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福元:困难面前“不服气”

2016-04-18李树明

党的生活 2016年6期
关键词:村主任村民

□本刊记者/李树明

张福元:困难面前“不服气”

□本刊记者/李树明

人物小传:

张福元,七台河市新兴区红旗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纪委副书记兼红胜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农技协领办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2月,被评为全省农村“百名好支书”。

2005年,红胜村积压已久的诸多矛盾齐爆,引发严重的上访事件。村委会主任离职。

在选举新的村主任的过程中,受不同家族、既得利益势力的影响,一直没有选出合适的人选。有人提议,请上级从别的村或镇上派一个村主任过来。

这个提议一被曝光,此前一直置身局外的张福元第一感觉就是特别不服气:“全村两千多号人,就‘砍’不出来一个村主任?!”

他仔仔细细地思索了一番,去找村党支部书记,说:“让外人解决咱们的问题,说出去砢碜不砢碜?如果找不出人来,村主任我当。”

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样想的,正打算找他谈谈呢。其实,全村好多村民也是这样想的,正在议论推选张福元的可行性时,他已自告奋勇了。

党员和村民们以高票认可了张福元的“不服气”。当上村主任不到一年,2006年村支书退休,张福元又接下了更重的担子。

据一个知当年情的村民说,福元那时在村里的唯一血缘亲属就是老母亲,没有一点儿家族背景。大伙儿之所以把票投给他,一是看他素质好,敢担当,没被矛盾吓住;二是看他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毕业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农村管理与发展专业;三是看他时任一家企业的副总,主持全面工作,有能力、业绩突出;四是看他境界高,放着副总一个月1500元的工资不挣,回来拿村主任的一个月240元补贴。

“白占集体的便宜,就不行!”

2006年的红胜村可谓债台高筑,300多万元的欠债几乎天天被人追着屁股要。但让人气结的是,村集体的160多亩机动地长期被人耕种,却连一分钱的承包费都收不上来;临街的近2万平方米原村办公室被人占用20多年开店,却不见一毛钱租金;村煤矿2001年被承包出去,实际上等于让人家白干……而更让人气结的是,每当村支书或村主任想解决这个问题时,都无一例外地被整下了台!

张福元就是不服这个气!

就在多方势力冷眼看他采取什么“不服气”行动时,张福元在打好了上级组织认可、“两委”合力、大多数村民支持这三个基础之后,汲取历任领导的教训,出手老辣:一是改选村民代表,把那些长期被边缘化、平时爱给“两委”挑刺儿、有正义感、有号召力的村民选为村民代表。二是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收回部分村机动地、征收煤矿和机动地承包费、收店铺租金决议,决议点名道姓、详列具体金额。三是村大喇叭每天连续广播村代会决议,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道德压力和心理压力。四是授权村民代表负责本区域内的收地收费事宜。

“如果谁不服,让他们来找我。我给你们兜底!”张福元话说得斩钉截铁。

大多数涉事村民见张福元清理“遗留问题”的力度前所未有,况且自己确实不占理,就或退了地,或交了租金、承包费。有几个人想方设法欲摆平张福元,但张福元软硬不吃,拒礼拒贿拒说和,抗打抗骂抗纠缠,也就内心愤愤地认栽了。

一位党员至今还为此事点赞:“村里一下子每年增收近70万元,收回来150亩机动地,圆了好几任村支书、村主任的梦。”

“土地少就受穷?我不信!”

“红胜村的优势是区位——城中村,劣势是土地资源匮乏——人均不足5分地。我们能不能利用区位优势,把土地资源劣势转化为土地资源优势呢?”张福元在村“两委”这样问,与村民唠嗑时这样问,没事儿时对自己也这样问。

几乎所有人都不大看好红胜村的未来——5分地,“绣出花”来又能卖多少钱!

张福元的“不服气”劲儿又上来了,他就是要在5分地上把全村人都整富了。

跑超市、蹲地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把突破口选在种植大黄柿子上。大黄柿子是红胜村的传统种植品种,个儿大,皮儿艳,酸甜适中,价儿还高。早晨推到火车站,不一会儿就卖个精光,荣膺“火车站前大黄柿子”美誉,市场前景广阔。但问题是,各家种各家的,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管理跟不上。于是,他前往省农科院、山东寿光“取经求道”,引进“齐研矮黄”“哈大黄”等7个品种;鼓励种植户用农家肥,上一车农家肥,村里补贴20元;年年搞“柿王争霸赛”,重奖“柿王”,最高奖金3000元;建大棚、温室,反季节种植……红胜村的大黄柿子越来越出名,年产60万斤都供不应求,年总收入达200多万元。

紧接着,张福元和村“两委”的眼睛又盯上了新华1号葡萄、黄瓜嫁接南瓜、小叶菜、绿秆茄子、“北药”、花卉……市场看好什么,他们就引导村民种什么。目前,仅小叶菜配菜一项,该村就占了七台河市80%的市场。

红胜村的棚室蔬菜基地蔚为壮观——330栋大棚、240栋温室自然排列。一个正在给黄瓜秧挂蔓儿的女村民说:“以前从没想过种菜能富人,张书记领着我们做到了。”

“红胜人就会种菜?谁说的!”

“果蔬仅能小康,难成富业。”

就在许多人为村集体存款达2100万元、人均收入早逾万元大关而欣喜不已时,张福元没有忘了人均5分地这个最大的村情。

2008年,张福元瞅准了七台河市的发展建设步伐,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了投资办企业的建议。然而,一些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闻讯却坐不住了,有人甚至登门激烈反对。

“红胜人祖祖辈辈种菜种粮,干企业不得赔光了?挣点儿不容易!”他们有过村办企业的惨痛教训。

“红胜人就会种菜?谁说的!”张福元的“不服气”劲儿又上来了。

他和老干部一个一个地谈,召开党员大会、村代会集体谈,说劣势,摆优势,讲转化,绘前景,述方案……渐渐地,共识达成。一位离任老支书原本有自己的想法,但经过谈话、讨论,他第一个表态支持张福元的创业主张,并主动去做其他党员、村民的思想工作。

张福元搞的第一个大项目是与一家型煤公司联合办厂,型煤公司出技术、设备、管理,红胜村以70万元流动资金和厂房入股。建厂至今,销路一直很好,不仅每年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还安排了60余名村民就业,而且无任何经营风险。

距离市区约四五公里,红胜村有一片60公顷的原生态林。这里三面环山、风景秀美,是建设观光垂钓采摘餐饮旅游园区的上佳之地。目前,通过张福元的争取和运作,园区已初具规模。张福元指着园区的青山,兴奋地说,这里将成为红胜村村民的金山银山。

[编辑:李树明电子信箱:shuming101@163.com]

猜你喜欢

村主任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一只鸡
一只鸡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一只鸡
一只鸡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