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探究

2016-04-16杨威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题目知识点

杨威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而明确的目的,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第一环节,更是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只有明确了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主要任务,才能够找出设计预习作业的正确方向,真正帮助和推动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本文从布置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目的开始,结合案例阐明应当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初中数学预习作业.

一、布置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目的

对于具象思维与逻辑性思维同时发展且具象思维尚占上风的初中生来说,有效的数学预习作业,具有消除学习恐惧、提高学习自主性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功能.在设计初中数学预习作业时,教师应当明确以下几个设计预习作业的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和意义.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和意义,也就是让学生知道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学会这些知识能够帮助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并形成一个与新课相应的思维方向.例如,在要求学生预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时,只需让学生明确,有些问题仅靠单纯的算式不能得到解决,必须依靠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将在新课上学习“如何设未知数”和“如何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两个基本要点.教师切不可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就懂得设未知数和确立方程的方法,这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十分不公平;至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不需要教师提醒,就会自行探索.(2)让学生在预习中进行有目的地复习.所谓温故知新,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有着必然的联系,掌握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例如,要学生预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新课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一旧知识关系密切,提醒学生先巩固旧知,让学生在预习中进行有目的地复习,对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大有裨益.(3)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中生往往容易在数学这一科目上备受打击,所以设计数学预习作业,应当以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目的.

二、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1.形式的设计.初中生容易对无趣的学科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所以初中数学的预习作业,要紧紧围绕授课内容,在形式上尽量讲究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一定要学生用笔写算.例如,在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作业时,教师可以使用这道应用题: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400m的跑道散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背道而行,那么经过2min他们两人就要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那么经过20min两人再次相遇.如果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求两人散步的速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约伴到学校的草场上走一走、试一试,并做好记录,让学生在趣味散步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运用的关键.

2.难度和量的设计.(1)复习题为主,预习题为引.既然预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预习中进行有目的地复习,那么相关旧知识的复习题在预习中应当占据主体分量,所以预习作业中,旧知识的题量和难度都可以较大,新知识的题目一两题即可,难度不宜过大,以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好.例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预习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算”,大概包含10个一元一次方程算式,用以唤起和巩固学生解方程的经验和知识,还可无形中提示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中,只有一个未知数x,所以另一个未知数也要用含有x的式子来表示.(2)新知识题目的完成度要求要有弹性.由于还没正式学习新课内容,学生的解题思路不可能马上打通,所以新知识点部分的题目应设计得有步骤性、层次性和引导性.教师在布置题目时应当注意强调,能解到哪一步就解到哪一步,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解题时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到上课的时候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解决,切勿执迷于解出最终答案.对新知识的题目做有弹性的要求,以小标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步解题,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的情况下打通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困难,提高听课效率.另外,分步设问,能够有效消除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让他们知道,新知识再难,也是可以一步一步攻克的.

总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要注意形式的趣味性,以相关的旧知识题目为主体、新知识题目为引线,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建立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陈益琴,郁云翔.初中数学中基于课前“预习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1.

猜你喜欢

初中生题目知识点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