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情的人声悲曲

2016-04-14王明睿

书城 2016年4期
关键词:变声维奥人声

王明睿

年前新近译完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叫《音乐课》。在说内容之前,得花些笔墨对它的作者稍作介绍。

帕斯卡·基尼亚尔(Pascal Quignard)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屡获文学大奖。从二○○四年起至今,若是算上这本《音乐课》,他的作品已经有七部被译成了中文(其中有两部在中译本里被合为一本),另有几部正在翻译或即将出版。与此同时,国内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正在起步发展。

第一次接触基尼亚尔,是在二○一一年的夏天。那时刚刚本科毕业,悠闲的暑假里搜罗了一些书,其中就有他的两本小说,《阿玛利娅别墅》和《符腾堡的沙龙》,都是关于音乐家的故事。谁料这一看,就再也止不住了。渐渐地了解到,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并不是他主要的创作形式。渐渐地发现,他虽然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地讲些小故事,却在隐秘中构建出了宏伟壮阔的图景。一本又一本地惊叹:他懂得真多!一本又一本地受挫:追不上他的思想……

他写了很多书,六十本以上。厚的很厚,密密麻麻的小字铺满了几百页;薄的又很薄,松松散散就几十张大字,还是小号瘦长型开本。他在多部作品里都将不同类型的素材杂糅,有记叙、有评论、有引用、有抒情、有自述,高兴起来说几句拉丁语或者希腊语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同一类型的素材往往不会持续很久,最多几页纸、最少一行字,就被另一种素材抢走了话筒。基尼亚尔有一部共八卷的作品《小章》(Petits Traités)。“小章”是十七世纪时期的一种古典论文类型,有研究者认为基尼亚尔将这种文体在四百年后的今天复活。不过他的文体到底应该如何称谓,学界尚且没有达成共识。《音乐课》也正是这种情况。

受家庭影响,基尼亚尔打小就喜爱音乐,成年之后也未放弃弹琴,还主办过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音乐会。同样是受家庭影响,他幼年时期就与文字游戏和语法打交道。加上后天的博览群书,于是有了这部用语言诉说的音乐。

《音乐课》不长,却横跨东西、纵观古今,讲述了三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故事皆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十七世纪的音乐家马林·马莱、举世闻名的亚里士多德,以及国人妇孺皆知的伯牙。无论从篇幅上看,还是从阐释与分析的力度上说,马莱的故事无疑都在此上演了重头戏。其实,这位音乐家在基尼亚尔作品中的地位绝非仅限于此书。《音乐课》的问世是在一九八七年,四年后,基尼亚尔出版了另一本书《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原型依然是马莱以及他的老师圣-科隆伯。其实,《世间的每一个清晨》是应导演阿兰·柯诺(Alain Corneau)所邀而特别撰写的小书,也自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主演是法国的国宝级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该片上映后在法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基尼亚尔也从此广为人知。影片中尤为出彩的,是低音大提琴家约迪·萨瓦尔(Jordi Savall)独奏的配乐。其中大部分都取自马莱和圣-科隆伯的作品,另有几首出自马莱的另一位老师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以及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ois Couperin)两位大师之手。若是读者有心找来影片一听,便可感知那如泣如诉、哀婉柔肠的低音维奥尔。

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盛行于巴洛克音乐的巅峰时期,也是马莱与圣-科隆伯擅长的乐器,是今日低音大提琴的前身。马莱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师,名声赫赫;圣-科隆伯却消失了很久,直到一九六六年,他的作品才被发现。原先的低音维奥尔只有六根琴弦,但在法国发展时,却加上了第七根弦,也是音色最低的一根。正是有了这根弦,低音维奥尔才有了它尤为特别之处—模仿人声。

《音乐课》开篇便对人类的“变声”这一生理现象进行了讨论,尤其是男性变声,还将其与青蛙的鸣叫作类比。同时,基尼亚尔也间断地讲述了马莱的故事。马莱小时候是教堂唱诗班的一员,但是有一天变了声,失去了天籁之音,被逐出名册,于是转而求学于圣-科隆伯,拉起了维奥尔。变声让男性失去了女性般的高音,失去了从母体中带出的嗓音,这一现象也标志着他们告别了童年、告别了没有语言侵袭的日子。所以,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找寻。基尼亚尔说,面对变声有两种出路。第一种是阉割,一旦割除了生殖器,嗓音自然重回高音。但这显然不是人们会自愿选择的。因此,在第二种出路上,我们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男性大师。这条路,就是音乐。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基尼亚尔推崇的是后者,因为它能到达人声不能企及的地方。而在器乐中,他又很喜欢维奥尔。是的,因为它可以模仿人声,却又不单单如此。

维奥尔的声音低沉、阴郁,像极了变声后的男性嗓音。而拉起维奥尔,就似乎是在掌控变声。它是忧伤的,却并不那么柔弱。变声、忧伤,基尼亚尔在此处讲述了第二则故事,即亚里士多德的求学。可求学一事仅仅是个引子,作者把重点挪到了亚里士多德所喜爱的希腊悲剧。在古希腊,若是有男孩变声了,人们便说他“像公羊一样咩叫”。在希腊语中,悲剧叫作“trag?día”,“逐字翻译便是公羊之歌”,与它同词根的“tragízein”“有两个含义:像公羊一样发出臭味和改变嗓音。这嗓音粗糙,突然如小号鸣奏,被垂直劈开”。于是,在基尼亚尔看来,悲剧自然成了变声的产物。

如果说前两则故事是基尼亚尔对音乐本质的认识,那么最后一个故事则是他眼中的奏乐最高境界:用情。在《世间的每一个清晨》中,圣-科隆伯正是在拉奏维奥尔用情至深时与亡妻相见。伯牙学琴的故事最后登场了,基尼亚尔对中国古籍中寥寥数笔的相关记载进行了丰富的扩展,阐释感情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塑造了一位叫作冯迎的一万一千岁老者。在这一万一千年中,他多次轮回,是动物、是植物、是一个器官、是一件物品,是中国的乐器修理师,是西方的小提琴工匠。在这个人物身上,基尼亚尔似乎有意集中体现他对音乐的理解。

所以,于我而言,这本书就是一首动情的人声悲曲。它像一位隐者,缭绕在喧嚣之外,随性、随意,诉说自己的哀思,叹惋着那些回不来的人与事。

猜你喜欢

变声维奥人声
木星地
奇了!机器人也炒了鱿鱼
浅谈人声的音高修正对歌曲情绪表现的影响
爱乐之城
QQ聊天 跟声音玩“捉迷藏”
试论《马氏文通》的动字辨音区别词义、词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