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穷小子逆袭记

2016-04-22洪乐

福建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穷小子台大从军

本刊记者 洪乐



穷小子逆袭记

本刊记者 洪乐

从一个读书机会来之不易的穷小子,到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走了多长的一段路?

27岁时,林毅夫已是台湾家喻户晓的“明星”军官,他却突然改变自己的命运航道,游回陌生的祖国大陆。

35岁那年,他放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职和在国际机构工作的机会,带着30多箱英文资料回到中国,成为1978年后首位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林毅夫选择回国时,许多人为他惋惜——中国没有研究伙伴,没有讨论对象,甚至资料都难以搜集,如何做研究?“我都知道。可研究是什么?就是要对不能解释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中国有的是这样的经济现象,这是最重要的。”林毅夫说,关于回国的决定,他“一点挣扎都没有”。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无数的分岔路口。林毅夫的每个选择,总是那么让人跌破眼镜。

放弃学业,参军

林毅夫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折,发生在他就读台湾大学期间到成功岭参加军训后。

高强度的训练,对能吃苦的林毅夫来说不算什么,但有一个念头却困扰着他,以至于他神思不定,常常表现出一些“迷糊”行为。比如,把衣服送洗时,他会忘记拿出衣服口袋里的钞票,受训时也常忘了应带的装备,这使连队里的长官和同学深感诧异。

这件困扰他的念头就是:放弃学业,参军。

林毅夫心情很复杂,台湾大学是台湾最高学府,两个哥哥辍学赚钱供自己读书,家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决定是对的吗?

正当林毅夫为是否放弃学业从军而犹豫时,成功岭来了一位大人物。时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前往参观,并发表演讲勉励这群台大学子,“决不做被人轻视的民族的最后一代”,而应“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完美时代的开端”。

蒋经国的演讲,对忧世嫉俗的林毅夫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犹豫了一个月,他终于下了决心从军。就像后来选择回大陆一样,林毅夫一旦做出决定,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的。最终他说服了家人。

那时,林毅夫在台大的老师张德溥到成功岭探望受训的学生。林毅夫对张德溥说,他舍不得校园里的杜鹃花,更珍惜台大的自由研究风气,但是他更放弃不了参军这条他自认为理想的道路。

林毅夫的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个人选择。

1971年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出访中国。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台湾官方和民间的士气都十分低落。被社会视为天之骄子的台大学生赴美留学者众多,林毅夫却选择了退学从军,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蒋经国十分高兴,接见了林毅夫,并当众称赞其行为。据台湾媒体披露,在林毅夫求学期间,蒋经国还嘱咐相关人员,要特别照顾他。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无数的分岔路口。林毅夫的每个选择,总是那么让人跌破眼镜。

后来林毅夫从陆军官校毕业,以军职身份直接进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就读,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又被派到金门马山连当连长,都有蒋经国“照顾”的影子。

拿到硕士学位后,林毅夫被派到金门马山连当连长。

选择从军时,林毅夫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没有去当时台湾军校中条件最好的中正理工学院,而是选择了陆军官校。他说:“从军就是接受磨炼,陆军官校的环境最适合我。如果我选择舒服的路,如何能唤醒别人?”

年少轻狂的进化论

林毅夫幼时家境十分贫苦,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母亲以洗衣谋生。由于供不起这么多孩子上学,两个哥哥早早辍学了,外出工作供林毅夫读书。正如现在很多家庭都把改变命运的机会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样,林毅夫的家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对于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林毅夫十分珍惜。他每天放学,骑自行车到很远的亲戚家提泔水回家喂猪。由于家住夜市附近,环境嘈杂,吃完晚饭后他先倒头大睡,到了午夜才起来念书,念到第二天的清晨为止。

和他一起在成功岭受训的同学杨立奇回忆:“林毅夫很能吃苦,受训又很认真,棉被总是折得有棱有角,深得班长、排长喜爱。”

世道总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穷小子考上了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农业机械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个奇迹,因为全岛所有的学子都想考入这所台湾最高的学府。

北大原副校长海闻曾给予林毅夫很高的评价:“林毅夫教授颇有一点当年蔡元培的气魄,能够把不同观点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脾气的人都笼络在一个大家庭里边。”

早在学生时代,林毅夫就已经表现出了这种领袖气质。

在陆军官校时,就读步科的林毅夫曾领导10位通信兵科的同学,以废铁及普通镜片为材料,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改造,制出一架牛顿反光式天文望远镜。这项成果制作的成功,在台湾各大院校中尚属首创。

比陆军官校更早几年,那时林毅夫才刚进入台大,就当选了“大一学生代表会”主席,和“全校班代表联谊会”“毕业生代表联谊会”分庭抗礼,在台大校园争取发言权。

当时张德溥在台大任训导长,他回忆说,林毅夫是他所接触的同学中“很特殊”的一位。他清楚地记得,在林毅夫当选“大一学生代表会”主席后不久,就跑来找他,说:“我觉得过去大一代表会总是无声无息的,所以我想真正做点事情。”

毕竟是年轻,他的言行总带着一点理想主义。当时他常将“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对台湾、对民族的责任”“执干戈以卫社稷”“知识青年报国”挂在嘴边。不论何时,他都表现出对时事的高度关注。

一位曾参与台湾校园民主运动的学生领袖回忆起林毅夫,说:“他是个慷慨激昂、忧世嫉俗之士,也是个天真、热情、敢爱敢恨的青年。”

林毅夫表示,自己的大中华情怀和父亲有关,父亲经常和他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历史故事。正是通过了解历史,他知道了中国过去非常辉煌,也知道了中国在近代受到很多欺凌。

林毅夫说:“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觉得对这个天下、对这个国家要有一份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做点事情,让这个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小时候一个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穷小子台大从军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穷小子”娶“白富美”百岁夫妻相濡以沫78载
台大师生上街“要校长”
最怕同道使绊子
穷小子的竞争优势
马云“做媒”:穷小子逆袭成品牌网商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跨海大桥水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法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