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专家眼中的跨境电商

2016-04-15李冰漪

中国储运 2016年3期
关键词:跨境基础设施转型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业界专家眼中的跨境电商

文/本刊记者李冰漪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融合的推动力,而跨境电子商务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提高竞争力、抢占发展先机的战略举措。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从政府官员到行业巨头对跨境电商都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与部署,为此,本篇撷取数人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跨境电商助力中国企业转型

从长期来说,跨境电商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很大。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如果按照传统的转型模式,中国经济就需要把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制鞋业等,转移到越南、印度、柬埔寨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升级转型很不容易。但是现在有一个新的机会,一个新的转型模式。

世界正在向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私人定制的社会转型。到了私人定制社会阶段,消费、生产、商业、贸易形态都会发生大的变化。中国的制造业,比如制鞋业、制衣业,可能不一定都要转到国外去,可以做灵活的生产,向私人定制的、小批量的生产转型。直接服务国外的客户,或是为小商店定制型地生产当地特殊需要的产品来。跨境电商就可能帮助到中国一大批的企业向新的模式转型。这种现象已经开始萌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这方面转型。如果跨境电商能够发展得更快些、更好些,就能够帮助中国经济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其他国家,跨境电商对中国的意义更大。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会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红冰:我国电商物流未来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时间

第一,未来电商物流发展呈现移动化、平台化、共享经济(分享经济)、数据化等典型特点。这是移动化过程,1.3亿的PC用户转移到了移动端,转移到了淘宝的主客户端,所以移动化的转向是近年来最大的变化。一亿多的商业人群转向了移动端,意味着我们传统的商业零售渠道的作用和地位在进一步下降。我们所讲的万物互联或者叫智能手机的商业化生态使得每一个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产品的购买,所以移动化变得非常突出,同时平台化带来的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变化,在整个O2O业态当中、服务的业态当中、电商服务业态当中,呈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画面。围绕这些服务的转向,我们的快递物流也在快速跟进。

第二,随着升级和转型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农村化发展趋势明显。技术在不断改变,商业空间在拓展商业的边界,我们看到它拓展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全球化跨境电商。过去这一年跨境电商呈现了飞速的发展,那么在全球化的同时,电商和物流的农村化、城市化的设计化在快速推进,伴随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快递物流行业从骨干线路的覆盖进一步走向市县走毛细端的覆盖,毛细体系的建立是近期最大的亮点。很多快递公司今天正在把他们的体系铺设到农村,让农村得到跟北京、上海的居民一样普惠的商业服务,这是快递和物流公司功不可没的贡献。2015年“双十一”,中国3000万跨境电商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来自100多个国家,这表明中国有巨大的高端内需的需求,需要高端的商品和服务去满足他们。

第三,电商物流园区化势头迅猛,不断呈现跨业态融合。近一年多出现了上千个电商产业园,有的更是将过剩的房地产园区改造成了产业园,他们在这些园区里形成了电商、物流、快递、服务商等综合服务体系,这些综合服务体系的业态的呈现,使我们的消费、销售和价值链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移和升级。园区的聚集、各个业态的聚集产生了协同效应、产品了协作经济,跨地区的、大规模的协同、协作,跨行业的融合在园区里头构建了非常精彩的景象。

第四,需求侧供应链再造促进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改革问题,是要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要解决中国的高端消费者没有好的商品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需求侧供应链的全新再造,电商、快递物流公司正在打造一个覆盖需求端的价值体系,并帮他们进一步升级和改造。一个全新的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出现个人化(私人化)、应用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呈现了个人化或者叫私人化,这种投资包括每个人手中的手机。当这样一个手机变成一个巨大的基础设施的时候,这个基础设施的主导者是消费者个人,市场规则的建立会由消费者说了算,而不由原来的大企业说了算,这个变革是深远的,因为每个人手中平均有一千元钱一部智能手机,中国有六亿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就是智能手机的用户。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投资超过四万亿人民币,这只是硬件的一个成本,还不算超过一百万的APP软件的投资,商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也包括物流快递的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走向轻资产化、应用化、融合化。重度资产的投资未必能够在未来的市场创新发展当中取胜,但是能够把过去的传统工业投资的跟物流和商业基础设施相关的资产连接起来、整合起来、运用起来,这是我们今后可以感受到的基础设施升级和转型创新的方向。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监邢悦:跨境电商催生大物流

我们可能现在还在考虑竞争的问题,但未来一定是竞合。共享经济的未来是人不动货动,大协同催生大物流。未来跨平台的货运中,大家还在分你卖的我卖的,但是我们物流一定会打通的,我相信这一天的存在。只要大家基础设施接口信息是一样的,我认为就会打通。

从电商物流角度讲,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物流将是跨境电商最大的瓶颈。无论是各家跨境电商划分势力范围问题,还是报关通关问题,以及海外一些紧俏的干线资源整合问题,现在急于解决的是怎样让物流成为一种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客户需求的一种。数据时代客户也是上帝,我们阿里巴巴去搞跨境电商,其实是背后三亿人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力量在推动。我在菜鸟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总是觉有些物流企业不能开放平台,认为数据是我的,我一定要死守着我们的数据。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大数据,什么是大数据?活数据才是大数据,死数据不是大数据。什么是活数据?能时时反馈记录、计算,又能够反映出计算结果才是活数据。大家不应该死守数据,应该从如何使用,如何能让这个数据发挥最大化的作用角度去想。因此在数据时代,大家一定要在小我大我上面有所思考。

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赵福地: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口岸2.0版

2015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专门讲到了中国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境外购物超过1万亿元的问题,那么政府应该如何引导海外采购的回流?这个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5年7月国务院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支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指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型外贸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口岸功能时,往往局限在政治地缘上国际物流通道上,认为口岸是国际物流国际货物跨境运输的枢纽,是一种国际物流节点。但在跨境电商的引进下,口岸不仅仅是国际物流枢纽的节点,更应该成为一个分类、集散、跨境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等各类要素的源头。

按照互联网思维来看口岸,会发现口岸功能不仅仅是在传统意义上物流的进出,还是基于进出口规律对信息进行融合,这在信息功能上应该是一个最优化的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的管理目标。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跨境电商认识口岸的一个全新的切入视角。那么如何推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让口岸更好地为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服务,以及让企业更好地使用并实现口岸功能?我认为就在于“融合”,一个跨境电商的发展初期,可依靠口岸政策红利、价格优势、商品种类丰富度来形成效应,但始发效应过去之后,最终还会回到零售层面上,也就是品牌、供应链和用户体验。

一带一路为国内提供了拥有4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这个市场不仅仅是面向各国大企业,甚至可以直接面向小微企业。在这样情况下中国电商企业积极走出去,对于整个一带一路沿岸国家来说,既充实拓展了口岸功能,又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跨境物流体系和走廊建设。因此国家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的原则和方向,这五通一个很好的连接点就是跨境电商和物流,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国家的信赖。我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将会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业态来提升产业层次和区域影响力,依次深化口岸经贸合作。我认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和口岸聚合起来的力量,将成为中国经济2.0版图中的新亮点。

猜你喜欢

跨境基础设施转型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