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边市场理论下流通成本变化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研究

2016-04-19李凯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7期

李凯

内容摘要:基于“交易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理论为研究流通成本变化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提供了微观建模思想。因此本文融合了空间经济理论和双边市场理论,对我国流通成本变化与地区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理论上梳理了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理,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笔者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回归。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都显示,在短期内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有利于制造业集聚,但这一过程无法持续。长期内,当地政府应减少行政干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

关键词:双边市场理论 流通成本 制造业集聚

引言

在空间经济学中,研究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直是一个经典的命题。早在1920年,马歇尔就曾以地区性产业集中理论解释了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厂商投资区位的外部性影响。国外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入-产出生产机理中。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关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还应考虑到地方政府行为、地区经济政策等。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揭示了流通成本变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关系这一经典命题,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我国特有的政治晋升激励制度下,地方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区域间流通产业发展和制造业集聚提出了政策建议。

理论基础

(一)双边市场

当今经济发展格局中,绝大多数产业都是基于双边市场发展起来的。所谓双边市场,即市场上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层或者平台进行交易。也有学者以网络外部性的角度定义了双边市场,即市场参与者,一方的收益决定了另一方参与者的数量。双边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交叉网络外部性,一方参与者的数量会影响另一方的交易额;价格的非对称性,在双边市场中,交易的达成涉及平台、买者和卖者三方。总价格水平会在三方之间进行分配,以便保证总的社会福利水平;互补性,市场中的买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卖方需要的,同样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买方需要的。

(二)产业集聚均衡

产业集聚现象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产业外部性在空间上的体现,即具有比较优势的厂商聚集到一起直到形成动态均衡,这种集聚动力包括知识外溢、规模经济、产业链等因素。产业集聚现象与产业分工、产业规模等经济因素密不可分。产业集聚可以引导投资资金流向、促使专业技术的形成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产业链循环基于以上因果因素,造成了产业组织在地理上分布的差距。规模经济使得聚集在一起的厂商能够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提供产品,迁徙的人力资本带动了该地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此循环的过程保障了产业集聚的动态均衡。

(三)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理分析

当厂商所在区域人口发生净流出时,制造业厂商面对的人力资本就会上升,同时消费市场规模会下降。由于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不利影响,导致厂商逐渐迁出该区域,造成本地消费者获得同等商品时,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在进一步的循环中,区域内产业间的溢出效应下降,消费者福利下降。这种循环机理可以理解为,流通厂商在产业链中发挥价格体系的作用,而流通成本的高低则影响着流通信息的传递效率,各种市场性和非市场性因素结合在一起,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消费者和制造业厂商作为供需双方,在人口流动、本地市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共同形成空间集聚现象。

(四)均衡分析

1.短期均衡分析。在短期分析中,市场内一旦流通费用增加,将会导致制造厂商的迁出和消费者购买当地产品意愿的下降。外围地区在此情形下,应当及时开放市场,降低商品流通费用,而中心城区的政府虽然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征收费用,但不一定能带来流通总收益的增加。然而如果外围地区的销售费用增加,制造厂商制定保护主义所产生的租金,将会导致厂商迁入本地,全社会流通总收益依旧下降,可见在短期内,“贸易保护”政策并未真正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容易使得区域之间的政策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2.长期均衡分析。长期内厂商的集聚均衡由区域间销售费用和运输成本共同决定。在短期内,政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可能有利于当地制造业的集聚,但在长期分析中,这样的集聚优势并不能维持。当地制造厂商在短期内可能会受益于政府主义政策,维持区域性垄断能力,吸引制造厂商继续集聚在当地。然而这种保护对于当地制造商来说,无疑削弱其自身竞争力。外围地区如果及时采取推出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制造业厂商又会重新迁入外围地区。

实证分析

为了考察在双边市场理论下,流通成本变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关系,本文通过测度各省之间物价水平的差异,间接度量各区域之间流通成本的相对高低。如果该地区物价指数越高,则说明该地区流通成本越高,市场分割的水平也比较严重。笔者通过测度2003-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流通成本指数,对比得出两个结论:中部地区流通成本最低,而东部和西部地区流通成本较高;全国各地区流通成本正在经历不断上升的过程,且区域之间的差异自2008年以来又重新扩大。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受东部地区过高的流通成本所困扰。而中部地区受益于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低廉的要素价格优势,吸引了外围地区的制造厂商。这一趋势也符合笔者在上文所做的长、短期均衡分析,当核心地区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外围地区通过改善商品流通环境,可以扭转自身被边缘化的趋势,逐渐吸引制造厂商向外围地区迁徙。

(一)变量选择

在得到各地区的流通成本后,本文便可以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成本变动对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分析。笔者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Yit=β1X1it+β2X2it+εit

其中X1it为新经济地理解释变量,X2it为其他控制变量。各计量模型的变量及经济含义如表1所示。

(二)分析步骤

1.单位根检验。由于笔者选定的变量数据时间跨度较大,因此数据之间难免存在共同趋势,因此为避免模型回归结果出现虚假回归,在实证分析之前,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被解释变量均为一阶差分数据。表2显示,所选取变量数据的一阶差分数据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

2.回归结果。在表3中回归结果(1)表明,物价指数、流通成本指数cost-I,政府规模指标government、人均资本对各地区的人均工业产出均有正面影响,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回归结果还显示工业聚集指标industry和劳动力素质指标education呈反向关系,而且估计参数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是由于中国制造业普遍使用大量劳动力,技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被大量人力资本的效应所掩盖。同时技术偏向导致的劳动者素质提升,需要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发挥效应,这也就解释了劳动力素质指标education的估计参数不显著的原因。

在双固定效应OLS回归结果(1)中,流通成本指数的系数为正,说明在短期内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集聚。符合上文的理论分析。随后笔者又将cost-I的二次项加入模型中,并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education,以便进一步测度流通成本与制造业集聚的关系。在双固定效应OLS回归(2)中,cost-I的二次项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数据表明流通成本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关系呈现倒U形,如图2所示。即在短期内流通成本的增加有利于制造业空间集聚,但长时间过高的流通成本会导致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

政策建议

笔者通过测度2003-2013年各地区的流通成本指数,实证研究了流通成本变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关系:短期内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会导致流通成本的上升,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集聚;长时间过高的流通成本会导致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本文的政策建议主要为:

第一,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容易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应加大举措发挥制造产业自主的调节能力,避免行政手段的过多干预,这样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迁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各地政府给予市场足够宽松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吸引制造业集聚的必要前提。

第二,通过结构调整,确保流通产业发展,降低产业流通成本。区域内流通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吸引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迁入的条件。政府部门应该支持流通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之间劳动力的转移,由高耗能产业逐渐流向流通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新型业态多样化、流通渠道顺畅同样是吸引制造业集聚的前提。

第三,改进交易模式。政府部门需要和制造业厂商进行协调,从法规制度、商业道德和厂商违约行为方面进行改善。政府与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合理调节市场化交易和非市场化交易在市场交易模式中的配比,进而形成有序的交易环境,有利于推动流通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重恩.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14(6)

2.陆铭.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12(5)

3.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发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14(3)

4.高铁生.关于中国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3(5)

5.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