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效果比较

2016-04-19翟俊涛段笃文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板层准分子飞秒

翟俊涛 段笃文

(运城市中心医院 眼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效果比较

翟俊涛段笃文

(运城市中心医院 眼科山西 运城044000)

【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LASIK矫正视力的近视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对照组80例采用角膜板层刀制瓣,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残留屈光度(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术后干眼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均可有效改善或纠正患者视力,但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制瓣;角膜板层刀制瓣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逐渐广泛应用,已成为纠正近视患者视力的主要手术方法。报道显示[1-2],随着手术技术及手术仪器的发展和进步,LASIK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特别是飞秒激光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供了更新的手术方式,同时为手术安全性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本研究选取2014年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飞秒激光制瓣与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行LASIK的近视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男31例(60只眼),女49例(96只眼),年龄为(25.8±2.3)岁,术前矫正视力为(1.02±0.11),裸眼视力为(0.05±0.06),等效球镜(D)为(-6.82±2.02);对照组男32例(62只眼),女48例(95只眼),年龄为(24.3±1.9)岁,术前矫正视力为(1.03±0.07),裸眼视力为(0.08±0.08),等效球镜(D)为(-5.54±2.09)。两组年龄、性别及术前矫正视力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主刀,术前给予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点眼,并冲洗患者结膜囊。观察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使用美国Alcon鹰视Wave Light FS200飞秒激光,对照组患者采用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使用法国Moria M2 90自动微型角膜板层刀,两组患者角膜瓣蒂均位于上方,掀开角膜瓣后,采用美国AMO威视Vsix Star S4IR准分子激光对基质进行切削,采用乳酸林格氏溶液对角膜瓣背面和基质表面进行冲洗,冲洗后角膜瓣复位,术后予以患者常规抗菌素、人工泪液与激素眼药水滴眼,即应用可乐必妥滴眼液、爱丽滴眼液、0.1%氟米龙滴眼液滴眼,4次/d,术后每5天0.1%氟米龙滴眼液减少1次用量,术后半个月停用可乐必妥滴眼液,术后1个月停用爱丽滴眼液。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术后裸眼视力、残留屈光度、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丢失情况及术后6个月干眼发生情况。干眼客观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

1.4评定标准FL评分分为0~3分,共4个等级,FL阴性为0分,有1~5个浅表散在小点状染色为轻度1分,有6~10个明显点状染色为中度2分,有11个及以上的大量斑点状染色且相互有融合为重度3分。

2结果

2.1术后裸眼视力及残留屈光度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残留屈光度(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2.2干眼体征两组术前各项干眼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术后干眼及最佳矫正视力丢失情况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0(0.0)例,术后干眼1(1.25)例;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6(7.5)例,干眼9(11.25)例。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和干眼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眼科手术治疗方式[3],其主要作用为矫正患者视力,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手术治疗,LASIK的关键步骤之一为角膜瓣的制作,传统方法为采用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制瓣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但角膜较扁平或者陡峭者,易出现与瓣相关的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视觉的恢复[4-5]。

±s)

本研究结果显示,飞秒激光制瓣LASIK不仅瓣薄且角膜神经组织修复快,可有效减少或者预防患者术后干眼及最佳矫正视力丢失等情况发生。飞秒激光使组织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通过光裂解爆破产生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微小气泡,在不产生热效应的情况下达到精密组织切割的作用,采用此种方法制瓣,不仅可在制瓣前预设角膜瓣情况,包括厚度、直径及蒂的位置、宽度等方面,同时可确保制作的角膜瓣具有均匀一致的厚度,有效防止采用角膜刀制瓣时可能发生的多种并发症,包括纽扣瓣及碎瓣等。

综上所述,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均可有效改善或纠正患者视力,但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鲍锡柳,王雁,杨晓艳,等.飞秒激光与机械刀制瓣LASIK术后高阶像差特征性变化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5):543-548.

[2]付梦军,王锐,张浩润,等.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l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5,(2):215-218.

[3]张媛,贾冰冰,张岩,等.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 LASlK 术后泪膜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4,(9):1730-1732.

[4]陈跃国.飞秒激光制瓣技术的优势与相关并发症[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3,15(7):385-387.

[5]莫俊柏,方学军.单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矫正屈光参差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7):852-855.

(收稿日期:2015-08-13)

【中图分类号】R 779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2.037

猜你喜欢

板层准分子飞秒
全飞秒与半飞秒的区别
基于飞秒激光的固体危化品切割机床设计与开发
溴丙烯在800nm和400nm飞秒激光强场下的解离电离
角膜内皮移植及板层移植取材方式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基于飞秒脉冲相关法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测量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护理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