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14江苏省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启东市农产品农业

郭 亮 / 江苏省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顾洪生 / 启东市农业委员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郭 亮 / 江苏省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顾洪生 / 启东市农业委员会

随着崇启大桥的全面贯通,江苏省启东市农业农村经济进入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域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同时,启东市质量农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产品质量总体向好。我们坚持制订启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年度方案,明确每月抽检计划,对农贸市场、蔬菜基地进行样本抽检。2015年通过对4000个蔬菜样本的检测,有3950个达到了合格标准,合格率98.75%,对抽检不合格产品进行依法溯源、整改、查处。与此同时,对花生、桃子等农产品的随机抽样检测,合格率也均在98%以上。

专项整治规范有序。我们坚持定期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及农资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开展检查、巡查。在农业生产主体方面,以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为重点。在农资打假整治行动方面,主要包括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种子“双打”专项行动、农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每个专项整治行动都有部署、有方案、有成效。2015年累计出动执法人数480人次,检查农业投入品销售场所230家,共抽检农资样品168个,共查处案件14起,挽回经济损失23万元。

标准生产全面推广。2015年,全市农业“三品”基地面积93.56万亩,合计产量31.7万吨,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达25.4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79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品量31.3万吨;绿色农产品企业1家,年产绿色农产品3175吨。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制订了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在管理上,实行一个蔬菜基地、一名技术员、一套农业标准化技术资料、一本标准化生产管理档案“四个一”管理模式。申报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6个。对监管员、协管员、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进行农业标准培训累计达18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印发技术材料1万多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覆盖面100%。

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监管方面,市农委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各镇增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牌子。在检测体系建设方面,2009年通过江苏省质监局计量认证并取得了证书, 2012年3月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复评审。2012年12月通过省农委的检测机构考核,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认证证书,完成了“双认证”的考核目标。制定了《启东市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明确了评定办法及标准,2015年共有25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基地)评定为年度产品质量诚信企业。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检测检验能力问题。由于农产品品种繁多,涉及面广,需要速度快、结果准、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才能适应检测要求,完成检测的任务。2015年,市农委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整体调整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测职能扩大,检测任务加重,目前明显存在检测人员不足,检测设备落后等突出问题。各镇(街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但检验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少,检测品种单一。不少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没有自检能力,这给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生产主体自律问题。全市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业自律能力还相对欠缺。表现在一是由于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等等,农业生产主体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不强,主观上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二是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产品生产主体运作的重点往往都在技术服务、利益共享等产业发展问题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农产品生产的组织程度仍然较低,分散经营、小规模粗放生产方式依然较大比例地存在,增加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地监控难度。

质量追溯管理问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镇乡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精选了规模农业企业进行追溯试点。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此项工作进展仍然比较缓慢,造成不合格农产品难以溯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差距还比较大。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健全监管组织体系。要切实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市、镇、村、基地(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对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增加编制和人员,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二是深入推进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建设,按照江苏省、南通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站)建设规范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监管行为规范的要求,在已建成的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站)基础上,要强化职能,延伸服务。三是要重点加强村一级的监管网点建设,切实加强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管理,进一步落实措施、强化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最基层。

完善检测追溯体系。一是加强市一级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市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是强化镇乡级检测站建设。进一步健全镇(街道)快速检测室,配置齐全的检测设备,培训专业的检测人员,努力完成农产品检测任务。三是完善村级检测网点建设。配置必要的检测用房和仪器设施,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要按照国家、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加快建立市级平台并覆盖至乡镇、村、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三品一标”为重点产品,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制度,督促生产者经营者依法落实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规定,健全进销台账、追溯标识、召回和处置等制度,逐步实现农产品流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

推进标准生产体系。一是要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工作的监管,使标准化生产不流于形式,指导和督促生产主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二是要育强育大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制约力,进而增强生产主体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三是要通过加强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效率;四是要加大对农业生产基地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力争对全市农业生产基地全面实施无公害认证;五是要继续健全和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保障监管工作经费,建立监管人员激励机制,强化对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辅导和培训。

强化信用应急体系。依托启东农业信息网创建“农安信用”专栏,逐步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抽检、责任追究等信用信息建档入库,探索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将生产经营者失信行为与投资项目和资金奖励等挂钩制约。继续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氛围。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和应对机制,细化完善舆情监测和应急预案,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合作的应急处置机制,对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依法稳妥处置,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规范行政执法体系。要加大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执法监管,深入开展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重大事件的发生。一是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理顺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强化综合性专业化执法,提升农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继续开展集中执法行动和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高毒高残留农药、违禁兽药、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业生产环境;三是加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开展抽检,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猜你喜欢

启东市农产品农业
启东市大力除隐患 强设施 保安全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启东市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危化品专项检查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