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绩效对比

2016-04-23韩冰雪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

韩冰雪 (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绩效对比

韩冰雪(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笔者通过对许昌市市区内3所中小学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和许昌周边乡村的3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访问,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教育效果、教育效益、教育效率进行测评,评述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现状,分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及差异,并提出了“学校助推-家庭护佑-学生自立”的政策体系,系统性地剖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教育绩效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City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HAN Bing-xue

(Colleg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Through investigation on city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from Xuchang City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surrounding area, using Likert scal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benefit and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the status of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evaluated. The problems and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The policy system of “school boost family protect student self-reliance” wa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公平教育问题是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问题的现实反映,是“四化”建设、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现实障碍。从中长期看,该问题关系到“三步走”战略的成功实施;从理论上讲,该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目前关于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心理问题上,关于成绩的探讨也仅从影响因素出发,而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故笔者重新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界定,并对二者的教育绩效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差距,发现并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1概念界定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相近的称呼有: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就业农民子女、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子女、空巢儿童、留守儿童等,这些概念常被混用,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进行梳理,并结合课题的实际情况对两个主体进行界定。

1.1城市农民工子女欲解释城市农民工子女,必须先理顺城市农民工的定义。根据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分析,城市农民工概念包括4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户籍在农村、有承包土地、从事非农产业和依靠工资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定义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1]。结合该研究的比较需要,城市农民工子女局限为在城市生活和学习,年龄在6~16岁的学龄儿童。

1.2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学术界也有多种界定,归纳后发现多数从儿童现居住地、在校学习与否、儿童年龄范围、儿童的家庭情况、留守时间的不同、是否完全留守,以及留守期间的监护人等维度来定义[2-7]。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笔者为实现对比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为6~16周岁。

1.3定义对比城市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二者的相同点为:都是学龄儿童,并在6~16岁;父母的陪伴时间相对缺失。不同点在于生活地点和教学资源的差异。

1.4教育绩效教育技术关注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向提高学习绩效(学习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绩效技术在关注企业绩效、组织绩效的同时,也在关注个人绩效,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潜能、个人的学习绩效问题,以此作为提高绩效的一种有效途径[8]。在教育系统内引入绩效技术,将其分为教育效果、教育效益、教育效率3个方面。狭义的教育效果指教学的成绩,多取语文、数学及英语成绩;教育效益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成果,主要考察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后的爱国、诚信等素质效果;教育效率则指学生的时间有效利用率。

2问卷设计及调查

结合定义发现,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在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上具有较大差异,但都是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出现的同样渴望教育,渴望家庭的群体,往往被社会认为是弱势群体。课题组就这一社会现象展开了调查。

该研究的教育绩效问卷调查的设计是在研究查阅了大量前述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确定要测量的主要因素,将这些测题归并、筛选后确立了问卷的框架。此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①个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居住地等方面的内容。②教育绩效,主要包括教育效果、教育效益、教育效率,该部分内容充分结合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③教育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

问卷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便统计运算。初步设计后,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正式的教育绩效调查问卷。

2.1问卷调查安排此次调查于2015年6月23日开始,于6月29日结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调查范围为许昌市的6所中小学:市区内3所(许昌市古槐街小学、许昌县三高、许昌市第一中学),农村3所(襄城县文昌小学、漯河李集镇小学、长葛市天硕中学)。调查对象为筛选后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过程中,按居住地和年龄段均匀分布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表1)。

2.2样本分析问卷中对教育效果的统计材料是被调查对象近两个学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并对成绩进行了五级划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便统计分析;教育效益主要考察该学生的思想态度与价值观,考查在爱国、诚实、守信等美德方面的表现;对于教育效率的考查则设计了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自评价问题,主要评价在计算、阅读、手工等方面的时间有效利用率。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发现(表2),被访的学生在教育效果上明显优于教育效益和教育效率,说明知识与能力一直是义务教育的核心,而对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而言,对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相对不足,没有实现均衡发展。尤其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对方法、态度的传授和引导,使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没有顾虑地去学习和思考。

表2 教育绩效现状的描述统计

3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绩效对比分析

3.1教学效果对比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差异结果见表3。农民工子女的成绩高于留守儿童,主要因为农民工子女生活在城市,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教学条件、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理念都优于农村,而且教学管理的时间利用更紧凑,而留守儿童放学后没有补习、辅导、自习等安排。而且城市中的学习竞争序列已经成熟,学风优于农村中小学,无论是家长意识、学校引导,还是社会导向,都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获得的资源相对更多,更明显地表现出教学效果优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

3.2教学效益对比在考察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学效益,即品德修养方面发现,对于真善美的认定,孩子们都表现出很积极的态度,考核均值都在4.0以上,相对差异不大,说明目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再教育都朝着真诚、善良、勇敢、守信等方面引导,而且正在学龄期的儿童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都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参照,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

3.3教学效率对比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学效率明显优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时间观念,合理利用时间,高效率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方面,身处城市的儿童受整个生活氛围的影响,相对节奏会快一些,而且城市教学过程中作业量明显多于农村,故城市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强度加大的训练中获得了一部分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动手能力相对更强,协作意识与能力明显优于城市农民工子女。

表3 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差异

4政策建议

通过对比发现,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绩效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教育不足,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不良,自身有自卑倾向。而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安全教育缺失,师资力量及教育资源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结合调查数据分析结果,笔者针对现存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4.1学校方面坚持实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政策,确保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区入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推行。教育行政部门应按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做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工作。一要努力降低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的门槛,减少人为障碍;二要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对按规定在城区就近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免收“借读费”、“择校费”或“建校费”,全面推行“一费制”。

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学校承担着管教和抚育他们的最关键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为留守儿童创建出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鉴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学校应该为他们在固定时间召开特别代表会,交流问题或表彰优秀。同时,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机会担当相应责任,激起留守儿童的责任心和主人公意识。

4.2家长方面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给城市农民工子女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为提高在城市工作的收入,获得稳定并且有保障的工作,农民工必须积极参加培训,以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尽早为其子女的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实施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城市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他们的压力和紧张感,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天性中积极的因素,健康愉快地成长。

如果父母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到流入地接受教育,或是留下一方陪伴和照顾孩子。这样有助于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好地发现其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及时疏导。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也应选择负责且有能力的监护人照料孩子,并尽可能地留出充足的时间关注和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

4.3自身方面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获得来自外界的不客观的评价。所以认识自我并且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将有助于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和自强精神。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应多听一些名人故事以激励自己。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有许多值得城里孩子学习的能力和品格,如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纯朴、善良、热情和勤劳等良好的品格。逐步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提高和完善自我,增强参与意识、协作意识、成就意识,培养不屈不挠、勇于实践、敢于进取的精神,克服自卑心理尤其重要。

5结语

总之,构建“学校助推-家庭护佑-学生自立”系统来推进城市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者相互配合、补充,将会更有效地增进城市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均衡发展。笔者为实现更好的对比分析,对定义口径进行了更正,但由于调查区域的限制,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为实现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建议今后可以进行多区域的数据调研。

参考文献

[1] 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1798-1813.

[2] 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297(10):15-18.

[3]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117-120.

[4]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6):62-65.

[5]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2):71-72.

[6] 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44-47.

[7] 林培淼,袁爱玲.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4):27-31.

[8] 刘世清,关伟.教育绩效技术: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融合发展的走向[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4(4):11-13.

[9]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10] 沈茹.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6-100.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6-327-03

收稿日期2016-01-08

作者简介韩冰雪(1984-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从事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214)。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
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警惕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教育“隐性不公”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