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6陈继荣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二次曲线数学课程信息技术

陈继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交流和创新的能力.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体现人文化,这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信息技术能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特点,赋予知识特有的魅力.这样,教师可根据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提出的各种变数来观察、验证、对比,寻找一般和特殊属性,使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敏锐地抓住变化特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辅助教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无形为有形,突破重点、难点

数学有它自身的魅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揭示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实质,演绎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教师一言堂的弊病,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在高中数学里有很多定理、性质、规律和结论,实际上都是通过一定的观察、分析整理得到的.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产生困难,很难接受.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亲历整个数学探索的过程,使他们处于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对要理解的数学问题必然有深刻的认识.

例如,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而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准确,更难展现二次曲线的连续变化,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生动地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可展示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看似不相关”的二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自己实验、互相交流和探讨,很快发现规律,并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正,正确写出函数的性质.通过实践,学生懂得了在分析若干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时,应该对各参数分别研究,改变一个参数的值时要保持其他参数的值不变.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探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学习资源,并能够存储形成资源库,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能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实验中,往往需要构造大量的具有共同属性的数学对象,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来寻找数学关系,可能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探究数学规律.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得力的学具.

五、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有助于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外在辅助工具,而且是数学课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需要明确影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二次曲线数学课程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2020年全国Ⅰ卷解析几何试题的探讨——高考中二次曲线系方程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次曲线的切线及切点弦方程初探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关于二次曲线切线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