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在玛纳斯县的推广应用

2016-04-25田喜凤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玛纳斯县积雪酿酒

田喜凤

(昌吉州气象局,新疆 昌吉831100)

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在玛纳斯县的推广应用

田喜凤

(昌吉州气象局,新疆 昌吉831100)

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酿酒葡萄种植区推广应用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结果表明,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可有效防御酿酒葡萄冬季的根系冻害。在人工模拟冬季无降雪极端气候条件下,采用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的葡萄种植区域40 cm的地温最低值为-5.7℃,可有效保证酿酒葡萄根系安全越冬。

酿酒葡萄;覆膜技术;根系冻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步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其中葡萄产业发展较为迅速[1]。目前,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已达8万hm2,总产量高达110万t,占全国的60%以上。其中,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3.3万hm2的25%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新疆酿酒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2]。随着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逐年递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和石河子等地葡萄产业迅猛发展。近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北疆地区鲜食葡萄根系冻害大面积发生,经济损失严重。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于2009年开始试验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经过近些年在八师各团场的推广应用,证明该项技术对于防御葡萄根系冬季冻害具有较好的效果。2015年通过新疆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该项技术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推广应用地点

2015年11月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选择酿酒葡萄种植地133.33 hm2进行技术推广示范,全程按照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规程执行。

1.2 酿酒葡萄冻害模拟试验

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酿酒葡萄种植区进行冻害模拟试验,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常规对照,酿酒葡萄正常埋土越冬,处理2采用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并安排人员清扫每次的降雪,模拟冬季无积雪极端苛刻的环境条件。每个处理试验面积100 m2。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试验地分别埋置地温表,地温表感应头距地表40 cm(葡萄根系大部分分布在此区域)。安排专人从12月1日至3月1日每日14:00时记录地表温度,取平均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2.1 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推广应用面积达133.33 hm2,按照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于2016年4月上旬进行揭膜开墩工作。与常规越冬方式种植的酿酒葡萄相比,覆膜越冬的酿酒葡萄萌芽稍早一些,其他生理现象无明显差异。由于2015年冬季降雪量与多年平均值接近,因此采用2种越冬方式的酿酒葡萄均无根系冻害的发生。

2.2 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

2.2.1 灌冬水

于10中下旬灌冬水,灌水量80~100m3/667m2。

2.2.2 入冬前修剪

10月中下旬进行冬剪,采用单龙干、主蔓延长枝长放修剪,要求枝条充分成熟,剪口下有2个饱满芽,粗度在0.8 cm以上,长度在1.5 m以上,其余侧枝剪除。

2.2.3 根系安全越冬防御技术

10月下旬平均气温降到5℃时进行埋土,一般年份在10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先在葡萄根部填好“枕头土”,再将葡萄枝蔓从架面上取下,顺着一个方向,缓慢压入沟内,在距葡萄植株80 cm以外行间取土掩埋,覆土厚度在30 cm以上,埋土结束后,再加盖一层宽1.50 m、厚0.01 mm的地膜,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葡萄根系安全越冬。

图1 酿酒葡萄常规越冬与覆膜越冬2种方式地温情况对比

2.2.4 葡萄出土

本地区葡萄一般在4月中旬出土,分2次进行:第1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2℃及以上时进行,除去薄膜及部分覆土,使枝条似露非露;第2次在芽吐绒球时进行,除去剩余覆土,枝条全部露出。

葡萄出土后及时滴萌芽水,避免抽干枝蔓。

2.3 酿酒葡萄冻害模拟试验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酿酒葡萄种植区酿酒葡萄在越冬前期即12月1~30日,覆膜(无积雪)处理40 cm地温高于正常越冬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此期间气温并未完全降低,加之有地膜覆盖,土壤湿度较大,而正常越冬处理的表层土壤因水分大量蒸发,带走较多热量所致。覆膜(无积雪)处理,由于阻碍了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土壤湿度稳定。在葡萄越冬中期,也是葡萄冻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的1月10日至2月10日,正常越冬处理40 cm地温略高于覆膜(无积雪)处理,这主要是由于此期间气温较低,覆膜(无积雪)处理表层的热传导作用比正常越冬处理大,因此,热量损失相比有积雪覆盖的正常越冬处理多,而导致40 cm地温略低于正常处理。在葡萄越冬后期的2月10日至3月30日,覆膜(无积雪)处理40 cm地温又逐渐高于正常越冬处理。经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在整个葡萄越冬期覆膜(无积雪)处理40 cm最低地温为-5.7℃,基本可满足酿酒葡萄安全越冬的要求。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3-6],当葡萄根系所处地温达到-6℃时,其根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达到-8℃时,根系全部冻坏。所以,葡萄根系冬眠时的温度应保持在-6℃以上,这个温度是葡萄树不被冻死的安全指标。经过对比试验表明,即使是在冬季无降雪极端苛刻的气候条件下,覆膜处理40 cm地温变化均在安全指标控制范围内,并且薄膜覆盖材料应用广泛,价格低廉,适宜大面积推广,在玛纳斯凉州户133.33 hm2葡萄种植试验区地推广应用过程中无冻害现象发生,操作简单易行。

本试验结果表明,薄膜覆盖材料能够有效的保持地温温度,使葡萄根系所处在地温温度处于一个安全指标控制范围内,这主要是由于薄膜覆盖能减少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而蒸发的过程又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吸热势必会降低地表浅层的温度,因此,无积雪覆盖或材料覆盖的区域,由于冬季地表土壤水分蒸发吸收土壤中热量从而导致浅层地温下降。另外,积雪或覆盖材料对雪面上下之间空气热量的对流与传导起着一种“隔绝”的作用,积雪或覆盖材料一方面可以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另一方面阻挡了土壤内部热量的散失。建议在正常越冬处理条件下再覆盖一层薄膜将会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更有利于葡萄植株的安全越冬。

[1]罗国光.国内外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宁夏葡萄产业,2003,3(1):46-50.

[2]王健,徐德源,高永彦,等.新疆优势瓜果与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陈辉,陈国全.电阻法在测定葡萄抗寒力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1992(1):31-34.

[4]贺普超.我国葡萄野生种抗旱性的研究 [J].园艺学报,1989,9(3):81-86.

[5]刘祖祺,王洪春.植物耐寒性及防寒技术[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6]王淑杰,王家民.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研究[J].北方园艺,1996(2):13-14.

2016—08—10

*本文由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 “北疆地区葡萄安全越冬预警技术及防御措施的推广应用”资助。

猜你喜欢

玛纳斯县积雪酿酒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更 正
我们
小二沟地区1971~2010年积雪的特征分析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积雪
酿酒忘米
论整体城市风貌下的居住区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