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支架,构建探究式初中英语课堂

2016-04-16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学袁彩虹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支架笔者初中英语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学 袁彩虹

巧借支架,构建探究式初中英语课堂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学 袁彩虹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A Day Out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的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和科学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探究式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支架模式;探究式

1.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讲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一度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英语教学陷入困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积极引入支架模式,借助其“五部曲”: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发展语言规律,掌握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认知水平,实现能力的提升。

下面,笔者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A Day Out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的教学为例,探究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课堂内容分析

该课的话题是青少年生活,其中Reading部分重点介绍了学生去北京世界公园的一次郊游。Integrated skills A部分是学校篮球赛的活动广告海报,B部分则是Daniel和Kitty之间关于出游计划的对话。本课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海报和出游计划的阅读与学习能够自己安排活动,交代清楚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感受,做到学以致用。

3.设计思路

有了先前Reading部分的铺垫,学生对活动安排有了一定的认识,两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此外,学生在七年级上册Unit 1、Unit 3,以及七年级下册Unit 2中也学过相关话题。因此,如何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调动其兴趣,促使其深入探究便十分重要。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借助支架模式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各环节不仅要衔接自然、连贯,而且要促进学生参与、实践和探索。

3.1 创设情境

反复钻研教材后,笔者发现Speak up与单元话题联系密切,利用其进行导入不仅自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于是,在知道学生对北京有一定了解后,笔者就找来几张景点图片,首先提问学生照片中的人在哪个城市,引导学生分辨,唤醒其认知。当学生回答说是北京后,笔者便进一步提问照片中的人在哪个旅游景点,这时,笔者发现学生已经融入课堂氛围,对讨论的话题产生了疑惑,更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2 搭建支架

进入情境之后,教师就需要搭建支架促进教学,引导学生由表入内,深入理解,逐渐掌握语言技能。在此之前,笔者会先探一探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其回顾旧知:take place、with my support、cheer for、get on、look at the amazing view等等,以促进其认知。紧接着,笔者就顺势搭建支架:“My foreign friend, Amy, wants to travel Beijing.She is keen on history and likes sports.”同时介绍Amy的相关信息,并且提出问题:“Would you like to give me some good ideas?Where shall we go and what can we do there?”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思考。

3.3 独立探索

搭建支架明确问题后就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任务。对于这一环节,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北京景点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提出问题:“I’m going to give Amy some good advice, but I don’t know much about Beijing,and you can do something about it.”为了降低表达难度,笔者建议学生回归文本:“Help me find the sentences for the suggestions”,让其在框架概念中自主探索,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有效解决问题。

3.4 合作学习

这个环节是在学生独立探索后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为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分享建议,在协作氛围中促进生生互动,让单向信息转变为多向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在讨论之前,笔者会延续先前的问题:“Where shall I go with Amy and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can we do there? Please discuss the question in groups.”并提醒他们围绕信息展开交流,充分利用已找到的建议和句子,相互探讨,一起解决问题。

3.5 科学评价

评价是“支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信心,还能帮助教师监测学情,及时做出调整。出于评价效果的考虑,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让学生开展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让学生个体从不同角度分析自身,查漏补缺。在这一课中,笔者请了几个小组到讲台上来汇报,并且让其余小组评价,同时指导学生从参与人数、对话轮数、话题内容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进行评价。

4.结语

总之,支架模式的引入是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更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具体实施时,教师要结合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支架和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其进行合作学习。

卢丽红.2011.浅谈如何建构初中英语支架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上(3):113.

章丽君.2015.初中英语“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英语教师(2):29-31.

猜你喜欢

支架笔者初中英语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老师,别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