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媒:中企海外并购恐需重新评估

2016-04-26

环球时报 2016-04-26
关键词:竞购安邦复星

英国《金融时报》4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海外并购将后继乏力对中国的海外并购来说,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头3个月,跨境协议总价值就达1010亿美元,接近2015年全年水平。然而,所有这些海外商业活动是在这样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国内经济面临大量挑战,内需下降和工业利润缩减,更别提还有工业产能过剩。

尽管一季度数据抢眼,但中国海外并购前景可能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光明。中企投资者发现,仅仅“开最大数额的支票”不再管用。我们认为,2016年将不会是大家意料中的创纪录年,且在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长期的并购玩家之前,中国的海外并购数据可能出现下降,原因有下面几点:

理由1:要求提高透明度的压力上升。安邦放弃竞购美国酒店集团喜达屋时,存在许多未解问题。安邦交易并非个例。随着中国在国际并购舞台的角色日益上升,中企日益受到来自交易相关方的压力,被要求提高在所有权架构、融资来源和企业治理方面的透明度。

理由2:日益加剧的国家安全担忧。外国政府越来越对中国买家感到警惕。美欧的做法存在明显差异——欧盟成员国都没设立像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来监督外来投资。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自然对不了解的事感到担忧。投资目的越不清晰,中企面临的审查和监管挑战就越多。

理由3:债务压力日益上升。就在安邦宣布放弃竞购喜达屋的同时,上海复星集团宣布将暂停寻求海外收购。过去两年里,复星收购了不同行业的近50家企业。复星的决定表明,中国企业不会获得无限融资来推进海外并购,在推进新投资计划的同时所能吸收、整合的资产是有限的。屡次出现在新闻头条的几家(中国)公司可能需效仿复星,重新评估自己的长期全球并购战略。

并非说来自中国的并购将不再大规模增加,而是说由于如今仅凭开出最大额支票已不能保证成功签署协议,中国公司需要适应这一事实,因此中企的海外并购可能出现调整。▲(作者为布鲁金斯学会的陆克等,邹策译)

猜你喜欢

竞购安邦复星
安邦系
吴小晖被带走安邦概念股缩水614亿
看“土豪”安邦进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