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然求了雨

2016-04-20马尚龙

现代家庭 2016年4期
关键词:敌视投毒复旦

马尚龙

有一件曾经令全社会唏嘘不已的事情,复旦投毒案,如今已经归于平静。虽然是一正一反,但是两个生命个体不复存在,再做过多的评说,既没有很多的必要,也有悖于人性人文的常情。

重新触摸这一个案例,仅仅是将此作为一个话题的缘由。这些年,大学生的极端恶性行为不少。那一些恶行者本不是坏人,只是做了坏事的人。固然,他们格局不大,境界不高,胸襟狭隘,内心自卑,价值观有问题。他们从小生活在偏远贫寒的乡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教育,从而对城市、对城市文化有本能的敌对情绪,但是诸如此类的人并不少,并不见得都以恶行告终,所以他们的坏事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偶然。在这一个偶然点上,他们做了这么一件坏事,如果这一个偶然点没有出现,他们的恶念或许也不会被激活。假如真实生活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比如复旦投毒案中的正反双方并不是同一寝室,或者投毒之际被发现,或者当年他们就没有报考同一所大学……后来的恶性事件或者就没有发生,等到冷静之后,以一个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就扼杀了自己的恶念。事实上,恶念最终没有导致恶行的自我救赎很普遍。是偶然也是必然。

假如投毒案没有发生,那么两个生命个体依然鲜活地存在着,并且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我想探究的是,这一个投毒者假如没有完成投毒行为,他的生活轨迹是朝哪一个方向运行?包括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大学生极端恶行,假如因为另一个偶然而没有真实发生,他们会怎么活着?

大学毕业了,他或者她,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受人尊重,薪金不低,运气也不错,很莫名地领先于原来的同学。成为了有话语权的一方诸侯,这样一种职场境界,某一天突然就梦想成真了。而后是他们小有得意的一生,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已经融入了都市。

蛮多见的。一念之差,便就是去向了两个极端——天堂和地狱。受罚于地狱的人,原来也是可以进天堂的,受宠于天堂的人,原来也是可能进地狱的。一念之差差一生。假如他们曾经内心有过恶念而没有导致恶行,他们该会庆幸自己当初战胜了恶念,也常对周遭对社会抒发自己的励志和感恩之情。

那么,深埋于他们内心的恶念到哪里去了?许多人经历了人文教育和修炼,把恶念从心底驱赶了出去,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更不是每一个人可以把内心的恶念扫荡干净。投毒的恶行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了,那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投毒这么一种恶念还存于内心,任何的恶念都是不愿意离开母体的寄生虫。他们格局仍旧不大,境界仍旧不高,胸襟仍旧狭隘,内心仍旧自卑,价值观仍旧错误,并且由于拥有了职场话语权,而肆无忌惮地袒露自己人性的弱点甚至缺陷。他们可能很张扬高调,可能很不拘小节,可能很青山绿水,可能很绅士儒雅,但是接触久了,便会发现,他们不习惯与人为善,不习惯以诚相待,他们总是带着某一种怀疑和敌视的生活态度,他们甚至总是在以伎俩待人接物,他们内心的恶念从来没有泯灭过。

曾经有过一段央视记者对复旦投毒者的采访。投毒者分析自己的恶念与恶行的成因,主要是缺少人文、人性和人道的教育。他或者他们,到达了自己向往的一个精神和物质的境地,但是他们的心绪,还留在原来的那一个闭塞贫寒的格局里,而那一个格局恰似恶念的子宫。

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伸冤人》,其中有一句台词非常精彩:“既然求了雨,就要承受泥泞。”我将这一句台词发在微信朋友圈,朋友们反应热烈,将这句台词的语句格式做了很多的开放式的理解。我也试着拓展一下。既然到了热闹的地方,就要承受内心的寂寥,这种寂寥可能是环境赋予他的,也可能是自卑所衍生出来的,断不能用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容纳了自己的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假如敌视,敌视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某一种意义的求雨,做了小格局的事情,终将被小格局所囚禁。既然求了雨,那就要承受泥泞——泥泞非己愿,恰又是自己求来。

猜你喜欢

敌视投毒复旦
本期导读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宽容
解读越裔作家阮清越的越战小说《同情者》中的“中国形象”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书摘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
投毒凶手
把投毒看作“开玩笑”是情感荒漠化表现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