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兴企 强村富民
——记金湖县黎城镇徐梁村农民创业点建设

2016-04-15

江苏农村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强村金湖县全村

特约记者/金 湖

创业兴企 强村富民
——记金湖县黎城镇徐梁村农民创业点建设

特约记者/金 湖

黎城镇徐梁村位于江苏省金湖县城以西,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 571户、2186人,村域面积6.8平方公里,近年来,徐梁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施“强村工程”,走出一条以农民创业点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集体、企业、村民三赢为目标的工业强村之路。2015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2172元。先后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市级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金湖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顺势而为,理清村级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思路

徐梁村原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6.8万元。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最后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村集体经济要想有大发展、大跨越,必须走工业强村之路。然而好事多磨,阻力随之而来。坚决反对的有,担心顾虑的有,冷嘲热讽的有。为统一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村两委先后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在全村广泛开展“思想大解放、工业大发展”主题讨论活动,宣传发展工业的必要性和好处,跟群众算发展工业的利弊帐。经过近10天的努力,最终“建农民创业点,促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同。

二、克难苦干,搭建村级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平台

第一个难题,就是用地问题。当时,县级经济开发区争取土地指标都很困难,更不用说一个村要用地指标了。村里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在上级的支持下,参照县开发区的做法,搞“土地流转”,动员农民用“土地换保障”,村组干部全部深入到农户家中 、深入到田头、地头,跑断了腿、说破了嘴,在反复宣传和动员下,群众纷纷签字同意。2008年2月份,46亩土地被拿下来。

为迅速推进集中区建设,早日产生经济效益,村里拿出集体多年积累的8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铺路、通水、架电、平整土地。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跑交通部门、跑供电部门、跑建设部门,请求他们将农民创业点纳入总体建设规划。到2007年初,创业点基础设施创业点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1360多万元,铺设水泥路8000多平方米,下水道1000米,新架10KV电力线2公里,区内基本达到“三通一平”,具备了企业入驻条件。

巢筑好了,引凤就成了当务之急。村里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资奖惩办法,村干部80%的人员全部外出驻点招商,招商的足迹遍布浙江、苏南、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和大中城市。在招商期间,工作人员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简单的饭菜,风吹日晒,不知疲倦地拜访一位又一位客商,向他们推介金湖、推介黎城,推介徐梁农民创业点。辛勤的付出,终于赢得了回报。2009年1月份,第一个由浙江客商投资1000万元的石油机械项目终于正式签约落户集中区。紧接着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目前已引进工业企业22家,投资总额达8200万元,农民创业点建设初具规模。创业点年实现开票销售6819万元,入库税金210.64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2.26万元。

三、提升档次,拓展村级经济加快发展的新空间

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创业点摆上全村的重要议事日程,建设全市一流的村农民创业点成为村里的长远目标。徐梁村将聘请扬州大学设计院,对农民创业点进行了第二期长远规划,总体规划用地达到100亩,把农民创业点做大做强,做得更好,力争村集体经济今年突破150万元大关。□

猜你喜欢

强村金湖县全村
金湖县以“四度”推动阳光护企走深走实
金湖县以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全村唯一收件人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金湖县扩大宣传 防控风险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Beams Up
强村富民的引路人——记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党支部书记张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