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6-04-16高品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治学数学课程

高品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德育,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要保障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从而使学生对于课程学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正因如此,渗透德育才是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丰富学生课堂学习的收获与体验的方法所在.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渗透

德育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给学生适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切入点.数学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与付出,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不乏一些我国的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也为这门学科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找到这些范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治学精神.这既是对于学生的一种积极感染,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收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我国远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得出了该结论,这比西方国家早了近半个世纪;在讲“圆及其性质”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第一人,这一成果比西方国家早了几百年.这些事实的陈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光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涌起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些伟大的数学家的事迹,也是对于学生的一种积极感染,有助于学生内心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的激发.

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有效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给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这对于学生价值体系与判断标准的形成都是一种积极辅助.数学课程本身有着很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透过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这些都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得以形成.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这门学科,也是学生的很多数学思想形成的良好依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学科的领会.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等,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事物间存在联系与转化等观点的认知.又如,讲授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并且要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展开对于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丰富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个教学切入点.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这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有关.遇到困难与障碍后没有应有的探究精神,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只能从单一角度展开,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治学态度与治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的引导,要加强对于学生治学态度的培养,并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展开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勾股定理看似有些抽象,但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例子中.教师可以以学校教室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的窗户,检验窗户是不是直角.学生经过测量长度、计算之后就会得出教室窗户是直角这一结论.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勾股定理,学生也能以生活的实践检验课本上的定理和结论,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的重要性,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在展开对于学生的德育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治学态度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德育展开角度.教师同样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这对于学生价值体系与判断标准的形成都是一种积极辅助.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治学数学课程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分期付款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治学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