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修复膜材料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2016-04-21

周 媛 胡 飚

(1.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2. 广州海珠区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口腔修复膜材料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周媛1胡飚2

(1.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510000; 2. 广州海珠区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收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采用钛膜修复膜,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情况,修复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修复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时,治疗效果比较好,手术成功率高,促进骨和植骨发育。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牙种植为临床牙缺失修复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患者牙缺失后,造成骨组织缺损,受此影响,会出现牙槽嵴过低或局部凹陷,严重时甚至发生穿孔,导致种植手术失败。临床研究表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应用口腔修复膜有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但口腔修复膜材料不同,引导骨再生效应也不相同,本院以18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海奥口腔修复膜以及钛膜修复膜,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收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17~70岁,平均(39.1±2.5)岁;缺失前牙82例,缺失前磨牙56例,缺失磨牙42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或病理诊断确诊;(2)所有患者均单颗牙缺失;(3)排除严重心、肝、肾病患者,全身感染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缺失牙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手术步骤与常规手术相同,采用生理盐水将Bio-Oss骨粉浸湿,随后,在骨损位置处放置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和Bio-Oss骨粉,依据缺损创面大小和形状,确定口腔修复膜的尺寸,实验组患者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患者采用钛膜做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放置好后,在边缘处覆盖2.0~3.0 mm,缝合,关闭创口。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情况,修复成功的标准为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新生骨长出,与自体骨结合成功,否则视为失败。修复1周后,采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患者的骨厚度和植骨厚度。

2结果

2.1修复成功率比较实验组90例患者中,修复成功83例,成功率为92.2%,对照组90例患者中,修复成功72例,成功率为80.0%,实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修复后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比较术后1周,实验组患者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比较±s)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3讨论

牙种植技术以现代医学技术为依托,处理设计与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特殊材料,制成与人体牙根相符合的形态,在缺牙区牙槽骨处植入,一段时间之后,植入的牙根会逐渐与人体骨质相结合,随后,利用烤瓷牙冠进行牙修复,完成牙种植[1]。不同组织细胞所具有的迁移速度是不同的,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就是利用此差异,将高分子生物膜覆盖在骨缺损和软组织之间,形成屏障,促进骨组织生长,修复骨缺损区骨。不可吸收生物膜和可吸收生物膜是临床中常用的高分子生物膜类型,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中应用比较广泛,口腔修复膜材料的选择对修复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2]。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患者采用钛膜作为修复膜,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2.2%,对照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海奥口腔修复膜具有比较高的修复成功率,提升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实验组患者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海奥口腔修复膜有利于促进骨生长,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钛膜属于不可吸收生物膜,机体血液营养在钛膜的作用下,进入植骨区比较少,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修复成功率;海奥口腔修复膜属于可吸收生物膜,在一定时间内,海奥口腔修复膜会降解,此外,海奥口腔修复膜还具有比较好的细胞隔离功能以及血凝块稳定功能,能够促进骨和植骨生长,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中,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的应用,提升修复成功率,促进患者骨组织再生发育,降低排斥反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口腔科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牙种植技术,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中,需要采用口腔修复膜,采用不可吸收生物膜时,修复成功率比较低,且患者比较容易发生面部肿胀、伤口裂开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采用可吸收生物膜时,修复成功率比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少,有利于促进患者骨组织再生发育,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黎,崔军.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03:298-301.

[2]徐余波,许云.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31:71-72.

[3]戴晓玮,阮晓慧,尼加提·吐尔逊.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43:8032-8036.

[4]蒋柳宏,董滢,景向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07:1138-1142.

(收稿日期2015-11-16)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2.036

中图分类号:R7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2-0198-02

*作者简介:周媛(1980—),女,河南方城人,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口腔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