政治安全,还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更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重要的能源、贸易通道,其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所谓此消彼长,中国在南海地区力量的增长,也意味着美国在该地区自由行动能力的削弱。美国口口声声所说的航行自由,归根结底,就是其海空军在此为所欲为的权利,就是美军舰机对中国进行自由抵近侦察的权利,其目的是阻止中国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把中国的国势和影响钳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战略空间之内。

美国要把南海问题等作为阻挠中国崛起的发力点

中国崛起已是世界公认的大趋势,但最终能否成功、进程是否顺利都存在变数,特别是外部力量采取何种政策进行应对,是中国未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美国可能都不愿意与中国直接发生军事对抗,但眼看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诸多内外矛盾,美国试图诱使这些矛盾持续激化,从而牵制和削弱中国国力,最终复制冷战中与苏联的对抗结果,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拖垮甚至分裂中国。近些年来,美国不放过中国面临的每一个难题挑战,希望能导演一出让中国举步维艰的“多难题并发期”的大戏。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博尔顿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发文,建议美国对中国打“台湾牌”,以此“要求中国放弃在南海的基地并修复其建设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牵引多个问题联动,正是美国为中国设计的“斯芬克斯难题”。

美国意图借南海问题拉动亚太力量天平彻底倒向美国

中国持续的外交努力和经营周边的战略部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仅使地区贸易日趋繁荣,而且国家软实力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美国是绝对不会容忍中国在东亚甚至更广阔区域内获得总体外交优势,而历史遗留的领海和领土争端,正是美国离间甚至恶化中国与地区国家间关系屡试不爽的法宝之一。中国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与周边国家的持续争议都会被美国从中横插一脚,特别是美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给一些国家做出“承诺”,常常使得费尽周折才形成的双边或多边共识再起波澜。美国的目标是阻挠中国解决南海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难以理顺,周边国家出于担忧而倒向美国的可能性就越高,美国坐地起价的机会就越多,“再平衡”战略的成效就更为显著。

美国要让南海问题成为钳制中国“走出去”的绊脚石

以中国在吉布提建立首个海外基地为标志,中国力量“走出去”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迈开了实实在在的步伐。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到东非的吉布提,中国在贸易、商业、军事领域积极寻求建立海外战略支撑点。习惯了在国际上一家独霸的美国对此反应十分激烈,例如在吉布提问题上,美国国内就有人臆测,中国将与美国在此的军事基地比邻而居,威胁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安全。南海是中国力量走出去的关键海上通道之一,美国认为,只要南海风波不断,中国就不得不将战略重点集中在这一区域,不但无暇西进,更会因可能在海洋争端中“犯错”而招致国际声誉受损。这不仅可以延缓乃至破坏中国的海外战略布局,更能让美国赢得时间逐一拔掉已经初具雏形的中国海外战略支撑点。

中国需要定力、实力和耐力

2013年习主席曾在美国加州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两国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然而,美国国内部分固守冷战式对抗思维的政客正在把中美关系拖入新的复杂动荡时期。美国虽然整体国力呈现衰退趋势,但在亚太地区自认牌面占优,因此咄咄逼人,而中国似乎处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破局的关键,在于抓好三个“力”,即定力、实力和耐力。

首先,大国博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自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层不断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战略定力。什么是战略定力,就是处乱不慌,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放到国际政治领域来讲,就是要保持冷静头脑,稳妥应对危机,尤其不能凭一时之喜好,抑或被激进民族主义、狭隘民粹主义等偏激思想绑架,出昏招、出庸招、出错招,导致局部风险恶化为全局性、系统性危机,从而破坏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南海问题极其复杂,短期内不太可能得到妥善解决,外部势力借机生事的举动也必将长期存在。中国就领海主权争端提出过建设性建议,也采取了积极措施,这些政策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阶段来赢得共识、恢复互信。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战略定力,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不慌乱、不极端,尤其是不能落入美国设计的圈套,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虽然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但也并不愿意过度激化矛盾。在前面提到的去年12月10日美国轰炸机“误入”事件中,面对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强烈抗议,美国国防部随即专门澄清,是由于天气不佳才导致一架轰炸机“误入”,而且这并不是一次航行自由行动,今后将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这也说明对于在南海的试探性行为,美国自己也划有底线。

其次,大国博弈归根到底是国家实力的较量。中国今日能够在南海维权中获得愈加明显的优势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不管是生产建造先进武器装备,还是实施岛礁改造工程,依靠的都是国家实力以及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国家自信。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全球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军事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国推进国家整体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长远来看,特别是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实力优势将不断扩大—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外交影响力—并可能推动出现进一步稳定南海争端的新契机。美国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就此反思美国的亚太战略,约翰·格拉泽在一篇文章中断言,制衡中国是一项耗资昂贵且冒险的战略,是一项对确保美国核心国家利益没有必要的战略。这也说明,中国当前的国家实力决定了美国如要推行遏制战略必须付出巨大甚至无法承受的代价。

最后,大国博弈还需要超强的耐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缔造一个真正的大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国的根基不仅需要历史文化底蕴,还需要综合全面的国力支撑。国家间的博弈更是耐力和耐心的较量。《战国策》里一针见血地指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尽管中国现阶段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但是容不得松懈麻痹,甚至膨胀自大,需要保持长期发展的持续动力,需要在挫折起伏面前的坚忍不拔,更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猜你喜欢

南海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稳定南海形势?塑造南海秩序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许利平:处理南海争端拟虚实相间收放自如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