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期世界洗衣行业的动态

2016-04-25打越奎介三幸株式会社日本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3期

打越奎介(三幸株式会社,日本)



近期世界洗衣行业的动态

打越奎介
(三幸株式会社,日本)

摘 要:本文综述了世界洗衣业发展的6个热点问题,分析了世界洗衣业的规模及各个地区的发展特征,最后展望了日本洗衣业的前景。

关键词:洗衣业;洗涤代理业;干洗;干洗溶剂

洗衣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行业,但各个国家的洗衣业并无太大的差别。受各国法律法规的影响,各个国家的洗衣业既有区别又有共性。干洗是洗衣业的一个特殊门类,干洗溶剂从石油类溶剂到合成溶剂,再发展到“新石油溶剂”,但干洗溶剂始终有几个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从洗衣业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解析洗衣业的发展动态。

1 洗衣业的衰退因何而起

纵览世界各地的洗衣业,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部分干洗店有顾客投诉的现象,但大多数干洗店的服务还是很好的。那么,为什么洗衣业在持续衰退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共性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表现价值”。日本曾经经历了表现价值的时代,如今仍在延续同样的表现价值,该价值就是:①价格(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价格);②交货期(可当日服务);③营业日(休息日照常营业)。但是,即使是在日本,这种价值也在逐渐消失,原因是所有干洗店的宣传语都一样。现在如果有人仍在洗衣店洗衣,那绝不是特别看重即将消失的优势。造成现在日本洗衣业衰退的要因之一,正是洗衣店的优势在消失。

在世界其他国家,洗衣店会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呢?能够准确捕捉这点的洗衣店少之又少。日本三幸社的打越奎介在其演讲稿中,质疑洗衣店是否通过洗衣店向顾客准确传递自身的价值。虽说洗衣店的价值在实际服务中会达到准确表现,但向顾客传递干洗店价值的洗衣店还是有的。新西兰的Regal Dryleaners就是一个典型例子。R e g a l Drycleaners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外墙上贴着的广告(图1)。2~3年前,该店经常使用的广告语是“Keep Up Appearance”,直译就是“保持形象!”,这句话对于女性顾客也同样适用,只不过不只是保持形象,而是变得更美。人们往往信赖这样直接面对顾客的广告语,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消费一次的。这里所说的条件之一,就是这种直接面向顾客的广告语在某种程度上应是抽象的。日本洗衣店常见的标志性广告语是“去污渍”,仔细想想,除去污渍是洗衣店必需的一项技术,是理所应当的,把去污渍作为洗衣店的长处,这样说是有问题的。好比大家去餐馆吃饭,饭店外面写着“味道好的饭店”,谁会对此印象好呢?味道确实对饭菜最重要,但是美味不仅仅是味道,应该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因此,饭店外面不能悬挂这样的广告语。洗衣店也是如此,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不管是怎样的表现方式,不作宣传他人就不会知道,因此,要请大家了解。洗衣店的关键问题是“表现不足”。为了解决此难题,各洗衣店需要在劳力和金钱上费一番功夫。

2 洗衣业还有其他业种吗

大家是否知道洗衣业大致可分为“洗涤代理业”和“衣物护理”两个业种?二者的区别若不仔细看就完全分不清楚。实际上,干洗店从业者也不清楚它们的区别。日本的洗衣业几乎100%是“洗涤代理业”,因而日本的消费者很难区分上述两个业种的差异了。日本洗衣业的从业人员不理解上述两个业种的作用,也是导致日本洗衣业衰退的原因之一。

“洗涤代理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业种呢?所谓的“洗涤代理业”,就是承揽家庭全部衣服洗涤的行业。在日本,受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个人的内衣一般不会送到洗衣店洗涤,但香港、台湾、印尼的“洗涤代理业”则洗涤包括内衣在内的所有衣物,并把洗好、烘干的衣物返还给顾客,这才是完全的洗涤代理业。洗涤代理业是提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服务,英语称为Proxy Service,也就是代理服务(这个新词很多外国人并不知道),因而从事这项服务的洗衣店相当少。请考虑一下需要干洗的衣物和水洗的衣物。对于把必须干洗的衣服送去干洗的人,干洗的衣物是否只穿1次就送至洗衣店洗涤?恐怕连1%的人也没有。因为对此没有做过调查,因而无法下结论,但根据常识,需要干洗的衣物,通常干洗频率并不高。当然,如果是吃饭时不小心洒上汤汁弄脏了衣物则另当别论。

另一方面,需要水洗的衣物如衬衫、球衣、T恤和罩衫,通常穿着在2次以上的人有多少呢?这要根据人们的收入决定,很多人是不会把同一件T恤穿着2次以上的。在韩国,衬衫穿2~3次就要送去干洗,原因是领口脏了。这种情况或许是因国情而异。尽管干洗频率低,人们通常还是不会考虑水洗的。

如此看来,水洗衣物和干洗衣物在洗涤频率上是有差异的。洗涤代理业能帮助那些每天疲于家务的人。对于洗衣店来说,什么样的价格构成会取得所有人的理解呢?如果洗衣店每天不停地做水洗业务,那么一定比干洗衣物的回报高,不过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洗衣店。洗衣店必须要有利益才能生存下去,那么如何招揽顾客、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法盈利,是每个洗衣店必须要明确的。

“衣物护理”是同“洗涤代理业”完全不同的业种。它并不是衣物洗涤代理,而是对购买的西服进行衣物护理,使其保持购买当时状态的一项服务。比如,意大利最高级的西服制造商最后缝制时用线缠绕几圈?如果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细节,就会做好衣物护理。答案是Brioni西服的纽扣缠绕8圈。了解这些细节,护理知识就会很丰富,为顾客宣传护理知识的人也会放心。只是这些昂贵或重要的西服虽然干净笔挺,但穿着的人绝对不多,而且人们去洗衣店的次数绝对不是很多,这也是个问题。

3 世界洗衣业及其规模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洗衣业的规模更大,这是因为其他国家很少有日本那样的经营理念。在日本,多数的洗衣店想要提高一点单价,结果丢失了占绝大多数的中层收入者客户,最终导致干洗店成为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场所。由于连续洗衣在日本的兴起,日本传统的洗衣店正趋向衰落,目前所占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不足30%),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3.1美国

除了日本,在世界洗衣业的排名中,美国是第一大消费国,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的消费意识格外强烈”。美国企业支付工资的方式是一个月支付2~4次,比如汽车制造厂,就是一周发给职员一次工资。采取这种支付方式,是为了维持人们一周的开支。日本三幸株式会社在美国芝加哥开设了分公司,实行的是一个月支付2次工资的薪酬制度。这样做的理由是美国人基本没有“储蓄观念”,而“消费观念” 相当积极之故。虽然美国人光顾洗衣店的比例低于日本人,但人口却是日本的2.5倍,民众的消费欲望又比较高,因而,美国洗衣业的消费额在日本之上。

美国洗衣店的消费以衣物护理为中心,大街上的洗衣店相当多,特别是大城市和白人居民多的地区,洗衣店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有一个问题是,美国原本没有从事洗涤代理的洗衣店,但在芝加哥兴起了一种名为CD One Price Cleaners(图2)的洗涤代理服务。这种洗衣店飞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他们服务的目标人群明确,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人群需求的条件,而且洗衣店经常听取顾客的意见,这一连串的举动推动了该地区洗涤代理业的发展。在日本鲜有成功的同类洗涤代理业。

从整体来看,美国洗涤代理业的从业人员以移民为主,遗憾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给人的印象非常差,因而,美国洗衣业的整体印象并不好。

3.2欧洲和大洋洲

因为欧洲和大洋洲洗衣店的价格过高,因此,几乎很少有人光顾洗衣店。衣物护理方面的情况也类似,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接受这样的服务。但是,欧洲的洗衣业从业人员都认为“没有价格就无法维持”,以此作为抬高价格的理由说不过去。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福利,政府加大了充实劳动者福利的力度,与此同时,洗衣店自身却懒于努力,这就导致当地的洗衣价格上涨。结果,在欧洲洗一件衬衫的价格大多超过3欧元(大约400日元),而人们都乐于接受价格低廉的商品和服务。现在,欧洲只有5%以下的高级人士接受洗衣店的服务,其余的人几乎不去洗衣店干洗衣物。要是那样的话,人们就只在家洗衣服,穿衣方式将会朝着轻便舒适的方向发展。

在法国,就有5a Sec这样的知名连锁洗衣店。这是一家专业干洗店,干洗机上配有熨烫平台,为顾客提供熨烫衣服服务。就是这样有名的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洗涤代理业务”,结果洗衣价格一再上涨,各国的加盟店一直无法得到整合,不过这都是历史了。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洗涤代理业),正积极为大多数顾客营造出一个舒畅的洗衣环境,并延续过去的辉煌。

大洋洲的洗衣店同欧洲洗衣店非常相像,政府的福利待遇政策同欧洲相似,结果大洋洲的洗衣业同欧洲的洗衣业一样,从业人员也一直采取高价服务的手段。澳大利亚的Lawrence Cleaners就是一家非常气派的联营店。不过,和法国的5a Sec一样,Lawrence Cleaners由于没有放下身段,认清自身是洗涤代理业,以至于经营规模不断缩小,乃至出售部分店面。现在,这家公司已经被印度人收购。因为不知道这家印度公司是否从事过洗涤代理业务,期待今后能重新构筑起品牌。

3.3韩国

韩国的洗衣已为广大的韩国人所接受,但几乎所有的洗衣店都是个体经营的小企业,Clean Topia是其中唯一的大洗衣公司,现在销售额大约有100亿日元,店铺2000家,工厂近150家。该公司的形态同日本的大型洗衣公司Cleaning Chain一样,采取的是同样的连续经营策略。效仿日本Cleaning Chain的洗衣店还有几个。目前,韩国还没有定位于衣物护理的洗衣店。由于韩国的洗衣业是以日本洗衣业为范本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日本没有的衣物护理业务,在韩国同样没有得到认可。

韩国的商业洗衣没有日本发达,除了Clean Topia及地域集中的洗衣店外,韩国其他地区的洗衣几乎全部由小洗衣店所占领。这些小洗衣店同日本的小洗衣店一样,每天为了挣钱而忙碌,完全没有拓展市场业务的意识,只是等待生意上门。因此,韩国的洗衣业发展非常缓慢。

4 使用什么样的溶剂、机械

现在干洗使用的溶剂还不统一,主要包括以下5种:四氯乙烯、石油系干洗溶剂、硅油、氟系干洗溶剂、K4。这5种干洗溶剂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的干洗溶剂。干洗溶剂的洗净力通常以KB值(贝壳松脂丁醇值)表示,这是表示溶剂对树脂的相对溶解能力。然而,现在的干洗技术过分宣扬四氯乙烯的高洗净力,却忽略了其致癌性。四氯乙烯比水重,当四氯乙烯进入水体后,会污染土壤。四氯乙烯污染土壤的问题不仅在日本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因此,对四氯乙烯必须严格管理,防止销售、使用、代理四氯乙烯引起的环境问题。

欧美各国正逐步淘汰四氯乙烯,转而使用石油系的干洗溶剂。遗憾的是,由于石油系的KB值仅相当于四氯乙烯的1/3,对于习惯使用四氯乙烯干洗的洗衣业从业人员来讲,从未重视过石油系溶剂。在热机(hot machine)干洗的情况下,石油系溶剂和同四氯乙烯的洗净方法基本一样,洗涤完直至干燥,机器外观也没有发生变化。为确保溶剂完全挥发,热机必须等到干燥工程完全结束,才能停止循环加热。热机循环加热,会使石油系干洗溶剂温度升高,有着火的危险,因而,使用石油系干洗溶剂要求机械的密封性更好。

另一方面,日本、韩国和台湾三地,石油系干洗机是唯一合法的移动式洗涤设备。所谓移动式洗涤就是在溶剂中洗净、脱液后,从干洗机中取出衣物,放入其他烘干机中烘干的方法,这就是冷机(Cold Machine)。这种洗涤方式有别于热机,与石油系干洗机有细微的差别。这种洗涤方式曾在欧美使用过,由于环境问题,该方法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被禁止使用。这种洗涤方式由于价格低,在日本仍然存在,原因是:①洗净、脱水在15min基本内完成;②干燥30min;③两台22kg的干洗机配三台25kg的烘干机;④一次洗净结束后衣物转到烘干机干燥,开始第2次干洗;⑤两个干洗机在1h内大致可各运转3次,即洗涤120kg衣物;⑥如果使用热机洗涤,从洗净到干燥只使用一台机器,一台22kg的机器只能洗涤22kg的衣物;⑦冷机洗涤的价格比热机洗涤低。正因为如此,这种石油移动式洗涤方式占日本整个干洗市场的90%。

最近,欧洲开始推行硅油系干洗溶剂。GE Silicone是GE设在美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开发的Green Earth干洗溶剂具有很高的人气。这种硅油系干洗溶剂的KB值只有3~12。经过不懈努力,GE Silicone公司正以“Eco Friendly”的形象,一点一点地扩大Green Earth的市场占有率。迄今为止,干洗溶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干洗溶剂=印象差”的印象。虽然Green Earth洗净力有一定问题,但它改变了溶剂给人们差的印象,成功打入了干洗溶剂市场。在日本由于牵涉到《消防法》,Green Earth还没有进入日本市场。

5 海外的湿洗情况

湿洗(Wet Cleaning)在某些地区非常盛行。现在,湿洗最为突出的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法国,同样是加拿大,西部的卡尔加里和艾伯塔、温哥华却一直沿用石油系溶剂进行干洗,主要归因于当地发达的石油事业。从环境方面考虑,政府开始重视环境友好的湿洗方式,为此,从事湿洗的企业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在这些地方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然而,开展湿洗联营的洗衣店至今在全球尚无先例,理由是湿洗的缺点大于优点。湿洗的优点是对环境的危害小,能有效去除水溶性污垢和汗液等,而干洗很难去除这些污垢。因此,从洗净角度来看,湿洗是一种有益于衣物的洗净方法。湿洗的缺点是:①如果不了解衣物的性能,往往会造成衣物缩水;②即使了解衣物知识,没有洗涤标识,在洗涤时也会出现问题;③生产性不高;④讨厌学习的洗衣店非常多;⑤洗涤成本高。

在以上5点中,特别是第3点是日本商业洗衣的致命弱点。容易引起事故、生产性不高,洗涤代理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从事湿洗业务。不过,日本也有湿洗的需求。从业者应该研究相关内容,这是没有错的。实际上有的企业对此有解决方案,所以也不是完全技术不可行。在日本,尤其是衣物护理从业者更要认真学习这种方法。

6 日本干洗业的未来

迄今为止,世界洗衣业与日本洗衣业的业种有差别,那么今后日本的洗衣业到底该向何方发展呢?本文提出以下两点:

首先,洗衣业各公司很有必要学习服装业方面的知识,提高洗涤水平。洗衣业是一个下游产业,而服装业属于上游产业。上游企业在想什么呢?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下游企业就站不住脚。比如,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top fuse芯(衣领压衬芯)制作的衬衫相当流行,top fuse芯主要用于衣领、柚子等部位的经线,它比长毛绒芯的生产性高,而且在布基表面不会产生半永久性的皱褶。过去,top fuse芯只在中低价格的衬衫中使用,现在很多高级衬衫的制造商也使用top fuse芯,这就是上游产业的现状。

作为下游产业的洗衣业,应该对此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首先,采取现在的洗涤方法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是现在的洗衣业还尚未解决的大问题。与其说是干洗业的问题,不如说是全体干洗业机器和材料制造商的问题。现在,日本三幸株式会社与制造商共同举办了名为“PTB Project”的专题研究,探索针对top fuse芯的洗涤对策。放弃原来的方法,找到新的洗涤方法,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另一方面,服装业从业者也应该学习领会洗衣业的专洗洗涤和整理技术。例如,在衬衫的洗涤中,意大利的衬衫上标注的是“30℃洗涤!”,这基本上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只考虑衬衫的制作材料,没有考虑衬衫衣领的污垢是如何形成的?衣领的污垢来自于皮脂,当人出汗时,人的体温是多少度呢?人的正常体温是36℃左右,日本人出汗的温度大约是38~40℃,在此时,开始排除体外的物质怎么能用30℃的水洗掉呢?在家庭洗涤中,大多数家庭不会在洗衣机中使用热水,洗涤剂制造商的洗涤剂技术也有界限。解决该问题还是要通过专业的洗衣技术,解决方案就是利用55℃的热水洗涤这种衬衫。对于西服的洗涤,如果服装制造商多了解西服保养知识,就应该能做得更好吧。

从以上讨论来看,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定期举行会谈,互相交流信息和意见非常重要。这样做,既有利于解决问题也能促进双方共同提高,受益最多的是为购买西服的顾客服务的洗衣店。日本的三幸株式会社积极推进的“PTB Project”,就邀请了服装业界的人士参加,这样将使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共同发展。相信日本洗衣业的这种做法也会在欧美等世界洗衣业界得到推广。

本文译自2015.2日本《纤维消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