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公民意识的发展与建构

2016-04-21刘明

记者摇篮 2016年4期

刘明

【摘 要】在这一媒体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公民意识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建构无疑成为当代媒体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回望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整合出更有利于媒体发展的媒体公民意识建构方向,也是媒体应该努力的方向。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的现象不断产生,媒体人应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媒体公民意识。

【关键词】转型关键期 媒体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建构

在市场化的今天,新媒体的优胜劣汰已成为业内的真实现状,很多市场化媒体如今的生存状态值得人们担忧,而传统媒体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及新闻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受众需求从而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当前媒介形态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种媒介环境下,媒体公民意识概念的明晰与实践层面上的提升成为亟须探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媒体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媒体作为社会中的企业公民,应当具备企业公民必备的公民意识,而媒体的公民意识和自然人的公民意识一样,都是当代正常社会秩序中的参与元素,是社会构成中的每一个平等且重要的组成体。媒体的公民意识是一个媒体获得灵魂的关键,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媒体所做的一切客观活动的深层次信念的外在表达。与自然人公民意识一样,媒体公民意识是可以区别于非公民意识的严格界定范围。媒体公民意识按照具体内涵划分,同样也可以分为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四种。而媒体的四种公民意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每一个层面的内含都有着其不可替代性和具体内涵性,都是媒体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媒体公民意识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

这一时期的媒体对于媒体自身的责任也开始愈加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学者杨保军先生认为“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是一个新闻媒体自身应当恪守的准则和最基本的价值信条,而这一概念也被学界当做社会责任的最基本要求。媒体本身制作节目与播发节目的过程就是对于自身价值信条的客观性阐明,是其自身对于媒体公民意识最有说服力的认同和践行的现实表达。

媒体的社会活动和其一切行为,均受到其媒体思维意识的制约,媒体意识是一个媒体所做的一切客观性活动的思维根源,责任意识的缺失往往直接形成媒体在制作节目和报道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媒体在思维意识层面就应当对于自身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以及法律责任作出事先的预估和判断。当媒体树立了正确的责任意识,对于社会层面、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的价值信念进行确立后再应用于对于实践的指导,则可以消除很多的负面影响。

三、媒体公民意识的作用与建构

1.媒体公民意识的作用。媒体自身的公民意识培养对于规范媒体自身行为、促进公民政治的正常运转、推动国家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任何一个媒体的公民意识培养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发展必然是步履艰辛同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并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展。而在社会日益的影响下、学界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以及媒体自身觉悟的提高,当前媒体也开始重视对于自身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而这些对于内在深层次的培养其实质上都属于媒体公民意识的培养。媒体公民意识的起步和重视、提高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2.媒体公民意识的建构。媒体公民意识作为媒体社会责任的根基,对于媒介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媒体公民意识的建构不仅仅是媒体公民意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学者布尔迪厄认为,媒介所处的社会位置使其与社会上其他的组织和个体有着不同的矢量,其他的组织和个人对于媒介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媒体公民意识的建构,需要进行操作的不仅仅是媒介自身。

首先是社会层面。美国传播学学者休梅克认为,传媒的层面包含五部分,媒介生态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影响极为重要,任何媒介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体系而存在,因此媒体公民意识首先需要加强对于社会体系以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包括国家法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完善。

其次是媒介自律层面,中国的媒介由于长期以来保持着党和政府喉舌,缺乏作为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而伴随着第四次中国新闻改革的深入,媒介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市场化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严峻地考验着媒介自身,因此对于大众传媒公民意识的建构必须在考虑媒介自身特性位置后找准定位,加强媒介自律、坚守社会责任。

最后是公民素养层面,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石,一方面普通自然人公民是社会细胞,另一方面组织社会机构是机构层面的公民。而自然人公民是媒介的检验者,公民的接受是媒介的最终目的。市场化时代,媒介为了获得利润必然迎合受众,也就是说媒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公民受众,全社会的公民素养提高必然推动着媒介公民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C]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8;[2] 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3] 程曼丽 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4] 罗伯特·哈克特 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赵月枝.公共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第5卷第二期,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