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跳板

2016-04-16

纺织机械 2016年3期
关键词:廉价劳动力供给



思维跳板

科学解决产能退出中的难题

退出过剩产能是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之一。无论是僵尸企业的处理,还是人员安排或不良债务的处理,都需要一揽子的规划和设计,防止在处理这些问题中导致新的问题产生。这就需要厘清一些原则,从而使得经济结构转型科学、有序、高效。

首先划定僵尸企业,政府不要大包大揽以免行政主导色彩过重,或者过度迁就企业,就很容易被企业绑架,结果是政府出了钱,企业却不停地要求加码,最后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其次解决人的问题要与国企改革同步进行,产能和企业退出最难的问题是人,而民营企业相对容易些,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国有企业职工安置。第三,主要依靠市场办法处置不良债务。此轮解决产能过剩和企业退出中的不良资产和不良债务问题,应更好地借鉴上世纪90年代处置过程的一些好的做法。但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时主要以政策性处置为主,现在市场化手段和处置主体都有了根本性变化,此轮要减少政策性因素,应主要以市场办法处置为主。

低价社会

中国式消费有两种病:奢侈病和低价病。

奢侈病患者以大为美,以贵为荣,热爱秀名牌logo,最怕的是不像“富人”。

“物美价廉”的真相其实是:廉价并不省钱,反而是一种新浪费。廉价破坏创新,廉价抹杀品质,廉价远离匠心,廉价滋生血汗工厂,廉价产生更多的快递与垃圾——廉价没有让你生活得更美好,而是让你生活得更糟糕。

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是一场“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是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国家也从过去的“抑制消费”、“合理引导消费”变成今天的“刺激消费”、“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中国不缺钱,就缺好货,在消费这件事情上,人们只会用钱包投信任票。

中国制造更需要劳动力“供给侧”改革

在最近几年的中纺联“春季大调研”中,我们总是听到企业在抱怨付出的人力成本越发高,却“招不到人”!

一方面,多年的大学扩招催生了过剩的“白领后备军”,而实体经济所需的蓝领技术工人,却无法得到足够的培训和发展。而另一方面,正如村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野村贯则年前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所说:所有发展中国家在纺织行业做大变强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国力也会变强。而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经历工人工资上涨、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工作,市场萎缩,行业走下坡路。

显然,中国存在劳动人口和经济形态的“结构性错配”,这对实体部门技术水平的渐进式提升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讲,适时、理性地处理当下的就业问题,反倒不失为一次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的契机。

正在召开的两会前后,从“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概念引发的“第二次下岗潮”话题成为会上会下出现频率颇高的热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再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扩大,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乐观。情况如此,劳动力“供给侧”改革更需加快步伐,尽快破解“饭碗”难题。

猜你喜欢

廉价劳动力供给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The Road We Choose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廉价月饼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