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书单

2016-04-26储建中

老年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龙滩朝晖战地

储建中



借书单

储建中

这是1974年土默特三两大队向内蒙古图书馆借书的一份底账。从封面看,经手人或经办人应是一个叫高全郜的人,从内容看,借书单上需要登记事项有书名、书号、单价等,这样看来,借书的手续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还书入库,就盖一个“已还”的红色小章。

如果只是从借书程序等来看这份借书单,恐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想重点说一说“文革”后期农村地区阅读的书目。我手头的这份借书单共有4页,共登记了66册图书,列举其中一些来看,首页上有《龙滩春色》《较量》《短篇小说创作谈》《海上尖刀》《石头娃子》《草原新牧民》《战地朝晖》《炉火通红》《盐民游击队》《映山红》《跟随毛主席长征》《鲁迅杂文选集》等等,仔细统计一下,会发现后边三页与第一页的记载内容差不多。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文革”时候,我们的图书阅读是有过断层的,老一点儿的图书,特别是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历史作品、社会科学作品,基本上都下了架,打了包,搁置在图书馆的仓库角落。这还算是不错的,虽说是不让看了,但起码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些图书馆直接把这部分图书都毁掉,因为是封资修作品。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文艺作品,毛泽东和鲁迅的作品。从借书单上的书名就可以知道,像《龙滩春色》《草原新牧民》《战地朝晖》《虹南作战史》《炉火通红》等书,都是有浓重的所谓的“革命”色彩。

现在看来,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革命”图书大多数没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到今天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会有个别的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进入了收藏市场,机缘巧合下现在也能一睹真容,但也只是作为收藏品的观摩,我想除了专业收藏者,很少会有人去研究和阅读这些图书。不信的话,你问问今天的80后和90后,甚至是70后,谁还知道《炉火通红》《边疆少年之歌》之类的作品?

在经过短暂的所谓“繁荣”之后,到1978年底,那些过去饱受批判的经典作品又回来了,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托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四大名著不必说,就是建国后的优秀小说《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也像插上了翅膀飞进了广大读者的书房。

说到这儿,我还想加一句,文化选择强制是最无济于事的,好的东西是不会消亡,而差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从这个角度讲,这份书单蕴含的意义就非比寻常。

猜你喜欢

龙滩朝晖战地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CONVERGENCE RATES FOR A SUPERCRITICAL BRANCHING PROCESS WITH IMMIGRATION IN A RANDOM ENVIRONMENT*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三只蚊子
黑龙滩歌
战地女豪杰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战地玫瑰”养成记
唆拜(外一首)
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中国获奖项目系列介绍(六)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工程
战地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