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的课堂作业“随堂化”微改革

2016-04-20张幼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作业课文

张幼琴

一、为什么“微改革”

作业,在传统课堂,以教师的讲析为主的教学中,不仅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且常被满堂讲析挤出课堂,成为学生缺失时间保证和缺少指导评析的课外负担。其实,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作业占了重要地位,从本质上讲,作业是儿童的生命实践体验。良好的实践活动关系到生命的健康成长,所以应当是快乐的、自主的。

然而,如今的作业却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之“殇”。2008年,在开始尝试课堂作业“随堂化”之前,我曾对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普遍存在“课外化”“形式化”和“低质化”三种现象。作业的选择、设计都较少考虑“班本化”,不能针对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教师对课堂作业往往采取“拿来主义”,流于“现成”“一般”“求量不求质”。课堂作业的“随堂化”“班本化”正是不断向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靠近的思考。

2008年4月,浙江省低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沈大安老师在《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提出: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课程改革把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更多地指向了随堂作业。

因此,小小的作业关联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作业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那么,如何对原来的作业进行改革呢?

二、怎样“微改革”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从备课、上课、反馈三个课堂环节进行了作业改革。

(一)备课——“作业入常”

“作业入常”就是让思考和设计作业成为备课的一种“常态”,其本质是突现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课堂。通过整堂课的“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我引导学生有方向、有方法地自主学习,自然地将作业划入了课堂的环节中。如将学生“先学”作业化,既避免了“先学”的随意性,又增强了“先学”的可控性,更提高了“先学”的有效性。

(二)上课——“以练代讲”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动口、动脑、动笔,“以练代讲”,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以随堂练习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文讲读,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补学”“二次作业”。

(三)反馈——“二次作业”

从学生当堂生成的作业反馈,教师做到“以测促教”“以评促教”。通过学生自查、生生互动、全班交流的方式,当堂作业,当堂反馈,教师据此给学生设计“二次作业”来查漏补缺。从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到关注作业的过程,从教师权威的作业评价到自主评价、生生互评。

三、“微改革”改变了什么?

(一)作业的改变——原创

和优化

1.从无到有——略读课文的作业。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往往没有书面作业,于是,我重点对三年级的两册课本中16篇略读课文的课堂作业进行了补充。

(1)仿写句段阅读式——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

【设计意图】昨天学生交上

来写课余生活的习作,里面干瘪的语言令我担忧。怎样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具体呢?文中这些句段是仿写范例,一是从两个方面写的并列句式,二是形象的比喻描写。

【作业设计】学着课文的样子,写写我们今天的课间活动吧!

“男孩子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子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我来模仿:

今天大课间跳长绳真有意思。男孩子 ,女孩子有的 ,像;有的 ,。

【作业现场】

男孩子勇敢地冲进了绳子,轻轻一跃,腾空而起;女孩子有的缩在一角,迟迟不敢跳进去,像胆小的老鼠;有的随着绳子的节奏灵巧地钻进去,像蹦蹦跳跳的小兔子。

男孩子整齐地跳着,像一列开动的小火车;女孩子有的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五六个一起冲了进去,那样子真好看,像一串冰糖葫芦。

(2)提取信息阅读式——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设计意图】评价略读,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在此项作业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把阅读后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整合运用,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作业设计】认真默读课文,对照插图,给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做一张资料卡。

作品名称《 》

作者

朝代 尺寸

作品内容

历史价值

我对这幅画的评价

(3)拓展阅读式——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了另一扇窗,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元化、多维度地阅读略读课文。如教学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小古文,把学生引到语文的源头上,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与现代文不同的语言素材。

【作业设计】学了现代文的《夸父追日》,再来读读古人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试着自己读读古人写的《夸父逐日》,对照课文,自己尝试理解。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从有到优——精读课文作业改进。

(1)指向更明确的语用目标——以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为例

原题:“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

改进:请你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对贝蒂说几句话,并写下来。

【设计意图】在原练习中,以“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体会小姑娘对燕子的爱心,可是这个练笔因内容过泛,说教价值大于语用价值,我们班的学生一开始觉得无话可写。因此,我将练习改进,把课堂中重点学习过的词语、短语复现,让学生在练笔时用上这些词语。

(2)落实更系统的单元目标——以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为例

原题:“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

改进:发挥想象,写写小摄影师和高尔基再次见面时的情景,注意两个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写完后读一读,检查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用人物语言,正确使用标点是本单元的语用目标,写一个熟悉人物的一件事是本单元的习作内容。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作业设计的目标应在整个语文能力目标系统中。如何把两者进行融合,又有效地落实在语言实践中呢?我改进了作业:一是在课文语境中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和小摄影师说话时的身份和语气,续写对话时要体现这两个人物的身份,即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二是正确运用人物对话的标点符号。

(3)突现更个性的学段目标——以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为例

原题: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一写,再和同学交流,要写清楚你的动作。

改进: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上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写一写妈妈埋木箱的经过吧!(学会迁移运用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合理

展开想象,用上个性化的语言。)

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放好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妈妈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设计意图】文中这些句子,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表达得简洁明白,语言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尤其是连续使用动词的句子很富有特色。因此运用课文中具有特色的语言现象设计语用练习,通过空白处的小练笔设计,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并迁移运用动词。同时,教师注重差异作业,把正确运用这些动词作为保底目标,将个性化语言表达作为高层目标,让学生合理展开想象。

3.从优到特——“三(5)班的作业故事”。

课堂作业应是学生所有的语文实践活动,但现有的课堂作业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训练,忽视学生对听说读写的实践体验,尤其是忽视对学生个性化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换句话说,对于语文作业,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个性的学生,设计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为此,我尝试了“班本化”的语文作业,遵循班上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丰富他们的语文实践。

(1)“师生共读”

语文课堂前五分钟,我们或共读某个章节,或讨论某个情节,或轮流请学生续读故事、畅谈感受。如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草房子》,一个感情细腻的学生谈到了大家忽视的一个人物——秦大奶奶:“秦大奶奶,油麻地小学的‘钉子户。为了守住和老伴的回忆,她在深夜抱着草席睡在自己的苦艾地上,她来学校打扰同学读书,经常把自己的鸡鸭赶进校园,把温幼菊老师恬美的课堂搅得鸡飞蛋打……”教室里这位学生静静地讲述,不时地有人翻到相关的章节去重温这些片段。她的交流让我动容,于是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故事读到这儿,我也许会一笑了之,好一个胡搅蛮缠的老太婆。可作品就在这儿峰回路转……”“是的,她后来变好了!”性急的学生喊着。“其实她很善良,很喜欢孩子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今天课始5分钟的“师生共读”看来又要“拖堂”了。

(2)“速写三(5)班”

《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中常有古诗句、格言警句等特点鲜明的语言现象,但《课堂作业本》中却往往只是单一的填空、背诵,只见积累,不见运用。针对这一板块,我将这些优美诗句与班级发生的事件相融合,引导学生“速写三(5)班” 故事。

语文课前,学生因哄抢书架上新到的书被班主任批评。我想到今天语文课堂中正要学习歇后语,立马让他们“速写”故事。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式很快就成了学生笔下鲜活的语言。

【作业现场】

习作1:一下课,叶老师让我们去图书角借书,她一走,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新书可真多呀,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看这本不错,看看那本也喜欢。我们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各有各的绝招。突然,叶老师半路折回,这下我们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怎么回事?搞得这样乱糟糟的!”在叶老师严厉审问下,我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习作2:你瞧,有的 “天狗食月”“叼”起一本书,还没登记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了。有的被人挤来挤去,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拿到一本心仪的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溜烟地跑到座位上美美地翻起来。这时,叶老师从后门看到我们混乱的样子,敲了敲门,生气地走进来,这回,我们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看着叶老师一副“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的表情,大家直喊冤,结果,所有的书都被收回了。唉!叶老师是“赵子龙出兵——回回胜”,我们是“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啊!

(二)学生的改变——完成作业心向的改变

“班本化”的语文作业,因其目标明确、具体,形式多样、新颖,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改变着他们完成课堂作业的心向。

【教学故事】

缪浩楠是班上的课堂作业“钉子户”,每次作业布置,他都能逃则逃。一次,课堂速写课上,我发现今天大课间跑操时班主任不在,学生显得非常放松,于是建议速写跑操。谁知,学生把笔头都对准了缪浩楠,有的写“他一跑步,就像浑身散了架似的,手舞足蹈”;有的写“他的手在身体前面乱摆动,像抽了筋的龙虾”。“男主角”缪浩楠急了,连忙翻开速写本,一边写,一边喊道:“张老师,我马上写好了,看我的!”只见他奋笔疾书:“大课间跑步真疯狂啊!大胖子杨著鹏似乎跑不动了,像一只散步的企鹅;胡运鹏侧着身一边讲话一边跑,像一只横行霸道的螃蟹;小可意跑起来,那一头卷发上上下下颠着,像愤怒的母狮子……”

(三)我的改变——课堂变革和成长模式

以“随堂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基于对学生、对课堂、对语文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以后的本质性改变。纵观自己的课堂,从课堂上师生时间的分配比、师生话语量的对照比、学生书写的速度、书写的质量、表达的欲望等方面看,较以往都大有不同。语文课堂“微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课堂结构,更重构了一种新型的课堂生态。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娣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作业课文
快来写作业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